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就近10年的文献资料,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实验研究概况。文献主要从生精障碍、精液质量异常,精子形态结构改变和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动物实验,探讨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但同时表明,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理复杂,动物模型的建立较为困难,人与动物的种属差异等因素,我们要完全认识和治疗本病,尚需深入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首诊就诊机构倾向选择及转诊原因,为落实好社区慢性病首诊,分级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比较上海浦东2家城郊结合社区糖尿病患者即固定签约就诊组和无序自由就诊组的医疗机构就诊选择倾向,转诊原因,通过对定量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构成比、百分率等分析;定性资料进行主题框架,SWOT方法访谈分析等对浦东城郊结合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调查。问卷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及社区调研组联合研究制定。 结果 纳入固定就诊组496人,自由就诊组464人,2组糖尿病患者在就诊医疗机构倾向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原因有医疗医技水平,药物不齐或化验检查缺失,就诊医疗机构距离远近,医疗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疾病自身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其他综合原因。2组比较,其中服务质量及其他综合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 结论 建立固定签约就诊服务即有序就诊才能有效的、可持续的管理服务于签约患者。提高基层首诊、接诊能力,包括医技力量、药物信息、化验检查等平台共享,三级联动,政府支持等是落实好社区首诊,分级诊疗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3.
3.0T及1.5T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烟雾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进  黄凡衡  杨建明  全显跃   《放射学实践》2009,24(5):469-471
目的:分析烟雾病1.5T及3.0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表现,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比较两者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烟雾病患者MRA及DSA表现,其中9例行1.5TMRA检查、13例行3.0TMRA检查,22例均行DSA检查,对两者显示的基底区侧支血管行4级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例1.5TMRA显示侧支血管3分1例、2分4例、1分3例、0分1例,13例3.0TMRA显示侧支血管3分7例、2分6例,两者有统计学差异;3.0TMRA与DSA间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3.0T较1.5TMRA可以更好显示基底节侧支血管,但仍不能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xy2004对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enistein组、xy2004高、低剂量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给予蒸馏水10 mL·kg-1,给药组分别给予小剂量xy2004 3 mg·kg-1和大剂量xy2004 7 mg·kg-1,genistein组给genistein 6 mg·kg-1,灌胃给药。观察xy2004对去势雌鼠骨密度的影响;检测大鼠体内血清钙、血清磷及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介素-6等生化指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法考察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的亲和力。结果去势后大鼠骨密度下降,使用xy2004灌胃3个月后,能明显抑制去势雌鼠骨密度的下降,降低血中ALP含量,抑制IL-6分泌。Xy2004与ER有亲和力,对ERα和ERβ的IC50分别为4.12×10-7M和7.38×10-5M。结论化合物xy2004通过与去势雌鼠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去势大鼠骨代谢,增强去势雌鼠骨密度,抗去势雌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5.
笔者自2000-03~2004-12,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产后神经性尿潴留13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百合多糖(LP-1)联合金雀异黄素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P-1和金雀异黄素,应用MTT法检测百合多糖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放射性配体结合法检测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ic receptor,ER)的亲和力。结果:LP-1对MCF-7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没有显著影响,和高浓度金雀异黄素合用可以增强金雀异黄素对MCF-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LP-1对ERα和ERβ均无亲和力,金雀异黄素对ERα和ERβ均有亲和力,IC50分别(3.51×10-5)mol/L和(2.12×10-7)mol/L。结论:百合多糖与金雀异黄素合用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方法120例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60例和联合组60例。西医组给予多奈哌齐、认知疗法及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评分和血清前列环素2(PGI2)、内皮素(ET)、血栓烷A2(TXA2)、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定向力及MoCA总分均升高(P<0.01),且联合组上述评分、升高率均高于西医组(P<0.01);两组血清PGI2水平均升高(P<0.01),且联合组水平高于西医组(P<0.01),两组血清ET、TXA2、Hcy水平均降低(P<0.01),且联合组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94.64%,53/56)高于西医组(81.48%,44/54, P<0.05)。结论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认知功能,降低ET、TXA2和Hcy水平,提高PGI2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药物和毒蕈碱受体的亲和作用(英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细胞膜色谱法是否可以反映药物和毒蕈碱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选择性。方法 将大鼠心房肌细胞膜固定于硅胶载体表面制备成富含毒蕈碱受体的心房肌细胞膜固定相 ,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不同药物和细胞膜固定相上毒蕈碱受体的亲和力。结果 不同药物在细胞膜固定相上的保留因子顺序为 :左旋羟苯乙酸奎宁酯 >哌仑西平 >阿托品>4 DAMP >AF DX116>毛果芸香碱 >氯化乙酰胆碱。保留因子与亲和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 =0 .9,P <0 .0 5 ) ,但是有些药物的保留因子异常。结论 细胞膜色谱法可以作为初步观察药物和受体的亲和作用的方法 ,但其准确性需用传统的放射配体结合实验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调畅气机法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临床症状均符合中医呆证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的VD患者,釆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升降散胶囊,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胶囊,针刺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周期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临床疗效,以及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vascular dementi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cale,SDSV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MMSE)、Blessed行为量表(Blessed behavior scale,Blesse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MMSE、Blessed、ADL、SDSVD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Blessed、ADL、SDSVD评分显著优于西药组和针刺组(P0.05),升降散结合针刺治疗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特征等方面显著优于西药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VD患者采用调畅气机法配合针刺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后期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0.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0岁。因“偶发皮疹2次,右下肢红肿半个月,发热10d”入院。患者于2011年8月13日及11月17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性皮疹,以双下肢为主,色红,略高于皮肤,伴瘙痒,无发热等不适,自服西替利嗪10mg,3d后皮疹消退。11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