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47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438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1364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8篇
综合类   2773篇
预防医学   1150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018篇
  11篇
中国医学   1113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院于2007年开始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对院内400名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基础理论和操作培训,促使护理专业素质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每个护士的服务意识也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正>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炎症及细胞外基质(ECM)的代谢扮演重要角色。OX40配体(OX40L)可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原始像"点征"与有临床意义的血肿体积扩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发病6h内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4例,根据是否有"点征",分为"点征"阳性组(14例)和"点征"阴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线CT平扫、CT灌注成像和24h后CT平扫。应用计算机辅助容积测量软件测定血肿体积并判断血肿体积有无扩大,盲法评估CT灌注成像判定"点征"及其评分。结果 31.8%的患者被判定为"点征"阳性。"点征"阳性组患者脑实质内血肿体积的变化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大于"点征"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显示的"点征"在有临床意义的脑实质内血肿扩大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灌注成像原始像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2.9%,阳性预测值为85.7%(OR=39.00,95% CI:6.256~243.126)。结论 CT灌注原始像"点征"可以用于预测自发性脑出血的急性期血肿扩大。  相似文献   
994.
巩固  熊利泽  侯立朝  黄怡 《心脏杂志》2010,22(3):357-360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lrg表达水平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探索内毒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内毒素预处理组和手术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采用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计算lrg分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ET-1和TNF-α浓度,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1.5 h内毒素预处理组血浆ET-1和血清TNF-α浓度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也显著缩小(P0.01);而血浆CGRP浓度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内毒素预处理可诱导lrg分子表达水平上调,并显著降低ET-1而增加CGRP浓度,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8年2—9月间的27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OCT及IVUS检查,共检查了30处病变,其中8处为药物支架植入后病变,其余22处为未经介入治疗干预的病变,对其中19处病变进行了支架植入术。结果对22例未经介入治疗干预的病变行OCT及IVUS检查,结果显示OCT检出富含脂质斑块伴薄纤维帽12例,IVUS检出2例;其中斑块破裂形成内膜轻微撕裂4例,IVUS未检出;斑块破裂伴夹层形成5例,IVUS检出1例;OCT检出血栓形成5例,其中红色血栓3例,白色血栓2例,IVUS检出1例,不能判断是红色血栓还是白色血栓。结论OCT在检测不稳定斑块方面优于IVUS,在检测斑块破裂致轻微内膜撕裂或夹层形成,以及继发血栓形成方面呈现优于IVUS趋势。  相似文献   
996.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间断乏力10年,多处骨痛2年余"于2010年2月2日入院.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入院前13年发现HBV血清标志物阳性,肝功能正常.10年前出现间断乏力,肝功异常,后间断口服"益肝灵、五灵丸"等药物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997.
抗脑抗体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脑抗体对脑胶质瘤细胞C6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C6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抗脑抗体,对照组不加抗脑抗体;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Boyden小室测算C6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穿膜细胞数。结果实验组加抗脑抗体5、10、20、30、400μml处理后,C6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3%±4.4%、18.7%±3.2%、22.6%±3.0%、27.7%±1.4%、39.9%±3.3%,对照组为0;实验组加抗脑抗体5、40μg/ml处理后,C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257%±5.964%、28.677%±6.748%,对照组为6.043%±0.421%;实验组加抗脑抗体5、20、30μg/ml处理后,C6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266.67±251.66)、(7133.33±305.51)、(15000.00±2000.00)个,对照组为(1533.33±152.75)个。实验组各浓度间相比,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抗脑抗体可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中B细胞刺激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选择PBC、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健康献血者(HC)各1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AFF和APRIL的表达水平。结果PBC组血清BAFF水平明显高于CHB组(P=0.008)和HC组(P=0.012),但ARPIL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BAFF水平与谷草转氨酶呈正相关(r=0.391,P=0.020),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34,P=0.017);血清APRIL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551,P=0.002),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424,P=0.039)。结论PBC患者血清BAFF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有2型糖尿病(T2DM)时血清脑钠肽(BNP)及Fas凋亡系统的变化。方法将AMI患者67例,分为T2DM组(32例)和非T2DM组(3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发病24h和7d时的BNP,采用ELISA法测定sFas、sFasL浓度。结果T2DM组24h和7d时BNP均高于非T2DM组(P均〈0.05)。T2DM组sFas及sFasL浓度在24h时升高,7d时下降,但均较非T2DM组高(P均〈0.05)。结论合并T2DM的AMI患者BNP的变化可早于心功能的改变,糖尿病能增高Fas细胞凋亡系统水平,加速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襄樊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阴性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建立Rh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库和稀有血型流动血库。方法:采用爱康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RhD抗原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阴性者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确认;确认阴性者采用试管法对Rh因子C、c、E、e进行检测。结果:在38835人中筛出RhD阳性献血者38664人,弱D献血者2人,Du献血者7人,Rh阴性献血者162人,其中O型55人,A型48人,B型48人,AB型11人;Rh阴性献血者中发现抗-D抗体2例;162人的Rh表现型:ccee88人,Ccee58人,CCee5人,ccEe5人,CcEe5人,ccEE1人。结论:襄樊地区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分布频率为0.42%;162名RhD阴性献血者中在ABO血型分布频率:O型(33.9%)〉A型(29.6%)=B型(29.6%)〉AB型(6.8%);162名RhD阴性献血者的表型频率分布率:ccee(54.0%)〉Ccee(35.8%)〉CCee(3.1%)=ccEe(3.1%)=CcEe(3.1%)〉ccEE(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