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4篇 |
内科学 | 3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偏瘫患者运动疗法中肌痉挛的体位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分析常见功能活动对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总结一套对抗这些肌痉挛的体位控制方法。方法:观察41例偏瘫患者在接受功能性活动,包括体位转换、移动活动、平衡活动及一些力量性训练过程中发生患侧上肢屈肌痉挛(不自主屈肘或握拳)和下肢伸肌痉挛(不自主膝过伸或踝趾屈)的阳性率,以及采取对抗痉挛体位1个月后,患者步行中患肢肌痉挛被抑制的效应。结果:容易导致上肢屈肌痉挛出现的活动,如仰卧位坐起(73%)、健侧翻身(68%)、上楼,下楼(66%/59%)、步行及坐位站起(59%);容易引起下肢伸肌痉挛的活动,如患侧卧位坐起(54%)、健侧翻身及仰卧坐起(49%)、健侧抗阻屈膝(44%)。短暂体位控制对抗痉挛模式使上肢痉挛控制率达83%,下肢痉挛控制率达62%;长时间体位抑制使上肢痉挛的主动控制率达42%,下肢痉挛控制率达38%。结论:偏瘫康复早期一些功能活动可以诱发痉挛产生,抗痉挛抑制体位对此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2.
23.
偏瘫是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恢复是目前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难点[1],而肌力的训练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重点观察了应用生物反馈技术对28例偏瘫患者进行握力训练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背景: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功能学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5-氮杂胞苷、血管紧张素Ⅱ、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P53特异性抑制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5-氮杂胞苷组、血管紧张素Ⅱ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和P53特异性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定抗原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4周后Cx43、肌钙蛋白Ⅰ表达情况,fluo3/AM钙离子探针激光共聚焦检测诱导4周后钙瞬变能力。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4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1%,90.4%和1.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诱导组均有肌钙蛋白Ⅰ的表达,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0.05),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0.05)。Cx43蛋白在各组之间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较各实验组明显较少(P〈0.05),P53特异性抑制剂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组较其余各组表达少(P〈0.05)。钙瞬变功能测定结果显示,荧光强度血管紧张素Ⅱ〉P53特异性抑制剂〉5氮杂胞苷〉骨形态发生蛋白2〉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不同诱导剂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后,各实验组均能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而不同诱导剂发挥作用的通路不同,从而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的功能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观察骨形态蛋白2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MSCs,取第4代BMMSCs进行诱导:骨形态蛋白2组(BMP-2,终浓度为10 μg/L),空白对照组.诱导24h后更换常规培养液继续培养4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诱导后BMMSCs中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2周和4周后Cx43以及cTnI的表达量,流式细胞计数法计算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率.结果 原代培养的BMMSCs 2周形成集落,呈梭形或星形.传代细胞体积变大,诱导后细胞呈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并出现肌岛样结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BMMSCs表达cTnI.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诱导后Cx43以及cTnI均明显增多,4周组明显高于2周组.流式细胞计数法显示:BMP-2组心肌样细胞诱导率为(17.9±0.8)%.结论 骨形态蛋白2可在体外诱导大鼠BM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诱导分化率高.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体外分离、培养人左心耳c-kit+(CD117)心脏干细胞(c-kit+ CSCs)的技术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心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药物筛选和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心脏手术中切取部分左心耳组织,经Ⅱ型胶原酶消化,接种培养、传代后进行流式细胞表面标志鉴定和无菌分选.结果 通过单纯的酶消化方法可以成功地从人左心耳组织中分离出单个干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型为经典的心脏干细胞表型——c-kit+,多次传代后c-kit+持续高表达,无菌分选后可获得高纯度的c-kit+心脏干细胞.结论 本研究技术可从人左心耳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阳性率较高的c-kit+心脏干细胞,无菌分选后可获得高纯度的c-kit+心脏干细胞,进一步培养短期内可获得大量的用于实验和临床的c-kit+心脏干细胞. 相似文献
28.
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应用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72例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屈肌张力均在Ashworth评分1—3级之间。治疗组36例,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1—2小时,疗程为3个月,抗痉挛技术以Bobath易化技术为主,痉挛严重者配夹板固定,持续牵伸;对照组36例,除常规神经科用药外不做正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评估方法采用Ashworth评分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前后肌张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痉挛技术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非常重要,尤其是痉挛出现的早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0.5Hz组、1Hz组和2Hz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对健侧大脑皮质M1区进行不同频率(0.5Hz、1Hz、2Hz)的rTMS治疗,持续治疗20d,于治疗前、治疗第10天及第20天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上肢运动力指数(MI)、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各组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①上肢功能变化:治疗后3组上肢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10d时,0.5Hz组上肢MI评分明显高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各项评分均优于2Hz组(P<0.05),1Hz组上肢MI评分优于2Hz组(P<0.05),0.5Hz组与1Hz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后3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治疗10d时,0.5Hz组CMCT明显短于2Hz组(P<0.05);1Hz组与其他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0d时,0.5Hz组MEP皮质潜伏期明显短于2Hz组(P<0.05),CMCT明显短于1Hz组和2Hz组(P<0.05);1Hz组CMCT较2Hz组缩短明显(P<0.05)。结论:0.5Hz或1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脑梗死患者健侧半球均可明显提高患侧脑区运动皮质的兴奋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且0.5Hz的刺激频率对提高患侧运动皮质的兴奋性最有效。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