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0-02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自2010-03—2013-05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86例均获得6~24(16.35±3.15)个月随访。与DHS组相比,InterTan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更早,但手术时间更长、X线透视次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DHS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目的 1996 ̄1998年间应用多种型号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5例的疗效。方法 对肱骨干骨折25例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得到随访21例,随访时间8 ̄32个月,平均17个月,伤者年龄18 ̄70岁,平均39岁,骨折类型:横断形9例,粉碎形2例,斜形5例,螺旋形5例。肱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16例,下1/3骨折1例。结果 按Neer评分法测定肩关节功能,13例(62%)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对83名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腰椎及髋部骨质疏松程度作放射学观察,井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减低(P<0.01),但完全性瘫痪患者与不完全性瘫痪患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骨密度参数与病程长短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脊髓损伤性骨质疏松与传统意义上的废用性骨质疏松有所不同,其发病机理及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治疗痉挛性脑瘫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臂丛神经根相互代偿的原理设计了选择性臂丛神经根断术以及腰骶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方法,对9例病例进行治疗(上肢7例,下肢2例)结果术后9例患者肢体痉挛明显减轻,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对减轻脑瘫肢体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5.
几丁糖薄膜对肌腱粘连及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几丁糖薄膜对肌腱粘连和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几丁糖薄膜预防肌腱术后粘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55 只6~8 个月来亨鸡的趾深屈肌腱为实验模型,将切断的趾深屈肌腱周围包裹几丁糖薄膜,术后2、4、6、8和10 周分别测量肌腱的活动或抗张强度,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肌腱的粘连、愈合情况。结果 几丁糖薄膜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早期(即4 周内)可以影响肌腱愈合,4 周后可加快肌腱愈合和增加肌腱抗张强度。结论 几丁糖薄膜具有无毒副作用、生物通透性好及生物降解、吸收好,并可以选择性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等优点,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晚期(4 周后)可加快肌腱愈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肌腱粘连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86.
几丁糖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几丁糖膜对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L3、L5水平切除椎板10×05cm,L3硬膜外放置几丁糖膜(A点),L5作为空白对照(B点)。分别于术后3周、6周、12周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A点硬膜与瘢痕无明显粘连,硬膜外有空隙,未见明显异物、炎症反应;B点硬膜与瘢痕紧密粘连,瘢痕侵入椎管内,对硬膜有压迫。结论:几丁糖膜具有明显的预防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骶神经根对盆底器官的选择性支配电刺激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盆底器官逼出肌和括约肌的功能支配,为临床从骶神经根角度重建脊髓损伤(SCI)后的排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T10截瘫犬进行硬膜外L7~S3神经根电刺激,16只犬同时记录膀胱和尿道压力变化;7只犬同时记录直肠和肛门压力变化。结果:犬逼尿肌的神经支配以S2为主,S1次之;S2单独提供了膀胱压力增高值的45.2%,S1+S2提供了80.7%。尿道插约肌的神经支配以S1为主,S2次之;  相似文献   
88.
三维重建上肢解剖结构的计算机模拟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三维重建后计算机模拟手术过程的实现。将上肢新鲜标本经CT扫描后连续切片,把CT图像和大体断面图像同时输入计算机,用Borland C++语言编制三维重建和模拟手术程序,建立上肢三维解剖数据模型,将临床实际手术操作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指令,实现模拟手术操作。结果表明:上肢模拟手术可分三段进行,手术部位及切口方向可任意选择,逐层“切开”并三维显示,因此,模拟手术系统可运用于手术方案的设计、选择  相似文献   
89.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骨科急诊骨折的1/6~1/4。人类对此种骨折的认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Pouteau在1783年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1814年Abraham Colles详细描述了这种骨折的特点,并以Colles骨折命名。1838年Barton、1854年Smith、1887年Dupuytren等又分别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不同骨折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羟丁基几丁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极低的细胞毒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目的:探讨羟丁基几丁糖凝胶防止术后脑脊液漏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利用流变仪和动态力学实验仪检测1.5%,2.0%,3.0%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凝胶的力学强度及耐疲劳性质,同时测定各浓度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的凝胶时间。将10只猕猴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制作脑脊液渗漏模型,实验组采用1.5%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凝胶封堵,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材料封堵。结果与结论:1.5%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的凝胶时间为(70±4)s,承受的最大压力为50.3-60.1kPa,并且在疲劳实验和频率扫描实验中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2.0%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凝胶的凝胶时间为(45±3)s,承受的最大压力为70.6-122.5kPa,在频率扫描中呈现了较好的稳定性;3.0%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凝胶的凝胶时间为(26±2)s,承受的最大压力为77.8-104.7kPa,频率扫描呈现了较好的稳定性。但后两者的疲劳实验未达实验要求。脑脊液渗漏封堵实验中,实验组封堵率为100%,对照组无封堵效果,表明1.5%温敏性羟丁基几丁糖凝胶可防止猕猴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