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9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551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2208篇
内科学   868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3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57篇
综合类   2950篇
预防医学   1579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1428篇
  32篇
中国医学   1050篇
肿瘤学   271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28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应用微循环显微也视录象技术,研究内毒素休克大鼠在休克不同时期肠系膜微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A)反应性的变化。发现局部滴用由低至高浓度NA使微血管口径呈剂量依赖性缩小,对照组在相当于休克相应时间三次观察收缩反应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而休克早期微血管对NA的缩血管反应明显,晚期收缩反应减弱(均P<0.01);同时,休克早期浓度—反应曲线右移,EC_(50)减小,反应阈值降低;休克晚期浓度—反应曲线左移,EC_(50)增大,反应阈值增高;但对照组三次观察无明显变化。提示内毒素休克早期微血管对NA的反应性增高,晚期反应性降低,一、二级细动脉的变化尤为显著。可能是休克早期的代偿与晚期的失代偿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2.
不少人在腹泻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药物就是黄连素。黄连素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万能止泻药”。有人外出吃饭、旅游、出差时,喜欢服用黄连素提前预防。有腹泻时吃、无腹泻时能防的黄连素真的这么神吗?回答是否定的。黄连素的化学名称为盐酸小檗碱,为毛茛科植物黄连根茎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生物碱。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连素类药物性寒凉,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相似文献   
113.
摘 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 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 年 12 月自愿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常住居民 412 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及记录其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 25-OH-D 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血管 B 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斑块组 268 人和无斑块组 144 人,比较两组人群血清 25-OH-D水平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斑块 组血清 25-OH-D 为 (45.18±18.71) nmol/L,无斑块组为 (56.12±19.54) 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3,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与收缩压、HbA1c、年龄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88、0.119和0.128,P值均<0.05);与 血清 25-OH-D 呈负相关 (r=-0.365,P<0.01)。血清 25-OH-D 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 (OR=0.973,95%CI: 0.960,0.985,P<0.05)。结论:低水平血清25-OH-D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建立血液、尿液中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技术,首先建立2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色谱质谱数据库。然后取血清和尿液样品,用0.10 mol/L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加入乙酸乙酯涡旋混合萃取,萃取液用弱的氮气吹至近干,残渣加甲醇水溶液(50∶50,v/v)复溶,经过滤后进 LC - MS/MS 分析。在一定识别标准下与数据库比对进行定性筛查。结果 尿液和血液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分别为2.61×10 - 3~50.0 ng/ml和2.07×10 - 3~50.0 ng/ml,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分别为8.70×10 - 3~1.67×102 ng/ml和 6.91×10 - 3~1.67×102 ng/ml。尿液测定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rivations, RSDs)为2.34%~8.40%,日间RSDs为4.80%~10.9%;血液测定日内RSDs为2.10%~10.6%,日间RSDs为3.07%~11.6%。结论 建立的快速筛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符合生物样品中毒物分析鉴定的要求,同时可以更好地发现新型毒物和未知毒物。  相似文献   
115.
新癀片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张蕾 《中原医刊》2001,28(6):20-20
小儿发热是儿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临床常用的退热药往往毒副反应较大,或疗效不满意。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新癀片对感染性发热患儿退热、抗炎治疗,由于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且兼有抗炎作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病例为各类感染性发热小儿,其中治疗组94例,男51例,女43例,小于1岁8例,2~7岁69例,8~14岁17例;对照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及原发病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选择:厦门中药厂生产,闽卫药准字986)MO号,每片含生药0.32克…  相似文献   
116.
王莲芝  张静  林欣 《黑龙江医学》2001,25(8):634-634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 ,16岁 ,因高热、右眼痛 1个月 ,头痛、胸闷、气短半个月 ,于 2 0 0 0 - 0 8- 0 3入院。 1个月前高热 ,午后可达40℃ ,伴右眼痛 ,视物不清 ,半个月前于哈医大眼科检查 :角膜、结膜水肿 ,虹膜结节 ,虹膜后粘连 (梅花状 ) ;CT :右泪腺肿胀 ,右泪腺炎。行右眼脓肿切开引流术 ,同时抗炎治疗 10d ,眼部症状稍有好转 ,但体温未降 ,头痛、胸闷、气短、呕吐 1次。来我院就诊 ,查体 :右眼球突出 ,少量淡黄色分泌物 ,眼睑闭合 ,角膜混浊 ,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 ,外上球结膜见一1 0× 0 5cm2 溃疡 ,视力为零。左眼正常。…  相似文献   
117.
所谓“五让”教学,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学习活动,通过读、讲、议、找、写等学习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其自觉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进行化学教学中的“五让”教学设计呢?下面笔者略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1 “五让”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1.1 让学生学会读书教师精心设计较新颖的形式引入新课,同时不失时机地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迅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字斟句酌地阅读课…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培养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小组讨论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 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个人特质5项一级指标和38项二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9.47%和94.12%,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5和0.8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82、0.237(均P<0.01).结论 构建的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的测评工具,为麻醉科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及任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蜕膜淋巴细胞凋亡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Annexin-Ⅴ及蜕膜组织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组Annexin-Ⅴ,FAS和FASL分别是(1.19±1.39)%,(56.64±11.19)%,(4.37±2.65)%;自然流产组分别是(1.96±2.43)%,(57.47±10.41)%,(4.45±2.1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 0.262;0.710;0.596.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淋巴细胞表达FAS,FASL分别为(30.88±16.13)%,(2.24±0.62)%,自然流产组分别是(32.63±13.45)%,(3.91±1.90)%,两组FA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15;两组FASL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结论蜕膜淋巴细胞FASL表达上调可能是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0.
张静  陈菲  马波 《辽宁医学杂志》2001,15(3):124-126
目的 观察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的变化 ,探讨E 选择素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能够反映体内E 选择素表达水平的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1)正常人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浓度为 41 7± 17 0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单纯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 (5 2 9± 2 3 0ng/ml,P <0 0 5 )。 (2 )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浓度为6 7 3± 32 9ng/ml,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P <0 0 5 )及正常对照 (P <0 0 1)。 (3)糖尿病患者血清E 选择素浓度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 (γ =0 31,P <0 0 1)。结论 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水平在 2型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升高 ,并与代谢控制水平相关。E 选择素作为一种内皮细胞特异的粘附分子可能参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