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5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1篇 |
内科学 | 98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141篇 |
预防医学 | 80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9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腕掌侧皮下浅静脉移植在复杂断指再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断指在切割的同时存在压、撕等挫伤,使手指血管在断裂的同时也存在挫伤,血管内膜受损.为了避免受挫血管因切除不彻底进行吻合而引起血栓导致再植失败,我院自1997年11月以来,开展腕掌侧皮下正中显微静脉应用于复杂性断指的指动脉移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肝圆韧带(LTH)作为人体内正常的肝脏解剖组织,其位置独特、具有血管特性、组织兼容性高、管腔与门静脉潜在相通,同时与胆管结构相似,因此在临床上有多种应用价值和潜在新用途,尤其在肝胆胰手术中被广泛应用。如LTH可用于静脉重建、胆管重建、加固胆肠或胰肠吻合口防止胆漏或胰漏、消化道穿孔修补、创面止血、食管裂孔疝修补、经LTH插管及分流等。LTH具有诸多特性,近年来逐渐发现其具有更多的用途,并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然而,其应用疗效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认,以促进其在临床被更广泛地利用,有助于提高相关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帮助病人术后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的研究方法。对 4 9例肝囊型包虫病病人进行了研究 ,其中治疗组 31例为经过不同时间阿苯达唑乳剂治疗的病人。对照组 18例为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以外科手术、粗针穿刺抽吸和常规细针穿刺的方法采集包虫囊内容物观察其性状。囊壁组织石腊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收集原头节通过镜下形态及活动的观察、染料排斥试验、犬胆汁激活试验及接种小鼠腹腔 6个月后剖检观察有无包虫囊生长的方法判定囊内原头节的死活。结合 CT及 B超影像特征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中87.1% (2 1/ 31)的包虫囊 B超影像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变性 ,育囊率为 2 2 .6 %。对照组病人包虫囊的 B超影像显示退行变性的占 11.1% (2 / 18) ,育囊率为 6 1.1%。治疗组判定为痊愈的 15例病人的育囊率为 13.3% (2 / 15 )。疗效标准与 B超影像反映的包虫囊变性死亡的过程一致 ,与寄生虫学和囊壁组织学变化趋势相符。177例停药后随访 1~ 4年的肝囊型包虫病病人的转归证明了这一标准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以 B超影像为基础的肝囊型包虫病药物治疗疗效指标反映了包虫囊在药物作用下从正常生长到变性死亡的过程 ,是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疗效标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改良SOAR(Stroke subtype,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classification,Age and prestroke modified rankin,m SOAR)评分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公利医院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AIS患者1 461例,记录年龄、性别、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卒中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等信息,并于入院时使用m SOAR量表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行m RS评分,以出院时出现死亡或重度残疾(m RS≥4分)作为不良预后事件。结果:出院时382例(26.1%)患者出现不良预后事件。在m SOAR评分1~6分之间,每增加1分,患者出院时存在残疾的风险都会有显著增加(P0.001),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在m SOAR评分0~3分组与4~8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 SOAR评分预测患者出院时不良预后风险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8(95%CI为0.844~0.891)。结论:m SOAR量表对我国AIS患者出院时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风险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8.
囊型包虫病综合性防治试点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新疆北部囊型包虫病流行区,开展以包虫病防治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考核和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探讨现阶段适宜于这一地区的包虫病预防控制模式。方法选择地理条件、生产类型和民族组成诸方面有代表性的乡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实施健康教育、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对居民进行包虫病普查、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对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药棒控制传染源作为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以预防包虫病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7岁儿童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结果、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调查结果和家犬粪抗原检测结果等为监测指标,考核和评价预防控制包虫病的效果。结果在试点第3年末进行考核的结果为:居民对预防包虫病的四项基本知识和感染包虫病的风险行为的知晓率提高了30%-70%;7岁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从试点前的28%-37.7%下降至8.0%-16.0%;绵羊包虫病患病率从50.6%下降为13.6%;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从19.5%-43.2%下降至1.0% -1.98%。3个试点县中有2个县通过有偿服务的收入支付防治工作的开支后略有节余。结论试点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次执行的在政府主导下,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推行综合性防治措施的模式具有支撑技术先进、高效;指标明确,易于掌握和操作;适应性强;深受群众和干部的欢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预防控制效果并实现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对伽师县卧里托格拉克乡20村1组所有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既往有无疑似内脏利什曼病病史,部分居民进行利什曼素皮内试验,对3岁以下婴幼儿皮内试验阴性者进行查体(触诊肝、脾)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在居民住宅内、外捕集白蛉,解剖鉴定并检查前鞭毛体有无自然感染.结果 接受利什曼素皮内试验149人,阳性率为68.46%(102/149);3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为11.76%(2/17),4~7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75.76%(100/132).3岁以下年龄组皮内试验阴性者有15人接受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1例阳性者(女,1岁),确认为临床诊断病例.2001-2008年7月有既往病史者52例,其中治愈50例,死亡2例.捕获的374只雌蛉,经解剖鉴定为吴氏白蛉(Phlebotomus wui),其中3只雌蛉体内查见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论 伽师县仍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分拣蛋白相关受体-1(sortilin-related receptor 1,SORL1)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30例老年糖尿病AD患者(A组)、30例老年AD不合并糖尿病患者(B组)、30例老年糖尿病不合并AD患者(C组)和30例老年健康人群(D组),采用PCR法检测血清SORL1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GF-1和β淀粉样多肽(A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管结合蛋白(Tau)磷酸化水平;比较各组上述指标表达的差异性,分析SORL1 mRNA和IGF-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清SORL1 mRNA水平最高,B组次之(P0.05);C组和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F-1和Aβ水平、Tau磷酸化阳性率A组B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显示:A组SORL1 mRNA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r=-0.723,P=0.013),其他3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SORL1基因和IGF-1在老年糖尿病合并AD患者中异常表达,可影响Aβ和Tau蛋白的形成;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