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多年来,笔者对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引起的不孕患者,常采用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其在妇科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应用已很广泛。笔者近年来对输卵管碘油造影初筛异常者采用宫腔镜下丹参注射液进行通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组为2003年9月—2006年1月输卵管造影初筛不通或通而不畅者40例,不孕时间1.5~5(2.40±0·7 3)a,年龄2 3~3 3(2 7.1±3.2)岁。对照组为2 0 0 1年1月—2003年6月造影初筛异常的患者44例,不孕时间1.4~4(2.6±0.67)a,年龄22~31(28.3±2.7)岁。2组一般资料比…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M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常规康复治疗,高压氧组采用高压氧舱治疗,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高压氧联合针刺组在高压氧治疗后进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潜伏期及波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修订的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及中文版切尔西物理功能评估量表(the Chelsea critical care physical assessmenttool,CPAx)评分。结果 治疗后,高压氧联合针刺组MMN 潜伏期、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针刺组及高压氧组(P<0.05),MMN 振幅、CRS-R及中文版CPAx评分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高压氧治疗MCS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物理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0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白血病类型分为急淋组58例和急非淋组42例.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63例和非出血组37例,检测各组及对照组凝血指标(PT、APTT、FIB、TT)和PLT数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淋组PT、APTT、FIB、TT和PLT分别为(14.77±1.91)S、(41.82±9.06)S、(16.78+1.92)S、(3.38+1.74)g/L、50.00±109/L,与对照组比较,APTT、FIB、PLT差异有显著性(P分别为0.023、0.027、0.007,〈0.05);急非淋组分别为(17.48±3.12)S、(44.34±9.90)s、(17.37±3.62)S、(2.33±1.30)g,L,19.00±109/L,与对照组比较,Pr、APl旧、TT、PLT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淋组与急非淋组相比,PT、FIB、PLT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P坍、P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1),APTT与TT差异无显著性(P=0.528、0.263)。结论联合检测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数能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和出血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4.
电针关元穴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关元穴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术后相应组别每日电针关元及其对照穴天枢。造模后,每日按压大鼠腹部协助排尿,并记下膀胱挤压排尿量;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关元治疗组可降低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膀胱挤压排尿量(P〈0.05,P〈0.01),尿动力学分析可增加恢复期膀胱内压、降低膀胱容量、提升排尿效率(P〈0.05,P〈0.01),但电针天枢对照组则无此效。结论电针关元可改善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排尿功能,促进下尿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5.
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 应用培养法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支原体检测,同时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7份标本中支原体感染率为46.07%,其中单纯解脲脲支原体(Uu)感染率为41.57%(11例)、单纯人支原体(Mh)感染率为1.50%(4例),Uu+Mh混合感染率为3.00%(8例);9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最高,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次之;耐药率最高的是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结论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感染已相当普遍,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可溯源的XE-2100血细胞分析系统为目标,用患者新鲜全血对不同检测系统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四项参数测定结果与目标系统进行比对,计算检测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检测系统1的所有比对项目均与目标系统具有可比性;检测系统2和检测系统3均有部分项目的大于1/2CLIA′88,与目标系统不具可比性。结论当用两个或以上检测系统检验同一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7.
钙剂和维生素D对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促进骨矿化的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对骨密度(BMD)的影响。 方法 选取196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钙尔奇D每日1粒加维生素D3200IU,并指导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和接受日光照射。另一组单纯指导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和接受日光照射。治疗前后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BMD,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较治疗前BMD平均增加1.9%,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BMD减少0.3%,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两组比较治疗前后BMD变化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钙尔奇D加低剂量维生素D有明显增加BMD作用。  相似文献   
58.
余玲玲  陈允国  叶晓丹  李宝青  叶亮 《重庆医学》2007,36(18):1856-1858
目的 对冰格保存后的冻干质控血清的解冻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将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分装置普通冰箱冰格(-20℃)保存,分别采用(24±2)℃和(37±0.5)℃两种解冻温度下,5个不同解冻时间(5、30、60、90、120min)进行解冻,然后测定ALT、AST等23个生化项目,计算各项目检测结果的、s和相对偏差.结果 在(24±2)℃ 30min解冻条件下,除了TG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ALT、AST等其余22个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7±0.5)℃ 5min解冻条件下,除了ALT、UA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AST、ALP等其余21个项目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2)℃解冻温度下的TG 和(37±0.5)℃解冻温度下的ALT、UA,5个不同解冻时间的测定结果与基准值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相对偏差均在临床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 冻干质控血清冰格(-20℃)保存后,以置室温(24±2)℃ 30min解冻为宜.在时间紧急或室温条件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亦可采用水浴(37±0.5)℃ 5min迅速解冻.  相似文献   
59.
解冻温度对生化干粉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冻温度对生化干粉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干粉质控品复溶后进行分装,并置-20℃冷冻保存;次日取出分成3组分别在37℃、24℃(室温)、4℃下解冻后测试。结果个别指标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的3种温度下进行解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CV值基本都能控制在5%以内。尤其在室温24℃下进行解冻,各项指标的变异度(<5%)表现得极为稳定。结论分装冷冻保存的生化干粉质控品进行解冻时,选择室温温度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