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艾灸的光因素和热因素在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中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艾灸组(72例,脱落8例)、艾灸光组(72例,脱落9例)和艾灸热组(72例,脱落10例)。采用特制"光热分离灸罐",传统艾灸组患者接受全艾灸治疗,艾灸光组接受艾灸光治疗,艾灸热组接受艾灸热治疗,3组治疗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每次治疗20min,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及8周进行随访。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及两次随访时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于治疗4周及第2次随访时参照总体疗效评价(PGA)标准评定各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2、4周及第1次随访时WOMAC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2次随访时传统艾灸组及艾灸热组WOMAC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光组WOMAC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时传统艾灸组WOMAC疼痛、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艾灸光组...  相似文献   
12.
探测艾灸局部温度变化,是进行艾灸机理研究或温热刺激反应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文总结分析目前艾灸温度探测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方法运用情况,对其技术原理、特征及其在艾灸温度探测应用中的优劣进行了介绍.接触式测温方法,精度较高,测温范围相对较广,操作方便,在艾灸温度检测中运用较广,但目前只能检测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非接触式测温方...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电针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海码神经元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A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Aβ1-40海马注射诱导形成的A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电针“百会”、“涌泉”穴,每日1次,连续20d。以通道式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评价电针对AD的治疗效庸;以生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结果电针能有效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性。结论电针可促进ATP的合成与分解利用,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AD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4.
腧穴功效研究是经络腧穴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和系统阐明腧穴功效的特点、要素、规律特征、生物学基础和临床价值将有助于精准选穴和科学用穴,提升腧穴使用效能,进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促进针灸转化应用。笔者认为腧穴功效具有共效和特效并存的特点,“腧穴-刺灸方式-靶器官响应”三位一体的整合作用是腧穴功效的基本内涵,其要素包括腧穴功能状态、腧穴-靶器官关联关系、刺灸方式以及靶器官响应,同时受针灸时机、腧穴配伍等因素的影响,腧穴功效是上述要素整合输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穴位既是艾灸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也是艾灸作用的始动环节。从穴位局部的源头去探寻艾灸的作用机理,可能是艾灸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重点从穴位局部温度、血流、分子事件、免疫、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嘌呤信号等环节,初步诠释艾灸穴位局部感受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艾灸补髓促进老年学习记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艾灸补髓能否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方法选取督脉"百会"和"命门"两穴对学习记忆减退SD老年大鼠进行艾灸治疗,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U)后以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观察BrdU阳性和BrdU与神经丝巢蛋白(Nestin)双阳性的细胞,结合细胞增殖与NSCs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评价海马神经发生.结果艾灸能增加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BrdU阳性细胞的数量,提高BrdU和Nestin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提示艾灸具有促进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由不同规格的木方结合磁铁条、夹子等材料制作出的小鼠腹腰部批量艾灸装置。使用本实验装置可有效解决传统艾灸装置艾条利用不全、打灰不易、灸距调整不够精确、批量艾灸操作耗时长等难题。该艾灸装置制作方便,材料易得,绿色环保,适用于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手段的小鼠实验,在腹腰部艾灸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脑肠互动与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胃肠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脑肠轴功能失调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而针刺对脑肠轴的调节作用是其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着眼点.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脑肠肽研究的进展,功能性胃肠病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肠肽代谢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的一部分,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大量研究显示,针刺既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也能调控脑肠肽代谢.本文拟从中枢神经系统、脑肠肽代谢两方面,探讨脑肠互动与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首先表现早期出现记忆力障碍,以后各种认知功能逐渐受损,晚期则智能严重衰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病理改变包括广泛的神经元丢失、脑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老年斑(SP),并以大脑海马区受累最严重[1,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A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针能否促进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的表达.方法 以腹腔注射(30 mg/kg)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诱导形成PD小鼠模型,电针"合谷"、"太冲"穴,频率2~100 Hz,电压2~4 V,疏密波,每日1次,每次20 min,7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黑质致密部PKA、CREB1表达.结果 模型组PKA、CREB1积分光密度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积分光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电针可促进PD模型小鼠黑质致密部PKA、CREB1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