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s基因的表达及其抗原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变异所致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免疫学性状的改变。方法 利用Dra Ⅲ和XhoI双酶切含有突变位点的HBV DNA 1.2拷贝的质粒P.38Ⅱ,获得904bp带有突变点的HBV-S基因片段。将其置换含有HBV DNA(adr亚型)S和S2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S2.S的相应片估,从而构建s基因nt587G→A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CMV-S2.S 145R;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以获得分泌变异型HBsAg的细胞系。利用EIA及细胞免疫染色法,探讨变异抗原与抗-HBs结合力的变化。结果 构建了HBsAg的第145位甘氨酸-精氨酸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第3天,培养上清中用EIA检测用HBsAg呈阳性,A值随时间延长而上升,但变异型的A值明显低于野生型。变异型和野生型HBsAg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均有部分细胞呈阳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HBsAg第145位甘氨酸-精氨酸的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够与抗-HBs结合,但与野生型相比结合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2.
P-gp、MRP、LRP、P53及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P53蛋白及c-erbB-2蛋白在术前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NSCLC癌组织及15例癌旁肺组织(距癌灶5 cm)中P-gp、MRP、LRP、P53及c-erbB-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gp、MRP、LRP、P53及c-erbB-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5.4%(51/78)、39.7%(31/78)、56.4%(44/78)、53.8%(42/78)及43.6%(34/78),均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MRP和LRP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类型(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8和<0.001),LRP及P53蛋白表达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25和0.026);c-erbB-2表达与P-gp、MRP、LRP、P53均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7、0.401、0.519和0.341,P值分别为0.005、<0.001、<0.001和0.002),P53与MRP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60,P=0.022)以及LRP与MRP之间(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71,P=0.001)有相关性.结论:P-gp、MRP、LRP、P53及c-erbB-2这些蛋白的表达在NSCLC的多药耐药形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临床资料 男,61岁,发现双侧颈部肿大5~6年于2005年11月入院.无畏寒、发热,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无心慌、失眠、多汗、性情急躁等伴随症状,局部亦无红肿热痛等症状.近半年来自觉呼吸不畅,颈部有紧绷感.查体: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Ⅲ度肿大,肿块上界达下颌角,下极位于胸骨后无法扪及,质地偏硬,表面光滑,可扪及较大结节,无明显触痛,肿块随吞咽活动不明显,颈部两侧未闻及血管杂音.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对50例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测量癌组织在胃壁内浸润的距离,来探讨癌浸润距离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本文证实了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其浸润距离不同;提出把管状腺癌分为大腺管型和小腺管型两个亚型;在各种病理组织类型中,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和大腺管型管状腺癌浸润的距离较远,乳头状腺癌和小腺管型管状腺癌浸润距离较近。另外,大体类型中浸润型胃癌和胃窦部胃癌浸润距离有较远的趋势。上述的结果,对外科治疗胃癌所取切除范围可能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5.
早期胃癌152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于早期胃癌的研究日本报道最多,中国、美国等其他国家都有报道,他们多注重定义,临床病理特征,发病率,术后复发和5年生存率。早期胃癌得到及时手术机遇远远低于中晚期胃癌,各国、各医院、各时期统计不同,但手术机遇提高很慢。术后10a~15a生存率报道很少。术后15a~25a及以上目前国内外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早期胃癌术后~30a的生存情况,以及影响它的有关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收集长海医院1974/1997早期胃癌193例。其中  相似文献   
36.
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变异是生物适应生存环境和进化的重要手段。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改变了其致病性及对组织的亲嗜性,导致持续感染,逃避疫苗诱导或自然产生免疫,产生抗药性等,给乙肝治疗带来了新的问题,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细胞癌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乙型肝炎病毒(ayw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建立遗传上稳定的、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ayw亚型的转基因小鼠品系。方法:通过对受精卵显微注射进行基因转移的途径制备转基因小鼠,以PCR-Southern杂产、ELISA、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分析所导入DNA在转基因小鼠体内的功能情况。结果:得到21只建立者小鼠,在它们的血清中检测到了HBsAG和HBeAg的存在,还在肝细胞中观察到了HBV样病毒颗粒。结论:HBV基因组DN  相似文献   
38.
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皮肤病理学研究(附39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毛囊蠕形螨感染与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近2年来的皮肤活检病理资料和乳腺癌根治手术标本的乳头,统计分析毛囊蠕形螨感染的好发部位、年龄以及与各种皮肤病、肿瘤的关系。结果:毛囊蠕形满各部位感染率依次为乳头(48.89%,66/135)>头面部(29.21%,52/178)>外阴(17.14%,6/35)>其他部位(4.42%,8/181);各年龄段感染率:20-29岁为6.76%(5/74),30-39岁为9.21%(7/76),40-49岁为16.47%(14/85),50-59岁为23.33%(14/60),60-70岁26.26%(26/99);各皮肤病的感染率:上皮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56.41%>(22/39),其后依次是瘤样病变18.58%(34/183)、软组织肿瘤9.86%(7/71)、非赘生性病变2.97%(3/101)。而上皮性肿瘤中又以基底细胞瘤和外毛根鞘瘤的头面部皮肤是毛囊蠕形螨最易感染的部位;(2)毛囊蠕形螨感染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长感染机会增加;(3)上皮性肿瘤病变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最高,尤以基底细胞癌和外毛根鞘瘤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39.
CD95配体 ( CD95 L )是目前已被确定的 3个细胞死亡相关分子之一 ,为 TNF相关的 型细胞跨膜蛋白 ,通过与 Fas结合启动 Fas阳性细胞凋亡 ,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众多实验研究已证实肿瘤组织 CD95 L阳性表达率较高 ,且能帮助肿瘤逃避机体的免疫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肠癌患者的 CD95 L表达 ,探讨 CD95 L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 ,旨在从临床角度揭示 CD95 L 的表达在大肠癌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3年 1月至 12月收住我科的 10 8例大肠癌手术患者中经随访…  相似文献   
40.
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