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不同局麻药的药效学.方法 择期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9~82岁,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3组(n=30):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初始剂量分别为7、10、6 mg,相邻剂量比均为0.9.阻滞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剂量;阻滞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剂量.阻滞有效的标准为: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 min内感觉阻滞平面达T10.计算3种局麻药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ED50及其95%CI分别为6.781(6.561~7.024)mg、9.135(8.670~9.616)mg和5.170(5.012~5.333)mg.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效价比为0.76∶0.57∶1.00.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效价比为0.76∶0.57∶1.00.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测定抑制喉罩通气道LMA-Fastrach、LMA-Proseal置管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以及比较置管期间相应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按置管类型的不同随机均分为T、F、P 3组,每组21例.4 mg/L启动并调整丙泊酚靶控,使得BIS稳定于45~55,之后按Minto药代模式设置并启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5 min后给0.6 mg/kg罗库溴铵,2 min后置管:T组气管插管,F组LMA-Fastrach置管,P组放置LMA-Proseal.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置管前后的BIS变化.记录置管前1、2min及置管后5min内的MAP、HR值以判定患者有无心血管反应.应用Dixon-Mood序贯法计算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下降[MAP: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87.9+10.5)mmHg比(71.6+9.0)mm Hg,(91.8+8.8)mm Hg比(73.5±9.9)mm Hg,(87.2±10.2)mm Hg比(70.9+8.6)am Hg,HR: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78.8±11.6)次/min比(68.7+8.5)次/min,(74.8±10.3)次/min比(64.1±6.7)次/min,(76.7±8.2)次/min比(67.3±8.3)次/min,1 mm Hg=0.133 kPa,P〈0.05],而置管前后的BIS值则无变化(P〉0.05).瑞芬太尼抑制3组置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依次为T组4.47 μg/L、F组4.78 μg/L、P组2.05 μg/L.结论 Minto模式靶控测得瑞芬太尼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 LMA-Fastrach置管略高于气管插管,LMA-Proseal置管则最低.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鞘内用药对腰麻患者镇痛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腰麻下膝关节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双盲、随机分为B组(腰麻用药为0.5%布比卡因2 ml 生理盐水0.4 ml)、M组(0.5%布比卡因2 ml 5 mg/ml咪唑安定0.4 ml),每组2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有效镇痛时间、术中Ramsay镇静分级、BIS值、VAS评分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阻滞平面相似,均为T10(T8~T12)。与B组相比,M组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及有效镇痛时间有显著延长,术中Ramsay镇静评分有所升高(P<0.05)、BIS值有明显降低(P<0.01),腰麻后第3~5小时的VAS评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相似。结论腰麻中鞘内加入咪唑安定可产生更久的镇痛作用,且有轻度的镇静效应,未见与咪唑安定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时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I~II级),按诱导用药的不同随机分成四组(n=20):Ⅰ组芬太尼4μg/kg;Ⅱ组布托啡诺20μg/kg;Ⅲ组布托啡诺40μg/kg;Ⅳ组布托啡诺60μg/kg。异丙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四组均为3μg/ml,罗库溴胺0.6mg/kg,达气管插管条件后予以插管。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3min(T2)、10min(T3)患者的心率(HR)、血压(SBP、DBP、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与T0相比,Ⅱ组SBP及HR在T1时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SBP在T2时刻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HR在T3时刻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SBP及HR在T1时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伍用布托啡诺进行全麻诱导可以较好抑制插管应激反应,40μg/kg的布托啡诺为较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布比卡因腰麻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5例.4组病人均用布比卡因15 mg腰麻,A、B、C、D组腰麻液中分别加舒芬太尼0、2.5、5.0、7.5μg.若术中血压高于麻醉诱导前的20%或心率快于100次/min、病人自诉不适及体动时静脉追加丙泊酚.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总用量、镇静评分;记录副作用.结果 4组病人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A、B、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依次缩短;C、D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达Bromage 3级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B、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分别比A组减少7.1%、28.1%、34.8%,C、D组病人丙泊酚用量少于A、B组(P<0.05).B、C、D组病人分别有4例(26.7%)、3例(20%)、6例(40%)腰麻后发生瘙痒.结论 舒芬太尼对布比卡因阻滞效应的影响与其剂量有关,蛛网膜下腔中舒芬太尼剂量越大,布比卡因阻滞效应越强,但不良反应越大.舒芬太尼5.0μg为较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56.
57.
新型阿片类药物在病人自控镇痛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阿片类药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对新型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Sufentanil)、阿芬太尼(Alfentanil)、瑞芬太尼(Remifentanil)独特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认识的深入,临床PCA领域掀起了新的研究和应用热潮。有文献报道。这三种药已分别用于大手术后病人、特殊病人术后以及无痛分娩PCA,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0.15%左旋布比卡因在不同输注速率下,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80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均采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根据不同背景输注速率随机分为四组,A组输注速率为4 ml/h.B组为6 ml/h,C组为8 ml/h,D组为10 ml/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观察镇痛效果;分析产程中母体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记录0.15%左旋布比卡因的总用量及使用按压给药(bolus)的次数.结果 四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实施镇痛时的宫口大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体的生命体征及新生儿Apgar、NACS评分,组问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四组均在2.4~2.6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mmag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使用bolus的次数(3.8±0.6)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D组的器械助产率及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研究表明0.1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病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且以6~8ml/h的输注速率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9.
HANS仪辅助硬膜外阻滞时病人血清皮质醇和血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妇科经腹全宫切除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时辅以HANS穴位刺激,是否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及相应的血液生化学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加HANS组(+HANS)及单纯硬膜外麻醉(-HANS)组各15例。+HANS组术中有66.7%的病例不出现牵拉反应,明显高于-HANS组(20%);术中需要追加杜非合剂的病例(13%),显著少于-HANS组(53%)。+HANS组术中血糖升高33%,显著低于-HANS组(升高49%)。两组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幅度相似,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加用HANS,可减轻手术牵拉反应及相应的升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60.
不同浓度罗比卡因伍用吗啡术后PCEA对病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比卡因(Rop)伍用吗啡(Mor)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病人随机分成R1、R2和R0组(n=15),镇痛药分别为0.1%Rop、0.2%Rop和0.9%氯化钠配伍0.01%Mor,行术后PCEA。双盲观察比较各组通气功能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与术前相比,三组病人通气功能均有所下降,表现为VT降低,RR加快。其程度R0组≥R1组>R2组,而MV则无明显变化。PCEA期间R2组通气功能稳定。PCA泵启动后与启动前相比,R0组、R1组能气功能仍有明显下降,R0组变化更为明显。各组PETCO2、SpO2、F1-EO2等指标数值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R2组镇痛效果优于R1组R0组。三组病人VT、RR与VAS分值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0(P<0.05)。结论 0.2%Rop伍用低浓度Mor行PCEA镇痛效果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能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