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英 ]/MarshJ…∥Blood 1 999,93 ( 7) 2 1 91~ 2 1 95 本文报告了以前未治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免疫抑制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的结果。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 :先前未行特异治疗 ;白细胞计数≥ 0 5× 1 0 9/L ;骨髓细胞过少 ,红细胞和 /或血小板需依赖输注。可评价病人 1 1 5例 ,随机接受单用环孢素A(CsA)或联合使用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和CsA ,CsA口服 5mg·kg 1 ·d 1 ,第 1~ 1 80天 ,调整剂量以保持全血CsA水平 75~ 2 0 0ng/mL ,马ATG剂量为 1 5mg·k… 相似文献
73.
白藜芦醇提高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对IL-15介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杀伤敏感性的变化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的IC50值,以此量的白藜芦醇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并用LDH释放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效靶比分别为5∶1、10∶1、20∶1的IL-15介导的PBMC对CD34+CD38-KG1a细胞杀伤能力.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IL-15介导前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结果:白藜芦醇作用前后在不同效靶比时对IL-15介导的PBMC杀伤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介导PBMC前后表面NKG2D的表达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藜芦醇作用前后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中MICA、MICB无显著变化(P>0.05),ULBP1、ULBP2、ULBP3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提高CD34+CD38-KG1a细胞对IL-15介导PBMC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提高CD34+CD38-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75.
佘妙容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29(6):269-26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 (AL)病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 ,70 %的儿童缺乏HLA相配的同胞供者。为了比较无关供者脐血移植 (UCBT)和骨髓移植的疗效 ,进行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分析。方法 541例AL儿童进行移植 ,UCBT组99例 ,去除T细胞的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组 (T UBMT) 1 80例 ,非去除的无关供者骨髓移植(UBMT)组 2 62例。在修正病人特征、疾病和移植各种变量后比较各组的并发症、生存率及死亡率。结果 3组病人主要的差异是UCBT组HLA不相配的位点最多 ,UCBT组HLA不相合占 92 % ,U… 相似文献
76.
佘妙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8,(6)
与儿童相比,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较差,本文通过轻度强化各治疗阶段的化疗同时避免严重毒性而改善成人ALL的预后。 相似文献
77.
配型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检测 ,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 ,给予输注补体依赖交叉配型 (CDC)相合的血小板。结果 :87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 2 16次 ,其中CCI有效率为 71% ,CCI无效率为 2 9% ;CCI有效组LCT阳性率为 7.9%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为 2 4 .6 %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与CCI有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0 .4 ,P <0 .0 1) ;对 17例LCT阳性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共进行了 4 6例次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 ,CCI无效率分别为 :配型前 6 3.4 % ,配型后 35 .7% (χ2 =8.0 3,P <0 .0 1)。结论 :在 87例患者中 ,对产生同种抗体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患者 ,采用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8.
28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一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进行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析,发现本组病人发病国外低,都有不同积蓄的贫血,骨髓增生度减低占多数,高钙血症少,1例IgD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清蛋白电泳图像上见较明显的M蛋白高峰,血清总蛋白增高;本组病人免疫分型以IgG为主,占53%。 相似文献
79.
佘妙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9,(1)
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大约可改善2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的贫血。以前的研究已经提示联合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EPO治疗可提高这种反应率。本文报导联合使用G-CSF和EPO治疗MDS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液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所有患者均可见某种程度的血液学改变,特别是贫血。本文对96例SLE患者血液学改变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SLE为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诊治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