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β1,β4亚单位整合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癌及其淋巴转移灶β1、β4亚单位整合素表达的临床意义许洪卫何金王元和陈泳莲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采集与处理:29例手术切除新鲜标本取自1994年6月至1995年5月间住入我院普通外科的胃癌患者,每例包括原发灶、距癌边缘5cm以上的邻近正常胃粘膜和可...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中医证型与胃癌转移相关基因E-cadherin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大志  许玲  何金  魏品康 《中医杂志》2005,46(8):614-616
目的:从基因蛋白表达上探索胃癌患者中医证的本质.方法:将收集到的术前胃癌患者病例资料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确定其证型归属;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术后胃癌肿瘤标本中E-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100例胃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证型间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示,痰湿凝结型、气血双亏型与脾胃虚寒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表达较高;瘀毒内阻型与肝胃不和型无明显差异,表达较低.结论:瘀毒内阻型与肝胃不和型胃癌患者的E-cadherin表达偏低,此两种证型肿瘤转移形成的途径可能与E-cadherin,即与肿瘤细胞间同质性黏附力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提高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全院输注化疗药物的重点科室的护士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输注化疗药物采取外周静脉导管而非中心静脉导管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干预后,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由39.2%上升到75.0%(P<0.05)。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规范化疗药物输注方式选择流程,强化输液安全管理,可以提高输注化疗药物输液工具选择正确率,促进化疗患者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肾皮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肾皮质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研究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糖正常阶段肾皮质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IR大鼠模型肾皮质ET-1、eNOS蛋白和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IR大鼠SBP、TG、FFA、Ins水平升高(P均〈0.01),胰岛素敏感指数、HDL-C降低(P均〈0.01)。FBG、2hBG在正常范围。HE染色IR组大鼠肾皮质出现组织学的异常改变,肾皮质E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eNOS蛋白和mRNA表达减低。结论IR大鼠模型在血糖正常阶段已存在肾皮质ET-1与eNOS平衡的异常,表明在IR早期已存在肾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科室为单元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护理预警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式选取2016年7~12月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选取2017年1~6月的OHSS患者和IVF-ET术后妊娠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VTE的护理预警模式。比较两组的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VTE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5.5±2.3)分高于对照组的(3.1±1.4)分;观察组的满意度得分(98.1±1.2)分高于对照组的(82.1±2.5)分;VTE高危预警率由60.00%上升到9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TE护理预警模式的建立,能高效地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进而开展VTE的个体化预防策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学习曲线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掌握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技术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为PICC置管资格准入标准的制定和技能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初学PICC置管的护士为研究对象,记录其置管过程所用时间、穿刺次数、操作评分和术后导管尖端位置四个评价指标数据并计算累积和值(CUSUM),绘制研究对象个体学习曲线图,拟合得到总体学习曲线图,曲线斜率K值在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开始为负值时所对应的操作次数即为掌握该项技能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结果共15名研究对象操作置管共计225例,个体学习曲线斜率开始为负值的操作例数为3~14例,总体学习曲线自第8例操作起开始为负值。结论掌握PICC置管技能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是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抑制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脂肪分解及其机制。方法以SD大鼠附睾原代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每组3个平行管。对照A组予以5 mmol·L-1葡萄糖,对照B组予以25 mmol·L-1葡萄糖,实验A组予以5 mmol·L-1葡萄糖+500μmol·L-1二甲双胍,实验B组予以25 mmol·L-1葡萄糖+500μmol·L-1二甲双胍。细胞孵育24 h后,测定培养基中甘油释放量作为评价脂肪分解的指标,用酶化学法测定脂肪分解酶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脂滴包被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脂肪组织三酰甘油水解酶(ATGL)蛋白表达。结果对照B组和实验B组的甘油释放量分别为(1.61±0.08)和(0.50±0.06)μmol·m L-1packed cell volume,实验B组与对照B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种抑制效应从孵育16 h开始明显并持续到24 h。对照B组和实验B组的脂肪分解酶活性分别为(344.28±65.98)和(200.44±64.25)μmol glycerol·mg protein-1·h-1,2组比较,实验B组降低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B组相比,实验B组脂滴包被蛋白磷酸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的ATGL蛋白水平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脂滴包被蛋白磷酸化和脂肪分解酶活性,从而减少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的脂肪分解,这种效应可以减少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游离脂肪酸从脂肪组织向血浆释放,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地佐辛与盐酸哌替啶对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的子宫病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旨在为降低UAE患者术后栓塞痛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UAE治疗的100例子宫病变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不同时间点(1 h、2 h、4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同时间点(2 h、4 h、12 h、24 h)的舒适度量表评分(BCS)与Ramsay镇静度评分(RSS)、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2 h、4 h、1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4 h、12 h、24 h两组患者的BCS评分及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病变患者行UAE治疗后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的效果令人满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术前访视在临床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围绕临床开展术前访视可能遇到的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在国内20家三甲医院手术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术前访视的作用虽然得到手术室护士认同,但在目前条件下开展术前访视有困难,质量缺乏保证,实际开展的比较少。必须对术前访视护士进行包括人际沟通、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等专门知识的培训,让具备有专职护士资质的人担当。43.3%的人认为术前访视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负面影响。结论目前术前访视开展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