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2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湖南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核(TB)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评估合并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该省各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HIV感染病例,以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登记;对各地区的现患HIV感染病例进行HCV抗体和TB抗体检测;用SPSS软件对不同因素下HIV合并HCV或TB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978例病例,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33.95%(332例)。其中通过静脉吸毒感染HIV的患者合并HCV感染率为81.06%(321/396);30~44岁年龄组HIV合并HCV的感染率为42.60%(262/615);无业人员HIV合并HCV感染率为61.89%(302/488),上述3组HIV合并HCV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相关的其他各组(分别P<0.0125,P<0.0125,P<0.0045)。HIV合并TB的感染率为26.99%(264/978),其中静脉吸毒感染HIV者并发TB率35.86%明显高于性传播感染者的19.65%(P<0.00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HIV患者合并TB率为41.59%,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125)。结论首次报告湖南省HIV合并HCV、TB的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静脉吸毒是HIV合并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30~44岁年龄组和无业人群合并感染率较高。HIV合并TB的感染率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者中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CD)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VMCA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ADL评分和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浓度变化及癌胚抗原检测的阳性率.方法 对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肠癌等6组共592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测定,并比较阳性率.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各组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浓度明显升高,癌胚抗原浓度除食管癌组外也均升高,但幅度不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各组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阳性率除肠癌组外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将两者进行检测时,可进一步提高阳性率.结论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是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4.
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从传入期、播散期进入快速增长期,主要传播途径是吸毒者共用针具传播及性传播[1],而吸毒妇女和卖淫妇女是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的主体人群.本研究应用专题组讨论法(focus group discussions,FGDs).对某收容教育所服教妇女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定性访谈,为制定有效的服教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吴宗辉  胡晓琳  游莉  何艳  孙炯  张巧英  赵立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863-5864,5868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及工作现状,为配置健康教育资源以及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统一调查表,对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能力建设、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北碚区所辖的乡镇、高校、城区均设有健康教育机构;全区共为551661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68.6%,共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93人,其中专职占17.2%,兼职为82.3%;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91.7%,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占78.5%。学校主管健康教育的部门为学生工作部;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以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宣讲为主,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及利用卫生宣传日宣传为主。结论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了完善的现代设备,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高,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经费投入较为贫乏,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以常见传染病防治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76.
免疫学检验课程理论知识深奥、实验原理复杂、实训要求高,通过“模块化+项目化”教学,设置“免疫学检验理论、免疫学检验方法、相应实训项目”模块,以常见免疫检验项目为载体、岗位任务为驱动,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思维逻辑环环相扣的基础上,坚持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7.
何艳  沈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400-1400,F0003
【目的】了解并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特点,探讨有效的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按照统一的指导语当场独立完成,一次评定时间一般约20min。【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382例患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导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适应力,延长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8.
79.
汪晓云  廖昆灵  陈雪英  邓晓凤  何艳 《贵州医药》2002,26(12):1063-106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EH)患者47例(LVH26例、NLVH21例),同步检测其血中IGF-1、TGF-β1、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与正常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组血中IGF-1、TGF-β1、PICP、PⅢ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以LVH组为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相关分析表明:IGF-1、TGF-β1分别与PICP、PⅢNP呈正相关,IGF-1与TGF-β1呈正相关,血中各指标与LVMI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GF-1与TGF-β1在高血压LVH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0例健康献血员、70例不同临床分型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P)、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Ⅳ).结果 (1)慢性乙肝(轻、中、重度)、重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pg/mL)分别为109.29±55.59,210.00±120.74,497.73±276.73,1138.44±580.45,1017.06±502.50(P<0.01,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43.00±10.51,P<0.01).(2)血清TGF-β1升高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碱酯酶(CHE)相关(P<0.01,P<0.05).(3)血清TGF-β1与PⅢ P、CⅣ、LN、HA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TGF-β1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TGF-β1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