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50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08篇
综合类   1112篇
预防医学   31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14篇
  2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01.
102.
103.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多重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多重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方法使VSMC表达AngⅡ 2型受体 (AT2R)并检测不同时相点AT2R表达率 ;对比AT2R表达前后Ang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对AngⅡ刺激的反应 ;通过 5 溴尿苷 (BrdU)参入法、改良Boyden′s趋化小室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VSMC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所受的影响。结果 VSMC的AT2R转染最高表达率在转染后 4 8h(89 5 1% ) ,AT1R最高表达率为 77 94 %。AT2R峰值表达时 ,转染组VSMC的BrdU参入量降低 5 1 6 %(P <0 0 1) ,细胞跨膜迁移数减少 6 2 2 % (P <0 0 5 ) ,细胞凋亡率由 7 6 %± 1 6 %显著地增加至32 1%± 5 5 % (P <0 0 1)。而未转染组以AT1R表达为主 ,AngⅡ作用明显具有促进VSMC增殖、迁移和抑制其凋亡的作用。结论 VSMC转染表达AT2R后 ,可显著地抑制AngⅡ通过AT1R所介导的促进VSMC增殖、迁移以及减少其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分析病变的结构特点 ,探讨轻中度狭窄病变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 2 0 %~ 6 0 % ) 6 2例及重度狭窄 2 6例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 ,分析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其狭窄程度。结果发现 ,轻中度狭窄患者中软斑块 (6 8.2 %比 15 .4 % ,P <0 .0 1)、薄纤维帽 (6 5 .9%比 7.7% ,P <0 .0 1)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 ,并且斑块破裂 (2 8.2 %比 7.7% ,P <0 .0 1)及正性重构 (5 1.8%比 0 % ,P <0 .0 1)也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轻中度狭窄患者偏心斑块检出率显著多于重度狭窄者 (84 .7%比 30 .1% ,P <0 .0 1) ,但钙化少见 (16 .5 %比 84 .6 % ,P <0 .0 1)。结果提示 ,冠状动脉造影轻中度狭窄患者多数具有不稳定性斑块的结构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轻中度狭窄者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5.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630038)宋治远,何国祥,杨万军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一种检测自主神经活性的无创性方法,作为判定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功能不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量性指标,愈来愈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6.
转录因子是一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蛋白,它们与基因启动子中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血管成形术,特别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主要病理特征.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某些转录因子在VSMC增殖及RS形成的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在各种外界剌激的作用下,细胞外信号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到达核内,诱导一系列VSMC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启动细胞周期,从而推动VSMC分裂、增殖.而这些基因表达又受某些核内转录因子的调控.对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生长停止特异性同源框蛋白(Gax)和GATA结合蛋白-6(GATA-6)等转录因子的干预实验成功地抑制了VSMC的增殖和血管新生内膜形成.这些研究为制定新的RS防治策略提供了有用的线索.本文对新发现的转录因子BTEB2(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的研究进展及其与VSMC增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保护性肺通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于1967年首次在文献中描述,至今已有30多年了。既往ARDS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非常低,病死率高达50%-70%。自从1990年一种创新的机械通气策略发表后,ARD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这种策略称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1993年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onsensus Conference发表的指南再次强调了它的重要性。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实质是限制机械通气时的潮气量(TV)和气道压力,以减轻肺过度充气;  相似文献   
108.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肿瘤样病变,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易与恶性肿瘤、结核瘤相混淆。本将我院1972-1976年间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的肺炎性假瘤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病率和致残致死率高,药物疗效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对AF发生和维持机制的不断了解,特别是新药不断问世、传统药物新功能的研究,药物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从心率控制、节律控制、改善心房重构和抗炎等方面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