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129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保留后部韧带复合体结构完整性对相邻节段退变的远期影响。方法对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患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的158例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的发生率,分析相邻节段的转归情况。结果 102例病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26例(25.5%)出现了相邻节段的影像学退变。在融合相邻节段头端和尾端时,退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9.6%(20/102)和15.2%(1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单、双及三节段融合患者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分别为13.6%(6/44)、26.3%(10/38)和5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5,P0.05)。结论保留头端后部韧带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可能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全椎板减压的方式应该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2.
透明质酸钠伤口愈合水凝胶促进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钠伤口愈合水凝胶促进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愈合的作用,为加快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残腔愈合、减少门诊换药次数和减轻门诊工作量提供新方法.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3月门诊治疗体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伤口愈合水凝胶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9.5±6.1)岁,病程(3.8±06)d,残腔容积(4.19±1.31)mL.B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0.2±7.6)岁,病程(4.3 ±0.5)d,残腔容积(4.04±1.22)mL.两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1 mL/cm2伤口愈合水凝胶涂抹于残腔创面,B组用生理盐水纱条残腔创面引流,两组每2~3天换药1次.治疗后每4天测定残腔容积,比较残腔容积、换药次数和残腔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4、8和12dA组残腔容积分别为(3.11±1.12)、(1.75±0.95)和(055±0.56)mL;B组为(3.39±1.12)、(2.64±0.99)和(1.81±0.81)mL.治疗后4d两组残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d和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腔愈合时间A组为(12.70±2.78)d,B组为(20.27±3,89)d;门诊换药次数A组为(5.53±1.33)次.B组为(9.13±1.81)次;两组间残腔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透明质酸钠伤口愈合水凝胶能促进体表脓肿切开术后残腔愈合,减少门诊换药次数和减轻门诊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3.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偏差的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资料的观测,了解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评价置钉偏差后的风险。方法:对8例非颈椎椎弓根病患者进行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观察,对C3椎弓根内外径、内倾角及四壁皮质厚度行数据测量。结果:组成横突孔的四界不在同一高度同时出现,形成内界的椎弓根明显高于外界。CT示部分椎弓根外壁及横突孔前壁存在滋养血管孔(10%和8.8%)。C3椎弓根内壁厚(1.8±0.3)mm,,外壁厚(0.9±0.3)mm,上壁厚(1.3±0.4)mm,下壁厚(1.4±0.4)mm,外径(5.3±0.6)mm,内径(2.6±0.7)mm,内倾角(45.9±4.4)°。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径小,外壁薄,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外壁容易穿破;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椎弓根螺钉穿破外壁时,椎动脉可向外逃逸,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测试C2-3前路钉板固定系统位于C2与C3的螺钉的拔出力,以了解C2-3前路内固定钉板系统的固定强度.方法 8例新鲜颈椎标本,参照CSLP钛板的螺孔位置决定螺钉在C2和C3前结构上的进钉点及方向,旋入4mm直径.长度14mm螺钉,进行拔出力测试.结果 枢椎结构特殊,椎体缩小为前下方的一三角形状结构,两侧为前移凹陷的椎弓根所占据并被颈长肌所覆盖,C2螺钉的进针点落在楸椎的椎弓根区域.使得钛板后壁与枢椎前壁之间存在裂隙.位于C2的螺钉的拔出力为41.2±14.9kg(23.0~73.0kg),大于位于C3的螺钉的拔出力21.4±6.6kg(12.5~29.0kg).结论 仪从拔出力的测试结果看,C2-3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是可行的,但钛板后壁缘与楸椎前壁之间不能良好贴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华山医院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2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23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动脉得以成功开通,2例患者行膝下截肢,1例患者最终行切开取栓。本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心功能不全1例,均经内科治疗1周缓解。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3 讨 论3.1 前期诊断及治疗有何经验教训 ?3.1 .1 关于诊断①第 1次术前患者以慢性胸背部疼痛 ,劳累后加重为主要症状 ,推拿治疗后出现双下肢不全瘫 ,从X线片及CT看 ,有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及椎旁软组织影存在 ,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比较支持“胸椎结核”的诊断 ,但手术中未发现脓液及干酪样物质 ,且病理报告为“炎性细胞浸润 ,伴增生纤维血管组织” ,并未找到典型的郎罕氏细胞 ,亦未见到肿瘤细胞。病理结果未能证实术前诊断 ,且术后仅给予抗痨 2周 ,说明术者对胸椎结核的诊断并不能肯定。遗憾的是未能进一步深入探讨诊断问题。② 1… 相似文献
9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海军总医院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于5月13日14:30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当晚到达重灾区绵阳市。于绵阳市参与灾区各种医学救援行动整整70d,共诊治灾民13185人次,抢救危重伤员57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45台次;先后4次向重庆、昆明、广州、德阳等地转运伤员583例; 相似文献
98.
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带骨膜蒂桡骨块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右腕摔伤致舟骨骨折2年入院.X线片示舟骨腰部骨折,骨折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处理异体椎间盘的可行性,同时进一步评估去细胞化椎间盘作为自然支架辅助生物学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性能。方法手术获取6例成熟比格犬的椎间盘,逐级冷冻保存,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8kGy、25kGy、50kGy γ射线照射组(n=8),处理各组椎间盘后进行细胞活性及生物力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椎间盘细胞活性与照射剂量成负相关,对照组纤维环及髓核细胞活性分别为92.6%、90.7%,18kGy照射组为76.5%、70.6%,25kGy照射组为52.7%、46.9%,50kGy照射组为18.3%、10.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间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压缩、拉伸轴向力及左/右旋转扭力矩均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优化γ射线照射可以作为异体椎间盘消毒灭菌的手段,但其确切效果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去细胞化椎间盘具有较为理想的生物学及机械性能,有望作为自然支架用于椎间盘疾病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多中心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临床疗效。全组共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37~58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7例。均经颈前入路手术行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不使用任何内固定。术后常规行血常规等化验检查,定期复查颈椎X线片、CT及MRI,分别观察椎间盘愈合情况,测量移植椎间盘信号灰度值及钆喷酸葡胺对移植椎间盘的增强成像情况。临床功能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JOA评分系统评估,全身情况采用SF-36功能量表评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失血量55ml。术后血常规等检查均正常,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颈肩及上肢疼痛VAS评分、NDI、JOA评分、SF-36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移植椎间盘高度有下降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4.08±1.75mm,是术后即刻高度的76%;屈伸活动度与术后即刻比较有增加趋势,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9.91°±4.65°;移植椎间盘MRI信号灰度值术后即刻为0.39±0.08,随访120个月的患者为0.15±0.07(P<0.05)。钆喷酸葡胺MRI增强扫描6h椎间盘灰度值达0.62±0.04,与增强前(0.28±0.0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椎间盘的旋转活动中心术后逐渐向椎间盘后下方移动,与术前比较在X、Y轴上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远期虽有退变但仍能保持良好椎间高度与活动度,椎间盘营养通道得以重建,旋转活动中心趋向生理中心。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