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王超锋  张超  徐成  何勍  阮狄克 《骨科》2018,9(4):306-312
目的 探讨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 hBMP7)基因修饰的犬髓核细胞与同种异体椎间盘复合后体内原位移植的方法阻止或延缓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后退变的能力。方法 将18个比格犬椎间盘(L4-5)置于-196 ℃冻存液中保存2个月,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以rAAV2-hBMP7转染犬髓核细胞,将能够表达hBMP7蛋白的髓核细胞悬液(5×106 个/ml,20 μl)注射入复温后的椎间盘中体外培养,B组以相同数量未转染的hBMP7的髓核细胞注入椎间盘后体外培养,C组以20 μl DMEM/F12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注射后体外培养。将培养7 d的3组椎间盘分别移植至15只比格犬的L4-5,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个月通过X线检测移植椎间盘的愈合情况及其高度变化;通过MRI T2像分析椎间盘的退变情况;术后6个月时处死动物取材,分析腰椎屈伸、侧弯及扭转的生物力学变化;组织学染色检测椎间盘的结构及退变情况;PCR法检测3组髓核组织中hBMP7 mRNA的表达。结果 X线检测显示3组移植椎间盘高度变化指数(DH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结果显示:在术后12、24周时,B、C两组移植椎间盘的MRI T2像信号灰度比明显低于A组(P<0.05);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C组的左右扭转度明显大于A、B组(P<0.05),而A、B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屈伸及侧弯活动度检测发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检测结果显示:6个月时A组仍可检测到hBMP mRNA的高表达;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移植后6个月时仍有外源性髓核细胞存活,A组相对于B、C两组髓核结构更加完整,所含细胞外基质更多。结论 表达hBMP7的髓核细胞能阻止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后的退变性。  相似文献   
212.
目的依据颈椎侧位数字摄影(DR)资料,探讨下颌角(MDA)是否可作为颈椎节段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方法选取57例男性和66例女性的颈椎闭口标准侧位(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的DR资料(照射野含下颌骨全部),半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设定C_2/C_3水平为0,每上升半个椎体或一个椎间隙,数字减1,反之加1。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上颈椎角(AUCS)与全颈椎角(ACS)及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过屈位及中立位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时女性MDA对应的颈椎节段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位向中立位及过伸位变换过程中,AUCS和ACS逐渐增大,过屈位到中立位的角度变化均小于中立位到过伸位的角度变化。结论中立位时MDA并非恒定对应于C_2/C_3水平,颈椎屈伸时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且不局限于1个椎体高度,MDA不能作为颈椎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收集2例胫骨衰竭骨折延误诊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05及2017-02诊治的2例小腿疼痛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均为胫骨衰竭骨折而延误诊治。结果病例1在取出左胫骨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时近端螺钉断裂,采用环锯开孔取出,3周后正常行走时出现取断钉处疼痛,5周后疼痛缓解DR片复查排除胫骨衰竭骨折,但9个月后DR片发现曾出现胫骨衰竭骨折。例2被自行车撞击左小腿后出现疼痛,DR及CT片未见骨折,下地行走后出现疼痛并加重,行腰椎MRI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但对症治疗无效;行膝关节MRI检查明确为胫骨衰竭骨折,石膏制动后疼痛消失。结论对于骨质异常患者,当正常重复应力下出现局部疼痛但X线片呈阴性时,要考虑到衰竭骨折的可能。如不能明确诊断,要首选MRI检查早期确诊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14.
目的:研究4种不同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以寻找理想的丝素蛋白表面形貌,为生物材料应用于血管腔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软印刷技术制备各种微观形貌的丝素蛋白膜,镜下观察丝素蛋白膜的不同微观形貌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以及行为的影响,采用磺基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观察丝素蛋白表面微观形貌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内皮细胞在丝素蛋白材料上可以贴附生长,不同方式的表面微观形貌雕刻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不同;形貌2、3、4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貌2雕刻的细胞生长优势最为明显;形貌5雕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蛋白覆膜材料能支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并可以通过丝素蛋白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