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口服蒿甲醚片(Artemether Tablet)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Ⅰ组:蒿甲醚33.3mg/(kg.d)、Ⅱ组:蒿甲醚50mg/(kg.d)、Ⅲ组:蒿甲醚66.6mg/(kg.d)、Ⅳ组:蒿甲醚50mg/(kg.d) 硫酸亚铁1.5mg/(kg.d)组、Ⅴ组:阳性对照为卡培他滨片(83mg/kg.d)、Ⅵ组: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口服蒿甲醚片33.3mg/(kg.d)、50mg/(kg.d)、66.6mg/(kg.d)以及蒿甲醚50mg/(kg.d) 硫酸亚铁1.5mg/(kg.d),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各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24,P=0.006,P=0.007,P=0.004),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卡培他滨比较,除Ⅰ组:蒿甲醚33.3mg/(kg.d),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蒿甲醚片剂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硫酸亚铁合用能使抑瘤率增加。  相似文献   
92.
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的特点,为临床提供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的肝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120例肝癌患者、66例非癌肝病患者及206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检测,同时检测12种肿瘤标志,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AFP(169·95±172·17)ng/mL、CA125(165·79±240·63)ku/mL、CA199(105·22±160·41)ku/mL、CEA(16·88±24·98)ng/mL、CA242(50·52±70·72)ku/mL、NSE(14·67±59·07)ng/mL、CA153(28·70±36·01)ku/mL及HGH(6·84±18·74)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分别为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1,P=0·000,P=0·000。其灵敏度分别为:72·5%、50·0%、57·5%、53·3%、40·0%、13·3%、26·7%及15·0%,特异度为:96·6%、94·7%、94·2%、91·3%、96·1%、99·0%、90·8%及95·1%;上述指标除NSE外,其他均明显高于非肝癌患者的水平;单一指标肝癌患者血清阳性解除率最高为AFP达72·5%,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指标,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及70·9%,与单一指标比较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为肝癌患者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以及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绿原酸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din)D1表达。结果0.25、0.5mg/mlCGA作用MCF-7细胞48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mg/mlCGA处理MCF-7细胞48h后,Cyc-lin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4-0.28(P=0.001)。结论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
药用真菌在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作用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小,然而,药用真菌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及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特点,为临床提供胃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129例胃癌术前患者、45例胃癌术后患者、76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89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28.7%),NSE(6.2%),CEA(21.7%),CA242(20.2%),HCG(22.5%),AFP(6.2%)及HGH(22.5%)单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健康者及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而胃癌术后患者仅CA199(13.3%)和CEA(21.7%)高于正常健康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术后患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单一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为CA199的达28.7%,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达53.5%,与正常健康者(20.3%),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并为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动态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VEGFR2胞外1-4片段(flk-1(n1-4))抑制肿瘤生长效应.方法:构建DNA疫苗SL3261-pcDNA3.1 /flk1(n1-4),经ig饲服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疫苗组,载体对照组和NaHCO3对照组.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及特异性抗flk-1(n1-4)-IgG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小鼠淋巴细胞亚群.DNA疫苗免疫结肠癌荷瘤BALB/c小鼠,测量免疫后荷瘤小鼠肿瘤大小,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免疫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并产生高水平的抗flk-1(n1-4)-IgG抗体.免疫后荷瘤小鼠CD4 T、CD8 T值维持较高水平,小鼠结肠腺癌皮下肿瘤生长与载体和NaHCO3对照组相比明显受抑制,疫苗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平均微血管密度与载体和NaHCO3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3.64±1.34 g vs 8.40±0.66 g,8.26±0.44 g;2.62 ±0.54 mm3 vs 6.01±0.14 mm3,5.92±0.25 mm3,2.06±1.02 vs 6.93±2.34,7.34±4.12;P<0.05).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较两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flk-1(n1-4)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达到抗大肠癌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肺癌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质量,并分析其对肺癌患者转移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310例肺癌患者,均行手术+化疗,系统治疗后按是否给予CIK细胞治疗分为CIK细胞(治疗组210例)和未给予CIK细胞治疗(常规组100例),其中CIK细胞治疗组中按CIK细胞的培养质量分为高质量组(124例)和低质量组(86例),给予CIK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每年进行4次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对高、低质量组CIK细胞评价MNC纯度、CD3转化率及活化率、CD8转化率及活化率以及CIK细胞百分率及绝对值,然后分析治疗后肺癌患者的转移复发、生存时间的差别,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结果:CIK细胞培养体系中高、低质量组MNC纯度分别为(78.8±9.85)%和(52.3±6.86)%,CD3转化率分别为(89.2±4.08)%和(73.9±5.10)%,CD3活化率分别为(47.1±3.93)%和(31.9±5.74)%,CD8转化率为(66.6±3.93)%和(46.1±6.45)%,CD8活化率为(49.7±5.21)%和(35.1±6.22)%,CIK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0.5±5.80)%和(15.3±4.60)%,CIK绝对值为(3.40±1.65)×109和(0.64±0.19)×109,高质量组均高于低质量组,P=0.000。总的CIK细胞治疗组患者出现转移、复发的中位时间为41.0(34.8~47.2)个月,常规治疗组为32.0(27.9~36.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CIK细胞治疗组生存期为43.0(38.7~47.3)个月,常规组为36.0(33.3~3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其中,高、低质量组出现转移、复发的中位时间分别为42.0(31.9~52.1)和36.0(23.4~4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高、低质量组生存期分别为48.0(41.8~54.2)个月,低质量组为38.0(31.2~4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高质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2;低质量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87和0.620。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提高手术、化疗后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率,高质量的CIK细胞能明显延长患者出现转移复发的时间和生存时间,为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8.
病例:女性,17岁,汉族,1年来反复发作四肢对称性软瘫4次,同时伴有低钾血症,曾在多家医院门诊断为“周期性麻痹”,经补钾后肌力恢复。入院前一天又突发四肢软瘫。既往无心、肝、肾病、皮疹和关节痛史,否认服用肾毒物,重金属接触史及家族病史。查体:T37℃,P68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被动体位,发育正常,反应力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甲状腺未触及,双肺无罗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病理诊断明确的16例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CD3 、CD4 、CD8 、CD4 /CD8 及NK细胞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16例接受严格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其CD3 、CD4 、CD8 、CD4 /CD8 及NK细胞水平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分子靶向治疗时,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掌握恶性肿瘤发病特征 ,为制订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 1999- 2 0 0 2年云南省肿瘤医院的住院资料 ,以首次入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特征、性别及疾病构成。结果 :前 10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 :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鼻咽癌、脑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子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男性与女性中恶性肿瘤的顺位有所不同 ,各种肿瘤的发病年龄段也有不同 ,如血液病较为集中 30岁以下人群 ,而肺癌则以中老年居多。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数逐年升高 ,尤其以肺癌和结直肠癌增长趋势明显 ;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男女患者在疾病构成和年龄分布上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