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2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304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108篇
内科学   486篇
皮肤病学   180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2125篇
预防医学   836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615篇
  6篇
中国医学   720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观察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氨磺必利组治疗8周末起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P<0.05或0.01),治疗24周末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1)。氨磺必利组月经紊乱、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氨磺必利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52.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85岁,ASAI~Ⅱ级,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0.4μg/kg,在BIS监测下注射丙泊酚2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给药后3组SBP、DBP、HR及BIS均显著下降(P〈0.05),以Ⅲ组下降较明显(P〈0.05);插管时SBP、DBP、HR及BIS均上升,Ⅰ组升高较明显(P〈0.05),Ⅱ、Ⅲ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插管后BIS均小于5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0.3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临床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953.
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3.7倍.我们综述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子,探讨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病率增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评价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PBMV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noue法对 2 9例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再次PBMV ,并与 2 5 8例首次接受PBMV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再次PBMV后二尖瓣口面积由 ( 0 98± 0 13)cm2 增至 ( 1 6 5±0 2 4)cm2 (P <0 0 0 1) ,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 2 6 5± 1 44 )kPa( 1kPa =7 5mmHg)降至 ( 0 79± 0 2 3)kPa(P<0 0 0 1) ,左房平均压由 ( 3 37± 0 6 2 )kPa降至 ( 1 6 6± 0 93)kPa(P <0 0 0 1) ,左房内径由 ( 4 5 2± 0 5 7)cm降至 ( 4 17± 0 5 0 )cm(P <0 0 5 )。再次PBMV组二尖瓣口面积增加值与左房平均压下降值小于首次PBMV组 [分别为 ( 0 6 7± 0 11)cm2 vs( 0 88± 0 32 )cm2 (P <0 0 5 )与 ( 1 71± 0 88)kPavs( 1 94± 0 5 6 )kPa(P <0 0 5 ) ]。再次PBMV组无心包填塞、死亡发生 ,主要并发症为重度二尖瓣反流 2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病例 ,再次PBMV术仍可取得显著的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 ,是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55.
32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镁盐组)住院头三天每日静脉输注硫酸镁2.0g。结果表明:镁盐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7/32)和63%(19/30)(P<0.01)。说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补镁可能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956.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偶测血压 (即诊所血压 )是诊断高血压的依据 ,也是临床医生调整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但高血压患者虽然经过积极的降压治疗 ,心血管病发生率仅下降 1 9% [1 ] ,有学者指出其可能原因之一是降压不足 ,偶测血压 (诊所血压 )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 2 4h的血压控制情况 ,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2 ] 。本文对 1 0 0例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 ,观察血压控制情况。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高血压组 :从 2 0 0 1 4~ 2 0 0 1 1 0来本院疗养的离休老干部中随机抽取 1 0 0例降压治疗中的高血压病患者 ,符…  相似文献   
957.
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脑血栓形成)9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瘀通胶囊是由地龙、水蛭、黄芪、鸡血藤、全蝎、蜈蚣、僵蚕、川芎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笔者于1999~2001年用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45例,疗效较好,并与用益脑复健胶囊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8.
保留后瓣的二尖瓣置换术18例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0月,在瓣膜置换术中有18例保留后瓣及其瓣下装置,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13~47岁,(平均36岁)。二尖瓣关闭不全(MI)1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病变5例。本组中有8例合  相似文献   
959.
为探索高山峡谷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点带面,推动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血吸虫病防治进程,现将2005—2007年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试点的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0.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Ⅶ基因R353Q、HVR4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234例冠心病患和105名正常对照的凝血因子Ⅶ基因型,并结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不受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R353Q和HVR4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和狭窄血管支数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性。R353Q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非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4.711,P<0.05,OR=0.37,95%CI 0.15-0.94),而VR4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05)。结论:汉族人群中存在凝血因子Ⅶ基因的R353Q和HVR4多态性,其中Q等位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遗传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