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14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食管平滑肌瘤为食管少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我院收治10例,现将治疗情况结合文献复习和讨论介绍如下。 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最幼者20岁,最高者47岁。症状有吞咽困难者8例(1例较重,6例为轻度),因颈部肿物及纵隔肿瘤入院各1例。瘤位于食管上段者1例,食管中段者5例,食管下段者4例。经手术治疗者9例,其中1例证实食管中段被异位血管压迫,而无肿瘤,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平滑肌瘤。未手术1例,因肿瘤小,观察5年以上肿瘤增长慢。手术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者8例。位于颈部及胸部食管平滑肌瘤各1例摘除肿瘤时,将食管粘膜撕破,经行修补缝合后1例食管瘢痕狭窄经食管扩张后能进普通饮食。术后6例随诊均无肿瘤复发现象。其中1例重75克。2例术后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15.
肺炎性假瘤24例X线及术中所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男性19例,女性5例。X线表现为:病变位右叶15例(上叶10例),左叶9例(下叶5例)。大多数病变位周边,园形或卵圆形(18例)。15例边缘清晰整齐,7例边缘模糊。密度中等12例,密度较高2例,密度稍淡3例。3例有厚壁空洞,点状钙化(1例),偶见浸润肿块、周边模糊的17例与周围组织粘连、8例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为炎性变化,手术所见大多数与放射所见一致。1例恶变为Hodgkin's病。本病易误诊为恶性或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窦的发育差异,为临床上乙状窦前,后入路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和资料。方法:采用140侧颅骨,用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乙状窦沟的宽度,深度及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部分颅骨以外耳门为中心作水平锯切,直接测量乙状窦沟的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同时进行Law氏位X线摄片对照,结果:乙状窦前缘至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在10mm以上者108例(77%),距离在8-9mm者21侧(15%),距离在6-7mm者7侧(5%),距离在5mm以下者4侧(3%),以10mm为正常值,右侧的乙状窦前移多于左侧(18:14),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乙状窦前移在国人中的发生率为23%,进行乙状窦前,后手术入略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我院心胸外科自1978年1月-1996年12月手术治疗慢性脓胸216例,80年代后以改进的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为首选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79例,女37例。年龄8岁~70岁,其中20岁~60岁者182例,占84.2%。... 相似文献
18.
<正>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85~90%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5%.本院自1987~1990年共进行492例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共7例,发生率为1.4%。其中3例 相似文献
19.
高位阑尾与先天性阑尾缺如不多见,现将我们所见的高位阑尾与先天性阑尾缺如各1例,报道如下。例1 成年男户,50余岁,尸检时发现,盲肠不同于一般,不是由肝脏下方下降至右髂窝内,而是停留在髂嵴上方约2cm处,紧贴十二指肠降部的右前方,同时回肠末段位置也相随上升到十二指肠下部的前方。从盲肠下端的后内侧壁伸出阑尾,弯曲,形似蚯蚓,长7.5cm,直径0.9cm。阑尾根部位于右肾下极前方,其尖部越过髂嵴达右髂窝上界。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性,69岁。体型消瘦,有慢性咳嗽史。曾因胃溃疡而行胃次全切除术(Billrothl式),胃大弯自脾下极水平离断,切口选上腹正中距脐上2cm纵切口。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咳嗽时,患者听到腹内一声崩裂声,此后无特殊不适。第8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在拆线时见脐孔有黄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