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9篇 |
内科学 | 7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综合类 | 90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Tim-3是否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制,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8例PBC患者及3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3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Tim-3mRNA表达与PBC患者Mayo危险评分和碱性磷酸酶(AL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BC患者外周血PBMC中Tim-3mRNA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Mayo危险评分呈正相关(r2=0.31,P<0.01),与血清AL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2=0.37,P<0.01)。本研究表明Tim-3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同时还是PBC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tic antibodies,ANCA)对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意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斑点法检测14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42例,不明原因肝损患者50例]的ANC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进而用ELISA法分析60例ANCA阳性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的ANCA抗原谱。以20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ANCA在AIH、PBC、不明原因肝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40%、30%,其中非典型性pANCA的阳性率依次为70%、40%、28%。AIH组与PBC组及AIH组与不明原因肝损组间非典型性pANCA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PBC组与不明原因肝损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疾病组ANCA抗原谱如下:AIH组中,乳铁蛋白3%阳性,MPO 11%阳性,组织蛋白酶G和BPI的阳性率分别为11%、17%;PBC组中,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阳性率均为5%,BPI的阳性率为16%;不明原因肝损组中,BPI阳性率为17%。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非典型性pANCA为阳性(28%~70%),且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注重非典型性pANCA的检测对明确诊断自身免疫肝病及其分类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 (ANA )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ANA阳性为 34 2 % ,其阳性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 (2 7 5 % )和慢性肝炎组 (2 1 8% )。三组ANA核型均以颗粒型为主 ,但抗核仁抗体随着病情加重 ,阳性比例显著升高。以免疫印迹法检测nRNP、Sm、SS A、SS B、Scl 70、Jo 1,发现 30例ANA阳性 (颗粒型和斑点型 )的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中 ,仅 4例慢性肝炎和 6例肝硬化nRNP/Sm和 /或SS A阳性。结果表明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着ANA ,而且其阳性率、核型随着病情而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多集中在与细胞分裂、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上。ANA的靶抗原有多种 ,但明显与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靶抗原不同。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采用SrCl2以及siRNA下调PBMC内颗粒溶素的表达,或者加入外源性颗粒溶素,观察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可以诱导PBMC合成颗粒溶素和TNF-α,采用SrCl2或siRNA下调颗粒溶素的表达均会引起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下调,而加入外源性的颗粒溶素可以促进TNF-α的表达。结论: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可以引起颗粒溶素和TNF-α的表达,且颗粒溶素可能是促进TNF-α表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聚肌苷酸胞苷酸( polyI:C)激活的TLR3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相关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RPMI8226细胞培养于RPMI 1640培养基,以不同浓度的polyI:C与该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收集细胞后,分别利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增殖抑制和凋亡情况,同时抽提总RNA,相对定量PCR测定TLR3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PolyI:C对RPMI8226的增殖抑制效应随着作用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12.30%±2.04%、22.50%±2.20%、37.90%±1.30%;48h:17.80%±1.52%、29.60±0.85%、45.80%±1.68%;72 h:25.10%±1.01%、34.60%±1.27%、60.50%±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50、100、200μg/ml的polyl:C与RPMI8226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60%±1.06%、8.71%±1.06%、13.93%±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polyI:C作用浓度增加,RPMI8226细胞中TLR3和TRIF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的表达均显著增高,TLR3:1.41±0.10、2.24±0.16、4.08±0.13;TRIF:1.07±0.16、1.97±0.13、3.56±0.19,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3途径可以有效地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Dectin-1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我们用不同浓度昆布多糖(Dectin-1封闭剂)与PBMC共培养1 h后,再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 4 d;同时用不同剂量的Dectin-1激活剂酵母聚糖(zymosan)刺激PBMC 4 d,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A检测IL-12和IFN-γ水平。结果发现,昆布多糖可以部分抑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合成IL-12和IFN-γ的能力,酵母聚糖可以诱导PBMC合成IL-12和IFN-γ。因此,Dectin-1是介导热灭活白念珠菌诱导PBMC产生IL-12和IFN-γ的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TNFSF9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PBC患者及与之配对的健康人血清中TNFSF9水平,并分析PBC患者血清TNFSF9与TBIL、γ-GT的关系。结果 PBC患者血清TNFSF9水平(1102.45±294.48)ng/L比健康对照组(123.67±62.60)ng/L显著增高,且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γs=0.549,P=0.000),但与γ-GT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γs=0.291,P=0.062)。结论 TNFSF9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和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方法对UGT1A1*6、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多态性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UGT1A1*6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占比63.4%、杂合型G/A占比32.8%、突变纯合型AA占比3.8%;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TA6/TA6占比75.8%、杂合型TA6/TA7占比21.5%、突变纯合型TA7/TA7占比2.7%;UGT1A1*6和*28基因多态性为野生型G/G且TA6/TA6占比48.9%,单点变异型G/G且TA6/TA7占比12.4%、G/A且TA6/TA6占比23.1%,双点变异型G/G且TA7/TA7占比2.2%、G/A且TA6/TA7占比9.1%、A/A且TA6/TA6占比3.8%,三点变异型G/A且TA7/TA7占比0.5%。患者UGT1A1*6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胃癌、结直肠癌、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之间的UGT1A1*28、UGT1A1*6和*28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时,应联合检测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肿瘤类型以及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