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免疫抑制患者逐年增多,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其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高,其中肺部感染尤为常见,成为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对其进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病死率高达50%-100%。而患者往往死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感染性休克等。故避免气管插管、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改善这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2.
间质性肺病肺活检的安全性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肺病患者行外科肺活检的安全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行外科肺活检的间质性肺病的病例。结果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 13例 ,开胸肺活检 7例 ,术前动脉血氧分压、术后胸腔引流置管天数和胸外科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19例 (95 % )患者获得特异性的病理诊断 ,进行了相应治疗。结论 外科肺活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作为诊断间质性肺病的方法 ,电视辅助胸腔镜和开胸肺活检均可采用。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 ,当临床表现、胸部高分辨率CT和支气管镜肺活检不能确诊时 ,应进行外科肺活检。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确诊的47例IPF患者和47例年龄、性别、民族、吸烟情况匹配的对照者的TGF-β1T869C、G915C基因多态性。结果IPF组和对照组TGF-β1T869C基因型频率分布趋势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趋势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PF组与对照组比较,TC基因型的OR值为0.421,95%CI为0.184~0.964,与IPF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而CC基因型的OR值为2.374,95%CI为1.038~5.433,与IPF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IPF组和对照组TGF-β1G915C基因的CC突变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TGF-β1 91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而TGF-β1 869位点的TC基因型和CC基因型可能与IPF的发生有关,提示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TGF-β1 8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IPF关联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4.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出现新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2009-2010年及2010-2011年冬春季不断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现将北京朝阳医院隔离病房及呼吸科ICU收治的12例新甲型H1N1流感危重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20日至2011年3月30日收治的12例死亡的新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三版)"[1],用实时逆转录PCR法检测患者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145.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表现为进行性肺纤维化及肺组织破坏,伴随肺功能不同程度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直至死亡[1-2]。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疲劳等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症状。同时,作为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IPF中位生存期仅2~4年,较差的预后常常使患者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3]。目前批准上市的药物中,只有尼达尼布与吡非尼酮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速度,但也无法逆转肺部纤维化进程[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