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为内镜诊治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 方法 4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长度,大乳头的形状、位置以及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内周径、外周径、肠壁厚度。 结果 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有竖直形、弧形和不规则形,多为上细下粗,且大部分标本有狭窄,狭窄处肠腔内黏膜为纵形皱襞、稀疏低矮环形皱襞或平坦无皱襞。十二指肠降部长度为(8.2±1.9)cm;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肠腔内周径分别为(4.8±1.7)cm、(5.8±1.3)cm、(6.9±2.3)cm;肠管外周径分别为(7.0±1.3)cm、(8.8±1.2)cm、(9.2±1.6)cm;内侧肠壁厚度分别为(2.29±0.63)mm、(1.91±0.49) mm、(1.75±0.73)mm;外侧肠壁厚度分别为(1.63±0.53) mm、(1.42±0.37)mm、(1.54±0.40) mm。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形状多变,与上曲的距离为(4.3±1.9)cm。 结论 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疾病时,掌握和认真观察其解剖学特点,对寻找病变部位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和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在食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38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和12例癌旁组织中的TβRⅡ、P-Smad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食管癌中TβRⅡ、P-Smad2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TβRⅡ、P-Smad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构成比、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存在TβRⅡ和Smad2 的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面罩无创通气在胸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例心血管、肺、食管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拔除气管内插管后发生呼吸衰竭,于拔除气管内插管1~39 h实施了面罩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中以及撤离面罩后的呼吸相关生理参数变化。结果患者经面罩无创通气后的呼吸相关生理参数与通气前比较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面罩无创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4.
食管癌手术和放疗生命质量测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5~10月我们用欧洲癌症组织制订用于癌症生命质量测评的专用量表EORTC(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QIQ(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和自制量表对来随访复查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病人和放射治疗病人进行生命质量测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空肠穿刺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法,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8例食管癌患者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手术切除根治术,在腹部切口关闭前,距Treitz韧带30cm处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结果:98例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分别为57.8kg±5.5kg和57.3kg±6.4kg、血红蛋白分别为116.17g/L±12.31g/L和115.25g/L±14.31g/L、总蛋白分别为56.32g/L±4.42g/L和57.40g/L±3.52g/L、血清蛋白分别为35.76g/L±3.15g/L和36.83g/L±4.32g/L,均无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0.5866、0.4825、1.8922和1.9812,均P>0.05),无电解质紊乱,无肠瘘、肠粘连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空肠穿刺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术后营养状态、全身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肠内营养组 (enteralnutrition ,EN组 )与肠外营养组 (parenteralnutrition ,PN组 ) ,每组各 3 0例。EN组术后 2 4h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能全力 ,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共 7d。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后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病人术前、后白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EN组术后第 8d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较PN组高 (P <0 .0 5 )。②术后两组病人CRP、IL 6、TNF α水平均明显升高 ,EN组CRP、IL 6、TNF α水平均较PN组低 (P <0 .0 5 )。③CD3 + 、CD4+ 、CD8+ 、CD4+ /CD8+ 、NK等细胞免疫指标两组病人术前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蛋白合成代谢 ,能减轻术后的全身炎性反应 ,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37.
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房颤动 (AF)的高危因素、临床处理及其对围术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 6 3例食管癌术后发生 AF患者的临床资料 (AF组 ) ,并以同期手术的 12 6例食管癌术后未发生 AF的患者做对照 (对照组 ) ,采用χ2 检验和 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 AF的高危因素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 结果  AF组中 6 5岁以上 (χ2 =7.0 2 ,P<0 .0 1)、男性 (χ2 =4 .0 6 ,P<0 .0 5 )、术前合并心脏病 (χ2 =6 .0 3,P<0 .0 5 )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χ2 =2 9.14 ,P<0 .0 1) ,以及术后低氧饱和度 (P<0 .0 1)、胸胃扩张 (P<0 .0 1)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手术入路、吻合口部位等与 AF的发生无相关性 (P>0 .0 5 ) ;去除AF诱发因素后自动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为 6 .6 7% (1/ 15 ) ,其余 6 2例患者均使用药物复律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 AF,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 AF的危险因素 ,但只要及时发现、治疗 ,AF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8.
1996年1月到2005年7月,收治头颈食管多发原发癌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机械吻合口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顺然  杨绍福  付茂勇 《肿瘤》2003,23(2):167-167
我院从 1987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共使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重建术 2 487例 ,发生术后吻合口大出血 7例 ,均再次手术止血治愈。1 临床资料7例吻合口大出血病人中 ,男 5例 ,女 2例。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 3例 ,贲门癌术后 4例。2 结  果7例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均用G F行胃食管吻合、X F行胃残端闭合。再手术时间为术后 1~ 14小时 ,两次手术间隔期出血量 5 0 0~ 2 0 0 0ml,再次手术前均通过静脉 ,肌注止血药 ,同时经胃管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冲洗胃腔 ,但仍不能止血 ,经输血等准备后决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