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方法,对鲜洋葱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Shimadzu VP‐ODS (250mm ×4.6 mm ,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 ,检测波长350 nm。首先根据紫外光谱图,确定黄酮类化学成分。而后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标准曲线,对洋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够满足洋葱中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准确测定的要求,芦丁在5.0~502.5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重复性(RSD<4.1%),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3.3 %),加样回收率(95.1%~103.2 %),检出限(0.3μg/ml)和定量限(1.0μg/ml)。含量测定表明洋葱中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为2.8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测定结果准确,能够满足洋葱中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准确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阿胶低肽有效分子量范围的筛选与量效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实验制取的不同分子量段的阿胶低肽进行致敏性、有效性与量效关系实验的研究。方法将不同分子量段的阿胶低肽分3次静脉注射豚鼠,观察致敏性,确定分子量安全范围;采用环磷酰胺法制造贫血模型,考察不同分子量段的阿胶低肽对贫血小鼠的升血作用,确定有效分子量范围;最后进行有效分子量范围内的量效关系考察。结果分子量安全范围为<3kD,有效分子量范围为1~3kD,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对注射小鼠,阿胶低肽在1~20mg.kg-1范围内呈量效正相关。结论阿胶低肽应采用的分子量范围为1~3kD,量效关系可应用于以阿胶低肽含量的比较取代药效强弱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语言治疗对脑卒中语言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语言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语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其语言功能,观察两组病人语言障碍的恢复程度。[结果]语言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语言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语言治疗能明显促进脑卒中语言障碍病人语言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杨倩  付英杰  任佳丹  王晨冉  高丽娜  丁林 《中草药》2023,54(14):4701-4712
抑郁症是慢性躯体疾病最常见的共病之一,躯体疾病共病抑郁(physical disease comorbid with depression,PDCD)对病程和预后有不利影响。葛根Puerariae Lobatae Radix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在多种PDCD中应用广泛。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以葛根单味药及含葛根的中药复方治疗或干预PDCD的研究文献,对葛根在PDCD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解析葛根治疗PDCD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干预抑郁症和PDCD的作用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为葛根治疗PDC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艳芝  华会明  李达翃  付英杰 《中草药》2023,54(18):5846-5854
目的 研究高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var. alpin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高山三尖杉枝叶7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裂异落叶松脂醇(1)、马台树脂醇(2)、去甲络石苷元(3)、α-铁杉脂素(4)、(+)-异落叶松树脂醇(5)、赤式-愈创木酚基甘油-4''-二氢松柏醇醚(6)、松脂醇(7)、欧洲赤松皮醇(8)、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二氢去氢二松柏醇(10)、二氢松柏醇(11)、芹菜素(12)、槲皮素(13)、3''-甲氧基木犀草素(14)、柚皮素(15)、二氢山柰酚(16)、8-去甲杜鹃素(17)、金松双黄酮(18)、2,3-二氢-6-甲基银杏素(19)、台湾三尖杉高黄酮C(20)、4-(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丁醇(21)、杜鹃醇(22)、覆盆子酮(23)、反式-白藜芦醇(24)、邻甲氧基苯甲酸(25)、苯甲酸(26)。结论 化合物58112126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91013141820为首次从高山三尖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17.
付英杰  时天  王建安 《中国药房》2014,(39):3690-3692
目的:探讨影响丹参中弥罗松酚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采收季节、药用部位等因素对丹参中弥罗松酚含量的影响。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弥罗松酚的质量浓度在0.1250.625μg/μ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8%,RSD为1.32%(n=9)。不同产地的丹参中弥罗松酚的质量分数较为接近;干品中的弥罗松酚质量分数高于鲜品;弥罗松酚在根中的含量最多,其次为茎,而叶和花中的含量最低;采收季节对其含量的影响也较大:弥罗松酚在丹参根中含量最高的时间为3月,而在茎中含量最高的时间为6月。结论:在提取弥罗松酚时,应尽量在适宜的季节采摘根和茎,经晒干或烘干后提取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一次性联合检查同时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的能力和成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60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64层MSCT检查,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一次性联合成像,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对照50例单纯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30例单纯肺动脉成像和20例单纯主动脉成像,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果 一站式成像平均扫描时间为(8.0±1.5)s,对比剂用量100 ml,注射流率为4.0~4.5 ml/s。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成像质量优于研究组;主动脉成像中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整体胸主动脉的成像质量在两组整体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成像质量同样优良;肺动脉中央段、周围段和整体肺动脉的成像质量在两组整体和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P<0.01),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64层MSCT能够在10 s内完成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一次性联合检查。主动脉、肺动脉成像质量优良,同单纯主动脉成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较单纯肺动脉成像质量为佳,冠状动脉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为依据制定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治疗方案的可靠性。方法:对38例PAOD患者的MDCTA检查资料和其中2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血管外科专家采用盲法分别根据MDCTA和DSA诊断结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对病变血管段制定出治疗方案。结果:通过CTA和DSA两种检查方法共评价了402段血管,两种方法选择的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P=0.493。结论:MDCTA大范围血管成像是准确、无创的检查技术,以MDCTA发现为主要依据制定治疗方案是非常准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方法以LPS(脂多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构建肾炎细胞模型,MTT(噻唑蓝)法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爵床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以及水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分离纯化活性提取物,得到单体化合物,对其进行活性筛选,得到活性单体。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试验)法研究单体化合物对TLR4(Toll样受体4)/NF-κB(核因子-κB)通路炎性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为活性提取物,化合物爵床脂定A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炎细胞的增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为活性单体。结论爵床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炎性蛋白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