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5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40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161篇 |
内科学 | 68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474篇 |
预防医学 | 269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262篇 |
中国医学 | 209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74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体内肉碱缺乏已经证实。肉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长链脂肪酸从细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供能,产生三磷酸腺苷(ATP)。肉碱缺乏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虚弱、乏力、肌肉痉挛、透析低血压、心律失常,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抵抗有夹。外源性补充左旋肉碱(左卡尼汀)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肉碱缺乏症,使慢性透析患者的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有明显的减少。现将我们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左卡尼汀的情况搬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5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3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有53例发生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15.7%。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淋巴管瘘的发生,腋窝、胸骨旁、肋弓处畅通有效的引流,游离皮瓣的保护和合理的厚度,合适的胸带固定,无张力缝合以及有回路的、主动持续性低负压中心吸引引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估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中下段胆管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中下段癌的CT增强表现。多层CT采用薄层双期(动脉和门脉)增强扫描,双期扫描均采用层厚和间隔均为3-5mm的薄层采集,10例行多平面重建观察。结果动脉和门脉期增强扫描,13例显示胆管管壁增厚,2例显示胆管腔内结节影,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中度以上强化。所有病例均可见梗阻段以上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MPR图像有助于显示病灶全貌。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及MPR图像对中下段胆管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用于其他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中国期刊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痰热清用于其他疾病并发肺部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汇集文献,对有效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疗效评价共纳入15个临床对照研究,痰热清组有效率(92%)略高于对照组(89.1%),经齐性检验,Q=7.25(P〉o.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OR=1.40,95%可信区间为0.92~2.12。结论痰热清对其他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有效,但由于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故痰热清注射液的有效性尚需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65.
66.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完成,蛋白质组计划已经启动,基因序列数据及蛋白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及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就成了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生物芯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生物芯片不仅在高通量基因测序、基因表达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蛋白质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在临床基因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物芯片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继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自动测序技术、PCR技术后的又一次革命性技术突破.科学界认为,生物芯片技术将给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0例,其中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3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按照手术路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2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3.33%(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够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作为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应用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患儿女,4岁8个月,以发热伴腹痛3d为主诉于2012年11月26日人院(12月6日出院)。患儿入院前3d无诱因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4~6h发热一次,无抽搐及寒战,口服退热药体温可下降,伴有阵发性腹痛,以右上腹为著,病后口服“红霉素”2d无好转,外院行彩超示“胆结石”,为系统治疗来我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