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24例老年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手术经验,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108例肾移植手术,术中通过改进血管游离等方面的手术技巧来预防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无一例因血管内膜脱落造成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结论采用适当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采用药物减轻该损伤有助于提高肾移植近远期疗效.淫羊藿苷对心肌和脑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索淫羊藿苷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后2组大鼠建立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肾蒂而不钳夹阻断肾血管.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2 d至造模后12 d分别给予100 mg/kg淫羊藿苷和1 mL/kg 0.3%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次/d.结果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而给予淫羊藿苷的大鼠,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肾组织内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 h,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且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酶表达及其下游的炎症级联反应而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核因子 -κB(NFκB)诱补物寡聚核苷酸 (ODN)对大鼠供肾的转染效率及对移植肾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肾模型 ,应用含有 1 μMLiposome/ODNEuro -Collins保存液(Ecs)灌注移植肾并低温缺氧保存 6h后移植到受体大鼠 ;2 4只大鼠分成 4组 :假手术组 (control组 ) ,ECs组 ,NFκB诱补物 (decoyODN)组 ,错配ODN(scrambledODN)组。应用荧光显微镜和多光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有FITC标记的ODN移植肾 ,并观看其分布 ;用RT -PCR技术 ,检测术后移植肾中ICAM - 1、VCAM- 1、CINC的mRNA表达。结果 移植术后 1 5min ,FITC标记的decoyODN主要分布在移植肾的肾小球 ,并且有部分ODN进入细胞核 ;在术后 6h时 ,诱补物ODN主要分布在肾小球和近曲肾小管中 ,并且大部分进入细胞核。而不含有脂质体诱补物ODN复合物的Ecs保存的移植肾中则无荧光颗粒 ;与control组相比 ,ECs组移植肾 ,ICAM - 1、VCAM - 1、CINC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与ECs组相比 ,NF -κB诱捕物ODN处理组移植肾的ICAM - 1、VCAM - 1、CINC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Scram .ODN处理组移植肾的ICAM - 1、VCAM - 1、CINC的mRNA表达则未见抑制 (P >0 .0 5 )。结论 诱捕物ODN脂质体复合物在ECs中及低温缺氧条件下可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发生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组织标本38例,另随机选择10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的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鼠抗人IDO单克隆抗体、按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IDO,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率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P0.05)。在T细胞介导的不同病理分级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强度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负相关(r=-0.696,P0.05)。结论:IDO参与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的调节,高表达的IDO可降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肾移植术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组(76例)和雷尼替丁组(46例),术后分别应用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预防胃肠道并发症,观察2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及埃索美拉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术后第1,2,3,4周相同时间点同一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雷尼替丁组患者1例出现皮疹,1例发生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埃索美拉唑能够降低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胃肠道出血,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肾移植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有效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方法,按神经原性膀胱诊断指标,选16例病人,并经B超或X线证实。采用带蒂游离非管状乙状结肠肌瓣包裹膀胱,两组织裸面粘合成统一体,协同收缩加强逼尿肌收缩力,使排尿通畅。术后观察,12例排尿顺利,4例改善,随访1年以上9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下。表明乙状结肠肌瓣收缩力强,与膀胱同属盆神经支配且两者位置相邻近。本术式加强了逼尿肌功能,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是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背景: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肾移植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转换对象的选择和时机至关重要。目的:观察不同血肌酐水平下应用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肾移植患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确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慢性肾毒性和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根据转换前血肌酐≤220 μmol/L和血肌酐〉 220 μmol/L,各分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慢性移植肾肾病组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组;前两组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转换为西罗莫司,转换组共53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患者为对照组共28例,随访3年。动态观察各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血肌酐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在随访终点共行移植肾穿刺活检9例。结果与结论:转换前血肌酐≤ 220 μmol/L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慢性移植肾肾病组血肌酐值,在随访第24、36个月血肌酐较转换前明显降低(P 〈 0.0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维持组血肌酐呈缓慢爬行上升高于前两组(P 〈 0.05)。血肌酐〉 220 μmol/L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毒性组血肌酐转换后显著下降(P 〈 0.05);后两组转换后血肌酐呈爬行上升(P 〈 0.05)。转换后主要不良事件有轻度贫血(30.2%)、高脂血症(35.8%)、白细胞低下(22.6%)等。肾移植后血肌酐爬行升高转换西罗莫司方案疗效显著,转换前穿刺活检确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肾中毒还是慢性移植肾肾病,并结合血肌酐水平综合判断是否行西罗莫司转换治疗,注意监测血脂水平;转换应在移植肾功能发生严重损害前进行,早期转换,患者将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49.
背景:为了保证老龄供肾的移植效果,应当慎重选择供者。国内活体肾移植开展较晚,对老龄亲属供肾移植经验仍较欠缺。 目的:对老龄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方法:纳入120例行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12例,父母供给子女75例,其他亲属供肾33例,供者 55岁以上52例。比较老年供者和非老年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值,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病率等,同时对2组受者的移植前后血清肌酐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两组供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者在移植后1周,1个月,1年内比较血清肌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排斥发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老龄供者制定合理入选标准,对供者是安全的,受者和移植肾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背景: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采用药物减轻该损伤有助于提高肾移植近远期疗效。淫羊藿苷对心肌和脑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探索淫羊藿苷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后2组大鼠建立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肾蒂而不钳夹阻断肾血管。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2 d至造模后12 d分别给予100 mg/kg淫羊藿苷和1 mL/kg 0.3%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次/d。 结果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而给予淫羊藿苷的大鼠,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肾组织内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 h,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且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于模型组(P < 0.05)。提示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酶表达及其下游的炎症级联反应而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