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吕葆真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9,30(3):199-201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B受体(NK3受体)与机体渗透压调节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高渗刺激采用静脉内注射1.5mol/LNaCl的方法,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在高渗刺激下的Fos表达情况。结果高渗盐水可诱导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大量神经元表达Fos。在室旁核,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88%,约占Fos阳性细胞的71%;在视上核的主部,双标细胞约占NK3受体阳性神经元的74%,约占Fos阳性细胞的43%。结论室旁核和视上核内NK3受体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大鼠渗透压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2.
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胎儿体内及胎盘等。近来由于TPA-RIA方法的普及,TPA作为肿瘤标记物而得到广泛应用。有报告发现在肝脏疾病、前列腺肥大症及肾功不全等良性疾病息者TPA值亦很高。作者注意到糖尿病患者TPA值很高,就TPA值与糖尿病的并发症、网膜病变、损害及神经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3.
用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后免疫金电镜技术,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P物质受体(SPR)免疫反应神经元与GABA能终末的突触联系。SPR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胞膜下。双重标记电镜结果表明,约有46%的SPR阳性树突和胞体与GABA能终末形成对称性突触。其中绝大部分为轴树突触,个别为轴体突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SPR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GABA能终末的调控。  相似文献   
34.
箬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箬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作用陈春英丁玉强ElhagAELMAHADI1周井炎李焰徐辉碧(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1ElgaziraUniversity,WadeniPOBox42,Sudan)箬叶是禾本科植物箬竹(Indo...  相似文献   
35.
1981年美国报告爱滋病(AIDS)以来,患者不断增多.迅速蔓延,死亡率极高,成为现代“鼠疫”而令人惊恐。作者从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等几方面综述如下。病因:最初就认为AIDS 可能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人们开始寻找这种病原体。1983年Montagnier 从男性同性恋患者肿大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1984年Gallo 从AIDS患者体内分离出同样的病毒,命名为人类嗜淋巴细胞病毒3型(HTLV—Ⅲ)。同年美国Levy 分离出AIDS相关病毒。现认为这三种病毒是同一种病毒,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ency  相似文献   
36.
作者检测了肝癌及其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细胞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类风湿因子(RF)、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微粒体抗体(AMC),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尤其观察了由肝硬化转变为肝癌及肝癌手术切除后ANA 的经时变化。检测对象共分四组。Ⅰ组为肝癌患者(70例),Ⅱ组为其它恶性肿瘤(60例)Ⅲ组是慢性肝炎(32例)和肝硬化(31例),Ⅳ组为肝功能正常者(145例)。其中HBs 抗原阳性者Ⅰ、Ⅱ、Ⅲ、Ⅳ组分别为33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在清醒自由移动小鼠脑缺血损伤后的动态变化、神经发生和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采用光化学法建立局灶性光栓缺血模型,用Nissl染色、Brd U标记和免疫荧光检测缺血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缺血损伤面积、细胞增殖数量、胶质细胞数量改变及神经发生情况,并通过旷场实验检测缺血损伤后的行为学变化。结果:Nissl染色显示细胞缺损面积在2 d内达到最高峰,其后逐渐减小,在30 d后基本恢复。损伤后3~4 d Brd U标记的新生细胞数目达到最大,这与缺血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Iba-1阳性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加相一致。在缺血损伤后第6 d纹状体内出现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阳性细胞,暗示存在短暂的神经发生事件。缺血损伤导致的纹状体功能障碍最严重时间在缺血后的第2 d,之后减弱但持续存在。结论:光栓缺血损伤后第2~4 d是细胞增殖、行为功能障碍、胶质细胞聚集的最显著期,之后有短暂的神经发生。损伤后胶质细胞与神经发生的时间顺序可能为利用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福尔马林实验动物行为反应与脊髓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福尔马林实验大鼠不同时程的脊髓后角浅层内SP、CGRP的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并与大鼠的行为反应分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脊髓后角浅层内SP和CGRP的含量在福尔马林实验后的第1期反应(0~5min)时迅速降低;在间歇期(5~20min)仍持续降低,在15min达最低值;间歇期后进入第2期反应(30~60min)时,逐渐开始缓慢恢复,60min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开始逐渐增高,于90min达最高值。之后逐渐回落,在12~24h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福尔马林实验引起的大鼠两期伤害性反应可能与伤害性信息传递引起的SP和CGRP在脊髓后角浅层内的释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9.
王丹  龚良维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8,29(1):32-34,I004
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阿片μ受体(MOR)在猫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分布。电镜下观察发现MOR样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小树突和无髓纤维内,偶见有阳性的胞体。MOR阳性树突多与阴性轴突终末形成对称性突触,个别为非对称性突触。背角浅层内分布有一定数量的MOR阳性无缝纤维,但仅观察到少量阳性轴突终末,且其中大部分并不与其周转形成突触连接。本研究结果为MOR在脊髓水平参与阿片类物质镇痛过程中存在突触前和突触  相似文献   
40.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中枢作用有使自发运动增多,抑制摄食行为,降低体温,抑制睡眠,兴奋脊髓运动神经元等。基于TRH 的中枢作用,试验对脊髓小脑变性症运动失调、轻度迁延性意识障碍、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损伤、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抑郁病、痴呆、癫痫、非随意性运动症等进行了治疗。其中已证实有效并应用于临床的有脊髓小脑变性症运动失调和轻度迁延性意识障碍,其余为临床试用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