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急性心肌梗塞后间歇性二尖瓣反流和左心衰的血液动力学特征一例丁文惠,张钧华,乔松,邵耕本文报告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发作性心前区疼痛、间歇性心前区全收缩期杂音及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特征。患者,男性,58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6小时入院。5年前因患...  相似文献   
92.
93.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2009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极度乏力、淡漠,无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下降,否认发热。2周前外院体检,白细胞11.47×10~9/L,中性粒细胞81.3%,血红蛋白90 g/L;尿红细胞满视野,可见颗粒管型。建议患者血液科及肾内科就诊,患者未行诊治。2009年11月27日患者送我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显示,心房扑动,2:1~3:1传导,心率1 24/min,肌钙蛋白10.07 μ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3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途径中的作用,以及白介素-10(IL-10)对TNF-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六组(对照组、TNF-α 100 ng/ml 12 h、18 h和24 h组,IL-10 50ng/ml 19 h、IL-10 50.g/ml+TNF-α 100 ng/ml 18 h组).用流式细胞仪和Hoeehest 33258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atertrl blot检测AIF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 100ng/ml 12 h、18 h、24 h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12 h组流式细胞仪法(5.08±0.79)%与(2.2±0.77)%;18 h(14.39±2.31)%与(2.2±0.77)%;24(4.61±0.84)%与(2.2±0.77)%.18 h组Hoechst 33258法(18.936±2.79t)%与(2.890±1.326)%,P〈0.01;18 h凋亡率达高峰,明显高于12 h、24 h组[分别为(14.39±2.31)%与(5.08±0.79)%;(14.39±2.31)%与(4.61±0.84)%]加入TNF-α后12 h、18 h、24 h,较对照组AIF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18h的AIF蛋白的表达增加更明显.结论AIF可能是TNF-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IL-10对TNF-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3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26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11.60±5.98)μg/dl]高于正常对照组[(4.17±2.24)μg/dl,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抵抗素水平[(15.12±5.06)μg/dl]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7.67±4.28)μg/dl,P<0.05];抵抗素水平与心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峰值呈正相关(分别r=0.541,P<0.01;r=0.508,P<0.01;r=0.545,P<0.01),与体内脂肪百分比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分别r=-0.386,P<0.05;r=-0.335,P<0.05)。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心肌损伤大小、体内脂肪分布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提示抵抗素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96.
目的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外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查找1994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发表的所有关于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房颤、房扑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RCT,共计5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房扑的总有效率优于胺碘酮组[OR=2.27,95%CI(1.19,4.33),P=0.01];②4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疗效与胺碘酮组相当[OR=1.61,95%CI(0.96,2.71),P=0.07],但伊布利特组转复房扑的疗效更优[OR=8.97,95%CI(4.51,17.84),P<0.00001];③5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房扑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WMD=–126.55 min,95%CI(–202.35,–50.76),P=0.001];④4个研究报告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OR=1.13,95%CI(0.37,3.43),P=0.83],但伊布利特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OR=2.36,95%CI(1.40,4.01),P=0.001]。结论伊布利特治疗房颤、房扑的总转复率和单独治疗房扑的转复率均高于胺碘酮,且转复房扑和房颤的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但两者对房颤的转复效率相当;两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似,但伊布利特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较胺碘酮多见。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有限,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S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31例(对照组)。高血压组又分为左心室肥厚27例和非左心室肥厚10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CST水平,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浆CST及NE水平明显升高,血浆CST/NE比值明显降低(P<0.01)。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NE水平较非左心室肥厚患者明显升高(P<0.01);CST/NE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CST水平明显升高,但CST/NE在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中均明显降低,CST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Ccr)以及联合应用Ccr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将166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进行分组,比较Ccr正常组(Ccr≥70ml/min)88例和降低组(Ccr<70ml/min)78例;Ccr和cTnI均正常组(Ccr≥70ml/min且cTnI<0.04μg/L)46例,一项异常组(Ccr<70ml/min或cTnI≥0.04μg/L)71例和两项均异常组(Ccr<70ml/min且cTnI≥0.04μg/L)49例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难治性心肌缺血和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cr降低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心力衰竭和复合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较Ccr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心电图改变、Braunwald分级、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Ccr降低是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和复合心脏事件的独立预告因子,也是出院后1年内发生心力衰竭和心脏性死亡的独立预告因子。在Ccr降低组,Ccr<50ml/min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和出院后1年内年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较70ml/min>Ccr≥50ml/min患者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心电图改变、Braunwald分级、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后发现Ccr和cTnI均异常是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发生复合心脏事件的预告因子。结论:Ccr能够作为评估非ST段抬高ACS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指标之一;Ccr与cTnI联合应用对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发生心力衰竭和复合心脏事件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表达和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 RAW264.7细胞用UⅡ10~(-10)、10~(-9)、10~(-8)和10~(-7)mol/L刺激后,检测MCP-1 mRNA和蛋白的水平;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碘(DPI)或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UⅡ10~(-7)mol/L刺激,检测MCP-1 mRNA表达和蛋白的分泌;用UⅡ刺激细胞不同时间段后,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的表达水平;用UⅡ刺激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的生成。结果与不加UⅡ时比较,UⅡ10~(-7)mol/L刺激12 h后,巨噬细胞MCP-1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分别提高了100.5%和57.0%(P<0.01)。UⅡ刺激12 h后,p47phox mRNA表达为不加UⅡ时的1.96倍(P<0.01)。UⅡ刺激6 h后,巨噬细胞活性氧为不加UⅡ时的1.8倍(P<0.01)。与单用UⅡ刺激比较,用DPI或NAC预处理后,MCP-1mRNA表达分别下调21.8%和36.2%(P<0.01),蛋白分泌分别下降22.3%和19.5%(P<0.05)。结论 UⅡ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的活性氧介导了小鼠巨噬细胞MCP-1的表达和分泌上调。  相似文献   
100.
对65例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以血流动力学为诊断右室心肌梗塞(RVMI)的相关指标,对比头胸导联心电图(HCECG)及常规心电图(WECG)诊断RVMI的价值,结果发现47例合并有RVMI,18例无RVMI。两种ECG比较HCECGV3R-V7RST抬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受V2ST段降低的影响小,对RVMI诊断敏感性增高,特异性无变化。同时,V3RQ波诊断RVMI敏感性78%,特异性88.2%,对亚急任期RVMI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