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1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426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895篇
内科学   1267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402篇
特种医学   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95篇
综合类   3481篇
预防医学   1715篇
眼科学   122篇
药学   1486篇
  22篇
中国医学   1390篇
肿瘤学   24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61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54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16篇
  1999年   338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75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 -6)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变化及其免疫致病作用 ,采用ELISA法检测43例MP肺炎、17例MP肺炎合并胸腔积液、30例健康对照小儿血清IL -6水平 ,同时检测17例胸腔积液胸水中IL -6含量。结果胸腔积液组和MP肺炎组血清IL -6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 ;胸腔积液组与MP肺炎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胸腔积液患儿外周血WBC≥10.0×109/L组、CRP阳性组的胸水IL -6水平较WBC<10.0×109/L、CRP阴性组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提示IL -6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介绍肋软骨链甲式切断,胸骨前置钢架抬举胸骨术治疗漏斗胸的方法及经验与体会。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钢架,用肋软骨链甲式切断,胸骨前置钢架抬举胸骨术治疗漏斗胸58例。结果 本术式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时间快,无并发症,术后经过6个月~10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本术式对先天性漏斗胸是一种好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应小儿的生理解剖特性。  相似文献   
993.
笔者自 1 990~ 2 0 0 1年应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敷穴疗法治疗肺结核 1 42例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42例中男性 1 1 2例 ,女性 30例 ;年龄 1~ 5 9岁 ,平均 30岁 ;病程 6~ 36个月 ,平均 2 1个月。中医辨证属肺阴亏虚型者 43例 ,阴虚火旺型者 38例 ,气阴耗伤型者 34例  相似文献   
994.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化脓性疾患。具有色红 ,灼热 ,疼痛 ,突起根浅 ,肿势局限 ,范围多在 3~ 6cm左右 ,出脓即愈的特点。但因治疗或护理不当可形成“蝼蛄疖”或呈反复发作、日久不瘥的“疖病”。在临床上采用新鲜烟叶外敷 ,治疗疖初起未成脓者 ,疗效显著。现把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方法取新鲜烟叶 2张 ,食盐 3g ,捣如泥备用。疖局部常规消毒。取捣好之烟叶敷于患部 ,纱布外敷、固定 ,12小时后换药。2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4岁 ,学生 ,颈部后发际下起疖两枚 ,感疼痛 ,灼热 ,遂用手挤压 ,次日疼痛加剧 ,手不可触 ,疖肿增大 ,口服抗菌素…  相似文献   
995.
麻春杰  丁连平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2):222-222,237
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和蒙药(额尔敦-乌日勒,嘎日迪-13)对大白兔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盐水模型,阿斯匹林肠溶片,补阳还五汤做对照,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加减与蒙药均对大白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且对血液流变性亦有一定的改变作用,初步为中蒙医药治疗脑缺血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宋军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137-137
目的:评价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患者的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次,1次/d,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中眼底病变改善和稳定者多于对照组,眼底病变恶化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苷(ASS)对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ASS组,每组10只,两组单刺激(10~20 V,0.5 ms,1次/min,30 min)坐骨神经诱发海马CA1区场电位。强直刺激(35 V,0.5 ms,100 Hz,持续1 s,间隔10 s,4次)坐骨神经,诱发海马CA1区场电位LTP。ASS组在强直刺激前,于侧脑室内微量注入ASS 1.0μg/5μL,强直刺激后观察 其对LTP的影响。结果:电刺激坐骨神经可在海马CA1区诱发出潜伏期(172.33±1.65)ms和可重复出现的以负波为主的场电位,平均幅度(32.24±0.72)μV。对照组强直刺激后可出现持续时间2 h以上的LTP现象。ASS增强了强直刺激后海马CA1区LTP的诱导。结论:刺五加皂苷对大鼠海马CA1区LTP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其可提高大脑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的相关性。方法17例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中,男婴10例,女婴7例,年龄为出生后3d-1岁。采用透视、拍片及用20%-30%的泛影葡胺行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17例中,食管完全闭锁1例,上段食管盲袋4例,食管气管瘘12例,有3例合并其他畸形。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结论临床症状与X线检查相结合是诊断新生儿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99.
丁自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96-198
目的研究0.1%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治疗组(0.1%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1%左旋布比卡因),均在宫口开大3cm时经L3、4棘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向头侧置管3cm,开放静脉通道。改仰卧头高位后,治疗组注入0.1%罗哌卡因5mL内含2μg/mL芬太尼,对照组注入0.1%左旋布比卡因5mL内含2μg/mL芬太尼,追加药物,调节麻醉平面至T10。30min后,经硬膜外导管接入镇痛泵。治疗组镇痛泵配方为0.1%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50mL,对照组镇痛泵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50mL。分别以6~8ml/h速度泵入上述混合液。当宫口开大(8~9cm)时,停止药液泵入。观察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血压和心率、胎儿心率。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法评定下肢阻滞程度、镇痛效果,观察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①治疗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镇痛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减慢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两组产妇运动阻滞有统计学差异。④在器械助产、会阴侧切、正常分娩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产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中转剖宫产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镇痛效果良好,血压及心率稳中有降,不影响产程,对产妇和胎儿生理影响小等优点,均可安全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衰改善作用。方法:45例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均行PCI治疗。术前、术后行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变化,及NYHA分级变化,随访期6个月。结果:PCI治疗后LVEd、LVEDV、IN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P〈0.01),LVEF明显增高(P〈0.01),NYHA心功能分级由原Ⅱ~Ⅳ级提高至I-Ⅱ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为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可显著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有效抑制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