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55010篇 |
免费 | 5431篇 |
国内免费 | 3647篇 |
耳鼻咽喉 | 511篇 |
儿科学 | 456篇 |
妇产科学 | 482篇 |
基础医学 | 5677篇 |
口腔科学 | 808篇 |
临床医学 | 7026篇 |
内科学 | 7467篇 |
皮肤病学 | 402篇 |
神经病学 | 2655篇 |
特种医学 | 21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5968篇 |
综合类 | 10786篇 |
现状与发展 | 6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4123篇 |
眼科学 | 1514篇 |
药学 | 5932篇 |
76篇 | |
中国医学 | 3778篇 |
肿瘤学 | 4275篇 |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953篇 |
2023年 | 1298篇 |
2022年 | 2523篇 |
2021年 | 3154篇 |
2020年 | 2604篇 |
2019年 | 2027篇 |
2018年 | 2000篇 |
2017年 | 1836篇 |
2016年 | 1821篇 |
2015年 | 2681篇 |
2014年 | 3299篇 |
2013年 | 3178篇 |
2012年 | 4770篇 |
2011年 | 4882篇 |
2010年 | 3460篇 |
2009年 | 2757篇 |
2008年 | 3016篇 |
2007年 | 2993篇 |
2006年 | 2695篇 |
2005年 | 2442篇 |
2004年 | 1549篇 |
2003年 | 1369篇 |
2002年 | 1105篇 |
2001年 | 871篇 |
2000年 | 754篇 |
1999年 | 786篇 |
1998年 | 456篇 |
1997年 | 463篇 |
1996年 | 373篇 |
1995年 | 307篇 |
1994年 | 274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77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53篇 |
1989年 | 126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101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69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6篇 |
1974年 | 9篇 |
1969年 | 9篇 |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应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01/2018-01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7例37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术前均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和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发症。
结果:术后12mo, 两组手术成功率、BCVA及滤过泡率均无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眼压比较有差异(F组间=10.0,P组间=0.003; F时间=496.27,P时间<0.0001)。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改善。
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FLACS(观察组)和传统超声乳化术(对照组)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各42例42眼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平均超声功率、实际及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术后3d角膜水肿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矫正远视力(CDVA)、裸眼远视力(UCDVA)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变化情况均为:术后3d>术后1wk>术后1mo,而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FLACS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滴眼液、聚丙烯酸眼胶及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5-02/2018-01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使用人工泪液种类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聚乙二醇组、聚丙烯酸组及玻璃酸钠组。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后7、14、30d时临床症状评分、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
结果:术后14、30d时玻璃酸钠组干眼症状评分、Schirmer Ⅰ情况及BUT显著优于聚乙二醇组及聚丙烯酸组(P<0.05); 术后30d时玻璃酸钠组患者染色评分及泪膜成像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 聚乙二醇组及聚丙烯酸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聚丙烯酸眼胶及玻璃酸钠滴眼液均可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临床症状,改善泪膜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玻璃酸钠滴眼液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及夜间低血压(NHP)与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8-12我院就诊的NAION患者,其中NAION组31例,对照组31例为健康体检者。对NAION患者和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明确夜间血压情况,用Berlin调查问卷评估SAHS患病风险,用多导睡眠呼吸记录仪(Polysomnography)行夜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小氧饱和度(MOS)监测。根据AHI对SAHS进行诊断和分级。
结果:NAION组有23例患者(74%)出现NHP,对照组中NHP患者为14例(45%),NAION组中NHP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NAION组有22例(71%)伴有SAHS,而对照组SAHS患者为13例(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P(OR=2.762,95% CI:1.275~3.746)、AHI(OR=2.959,95% CI:1.478~6.432)及MOS(OR=3.058,95% CI:1.734~7.743)是NAION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SAHS和NHP与NAION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SAHS和NHP的发生与进展可能有助于防治NAION。 相似文献
目的:应用OCT观察ICL植入术后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及中央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明确ICL植入术对于眼后节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研究。最终纳入行ICL植入术患者26例41眼,平均年龄28.19±6.48岁。所有受试者均行眼轴长度(AL)、裸眼视力(UCVA)、综合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及OCT检查。观察术前及术后的中央区视网膜厚度(CRT)和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GCT),以及UCVA、BCVA和IOP的变化。
结果: ICL植入术后UCVA和BCVA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而眼压无变化。术前,术后1wk,1、3mo CRT分别为273.20±25.48、274.07±27.64、277.85±25.49、275.99±24.68μm,而GCT分别为85.31±5.19、88.95±6.87、87.73±4.23、87.45±4.59μm(均P<0.05),其中CRT在术后1mo较术前有增加(P<0.01),GCT在术后1wk,1、3mo均比术前有增加(P<0.05)。GCT在术后1wk的变化与AL呈正相关(rs=0.529, P=0.001)。
结论:ICL植入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一定的安全性,但术后也会发生一定的黄斑区改变,需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目的:观察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干预下兔RPE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酶消化法获取RPE原代细胞,进行RPE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 制备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 选取第4代兔RPE细胞为实验细胞,PDGF低、中、高剂量(5、10、20μg/L)干预48h后,CCK-8法检测并选取适宜细胞实验干预浓度; 建立PDGF干预下RPE细胞增殖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DMEM)、正常血浆组、PDGF(10μg/L)组、PDGF(10μg/L)+AG1296(10μmol/L)组、PDGF(10μg/L)+10%含药血浆组,PDGF(10μg/L)+20%含药血浆组,分别加入相应处理因素干预24h后,Transwell法测定兔RPE细胞迁移力; 而干预48h后,CCK-8法测定兔RPE细胞的细胞活力OD值。
结果:10%和20%浓度的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能有效抑制PDGF干预下RPE细胞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
结论:活血散结中药复方含药血浆能够抑制PDGF干预下兔RPE细胞增殖,这可能是其有效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VEGF家族因子VEGF-a、VEGF-b、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空白组、B模型组、C双丹明目组、D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0只20眼。将B、C、D三组实验大鼠采用STZ 50mg/kg的剂量一次性大鼠尾静脉注射法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造模后1wk开始连续灌胃用药,灌胃后4wk,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a、VEGF-b、VEGF-c的表达。
结果:成模后用药第4wk,模型组、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视网膜中VEGF-a、VEGF-b、VEGF-c蛋白表达平均灰度值均低于正常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正常组,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VEGF-a、VEGF-b、VEGF-c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P<0.01)。
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能明显降低VEGF家族中VEGF-a、VEGF-b、VEGF-c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对其视网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