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23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430篇
内科学   338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科学   312篇
综合类   102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0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19篇
  2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2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人体内参与免疫平衡、维持组织器官的稳态和功能以及组织损伤修复的一类重要成体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国际干细胞协会将MSCs向脂肪、成骨等细胞分化的能力作为其重要的检测标准。作为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共同来源,MSCs在成骨和成脂分化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并在多种调控因素作用下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对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信号通路、调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分化诱导方法以及鉴定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MSCs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总结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经验。包括脾破裂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腹内压变化;减少输血时的溶血反应并做好栓塞的观察与预防;血浆置换的管理;依库丽单抗注射液的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保护性隔离,降低感染风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于入院后16 d出院。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基因与利培酮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236名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患者体质量与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本研究采用DNA测序检测方法对肥胖相关基因上的rs9939609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tepwise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索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4周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结果: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基线BMI值无显著关联[AA/AT vs.TT=(23.0±3.6) vs.(22.7±3.5),P=0.245];4周末时,AA/AT基因型携带者与TT基因型携带者BMI值也无显著性差异[AA/AT vs.TT=(23.4±3.6)vs.(22.7±3.5),P=0.090];4周BMI变化值与rs9939609显著关联[AA/AT vs.TT=(0.6±1.1)vs.(0.2±1.3),P =0.040].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汉族样本人群中,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可能与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放化同步治疗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时紫杉醇剂量的选择。方法选择60例NSCLC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5~65岁。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2例患者。所有患者先经过3个周期的诱导化学治疗,1个月后进行放化同步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5~6周内完成,控制总剂量在60 Gy;化学治疗时使用紫杉醇,A组2次/周,每次10mg/m2;B组2次/周,每次15 mg/m2;C组2次/周,每次20 mg/m2;D组3次/周,每次10 mg/m2;E组3次/周,每次15 mg/m2,6周完成治疗。当任何一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半数以上的患者发生3度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即停止该组试验。结果 A、B、D 3组出现3度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均未超过半数,完成所有治疗,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75.00%、66.67%;C、E两组因出现3度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超过半数而停止试验。结论在诱导化疗后使用放化同步治疗中老年局部晚期NSCLC患者时紫杉醇最佳使用剂量的选择为每周30 mg/m2,可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调整每次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并于5~6周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pSS)患者血浆弗林蛋白酶(FURIN)和辅助性T 细胞1(Th1)型细胞因子水平表达与唇腺损害及相关腺体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 年8 月~ 2019 年8 月收治的pSS 患者109 例作为pSS 组,选取同期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FURIN 水平及Th1型细胞因子[ 白介素(IL)-2,IL-7,γ 干扰素(INF-γ)] 与Th2 型细胞因子(IL-4,IL-13)水平。根据欧洲抗风湿联盟舍格伦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将患者分成轻度组(n=37)、中度组(n=48)和重度组(n=24),比较三组上述各指标水平与唇腺损害及相关腺体功能指标(唾液流率、唇腺病理分级和Schirmer 试验)水平。分析pSS 患者抗SSA 抗体、抗SSB 抗体、血浆FURIN 及Th1 和Th2 型细胞因子的关系,并观察血浆FURIN 水平和Th1,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唇腺损害及相关腺体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SS 组血浆FURIN 及血清IL-2,IL-7,INF-γ,IL-4,IL-1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8.054~156.875,均P < 0.05),Th1/Th2 低于对照组(t=3.624,P=0.000)。中、重度组血浆FURIN 及血清IL-2,IL-7,INF-γ,IL-4,IL-13 水平、唇腺病理评分高于轻度组(t=5.339~36.092,均P < 0.05),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t=4.240~13.707,均P < 0.05),而中、重度组Th1/Th2,唾液流率及左、右眼Schirmer 试纸浸湿长度低于轻度组(t=3.013~42.715,均P < 0.05),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t=3.178~18.641,均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SSA 抗体、抗SSB 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浆FURIN 水平及血清IL-2,IL-7,INF-γ,IL-4,IL-13 水平高于阴性患者(t=2.560~14.333,均P < 0.05),Th1/Th2 低于阴性患者(t=2.363~4.604,均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FURIN水平与血清IL-2,IL-7,INF-γ,IL-4,IL-13 水平及唇腺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362~0.640,均P< 0.05),与Th1/Th2,唾液流率及左、右眼Schirmer 试纸浸湿长度呈负相关(r=-0.715~-0.404,均P < 0.05)。结论 pSS 患者血浆FURIN 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变化和Th1 及Th2 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唇腺损害及相关腺体功能指标相关,临床可能通过测定血浆FURIN 水平,进一步了解pSS 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8.
109.
陈宇  傅强  米卫东 《武警医学》2015,(2):159-161,166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脉搏压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对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预测液体的准确性及阈值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患者26例,全身麻醉后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SVV、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反Trendelenburg体位下建立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然后以输液前后每搏量变异指数的差(ΔSV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有反应组(ΔSVI≥15%)和无反应组(ΔSVI<15%)组,绘制SVV和PPV判断扩容效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确定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特殊的体位及气腹条件下SVV和PPV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诊断阈值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VV和PPV判断扩容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和0.875,SVV的诊断阈值为13.5%,PPV的诊断阈值为14.5%,两者的相关性为r=0.772(P<0.01)。结论 SVV和PPV均能准确预测机器人辅助肝脏手术中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两者预测容量状况的准确性相似且呈正相关,但两者的诊断阈值较标准值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15例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1~66岁,平均44.9岁。均由摔伤致病。受伤至手术时间4~19 d,平均9.9 d。术前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74.13±17.19)°、外展(121.67±17.50)°、内旋(T11±2)°、外旋(39.27±8.08)°。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46±1.30)分,Costant评分为(62.27±11.90)分。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5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3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为:前屈上举(169.33±7.99)°、外展(156.67±10.47)°、内旋(T6±2)°、外旋(71.67±7.9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为(1.73±1.02)分,Costant评分为(96.20±2.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0;t=11.50,P=0.00)。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骨折移位、神经或血管损伤以及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急性移位单纯性肱骨大结节骨折近期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