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6908篇 |
免费 | 40199篇 |
国内免费 | 230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42篇 |
儿科学 | 6740篇 |
妇产科学 | 2423篇 |
基础医学 | 24220篇 |
口腔科学 | 7113篇 |
临床医学 | 49051篇 |
内科学 | 33305篇 |
皮肤病学 | 4805篇 |
神经病学 | 7601篇 |
特种医学 | 15609篇 |
外科学 | 33913篇 |
综合类 | 115545篇 |
现状与发展 | 93篇 |
预防医学 | 48629篇 |
眼科学 | 4846篇 |
药学 | 51026篇 |
669篇 | |
中国医学 | 43116篇 |
肿瘤学 | 174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24篇 |
2023年 | 5293篇 |
2022年 | 13054篇 |
2021年 | 16450篇 |
2020年 | 14684篇 |
2019年 | 7736篇 |
2018年 | 8085篇 |
2017年 | 11486篇 |
2016年 | 8528篇 |
2015年 | 16102篇 |
2014年 | 20583篇 |
2013年 | 26347篇 |
2012年 | 38047篇 |
2011年 | 40759篇 |
2010年 | 36826篇 |
2009年 | 32202篇 |
2008年 | 33072篇 |
2007年 | 31774篇 |
2006年 | 27853篇 |
2005年 | 21796篇 |
2004年 | 15365篇 |
2003年 | 12302篇 |
2002年 | 9316篇 |
2001年 | 8449篇 |
2000年 | 6325篇 |
1999年 | 2253篇 |
1998年 | 504篇 |
1997年 | 398篇 |
1996年 | 383篇 |
1995年 | 326篇 |
1994年 | 324篇 |
1993年 | 182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124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99篇 |
1986年 | 100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51篇 |
1965年 | 16篇 |
1959年 | 27篇 |
1958年 | 36篇 |
1957年 | 36篇 |
1956年 | 23篇 |
1955年 | 27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三者中及前列腺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链霉菌素抗生物蛋白一过氧化酶方法,分别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多克隆抗体对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方法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切片行定性评分。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几乎无表达,在前列腺增生症低表达,在前列腺癌高表达,三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前列腺无表达、在前列腺增生症低表达、在前列腺癌高表达,表明其与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2.
Screening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on 1q31.1-32.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OU Chong-zhi QIU Guo-qiang WANG Xiao-liang FAN Jun-wei TANG Hua-mei SUN Yu-hao WANG Quan HUANG Fei YAN Dong-wang LI Da-wei PENG Zhi-hai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8,121(24):2479-2486
Background As a model for both multistep and multipathway carcinogenesis, colorectal neoplastic progression provides paradigms for researching both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SGs).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and many gene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for the potential TSGs on chromosome 1q31.1-32.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to explore whether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s unique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determine whether other putative TSGs exist and contribute to colon carcinogenesis. Methods Six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t a density of approximately one marker in every 1.6 cM, were chosen for refined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mapping of 1q31.1-32.1. Eighty-three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umor and normal DNA were analyzed vi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thes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PCR products were eletrophoresed on an ABI 377 DNA sequencer. Genescan 3.1 and Genotype 2.1 software were used for LOH scanning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refined LOH mapping results, we undertook a microarray-based expression screening to identify tumor association genes in 19 of the CRC cases. Results The average LOH frequency of 1q31.1-32.1 was 24.41%,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36.73% (18/49) at D1S2622, and the lowest of 16.42% (11/67) at D1S412. A minimal region of frequent deletion was located within a 2 cM genomic segment at D1S413-D1S262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LOH of any marker in the studied region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patient sex, age, tumor size, growth pattern, or Dukes stage). On the basis of refined mapping results, we chose 25 genes located in the D1S413-D1S2622 (1q31.3-32.1) region and presented a microarray-based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approach in 19 sporadic CRC cases to identify candidate CRC related tumor suppressor genes. This study found 4 相似文献
993.
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现况调查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和普陀区 992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 ,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及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亟待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 ,加大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相似文献
994.
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认知功能障碍与环胞素A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认知功能障碍和环胞素A治疗作用。方法 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的大鼠模型;用电脑控制穿梭箱记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研究脑内血源性白细胞和T细胞浸润的规律、分布和可能作用及免疫抑制剂环胞素A(CsA)的治疗效果。结果 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2~4个月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缺血1个月后皮层、海马和白质有白细胞和T细胞的浸润,2~4月浸润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995.
人胃癌SGC7901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 1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 .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系 SGC790 1为研究对象 ,采用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 .结果 人的胃癌 SGC790 1细胞系的静息膜电位为 (- 32 .2± 2 .2 ) m V,在钳制电压 - 40 m V,阶跃电压在 - 80~ +80 m V,记录到一种跨膜电流 ,该跨膜电流具有电压依赖、外向整流特性 ,该电流在延迟 2 5 ms后最大激活 ,80 0 m s内不失活 ,翻转电位在 - 6 0~ - 40 m V,能被已知的钾通道的阻断剂 4- AP或 TEA阻断 .结论 在人胃癌SGC790 1细胞系细胞膜上存在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犬胰肾联合移植(SPK)动物模型,研究其治疗1型糖尿病肾病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本地犬24只随机分组作SPK的供、受体,供体多器官联合切取,全胰、节段十二指肠、双肾、脾脏.切除受体犬胰腺左叶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供体门静脉、腹主动脉袖片分别与右髂外动静脉吻合,左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左髂外动、静脉吻合,十二指肠与膀胱吻合,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观察血糖、尿淀粉酶变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完成犬胰腺移植手术12例,术中麻醉意外供、受体各死亡1例,受体手术成功率为91.7%.并发症3例,动脉吻合口血栓形成2例(16.7%),移植物血管蒂扭转1例(8.3%);十二指肠坏死1例(8.3%),10只受体存活期内、外分泌功能基本正常,术后3-7 d出现肾、十二指肠、胰腺排斥反应并逐渐加重,最终移植物失功能均致受体死亡.结论 建立犬SPK模型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可行的,良好的外科技术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基础,技术并发症和排斥反应是移植物失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T2DM患者372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8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Pearson法检验患者SUA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UAER和CIMT的相关因素.结果 男性T2DM患者SUA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SUA水平均与UAER相关;在校正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后,相关性仍然存在(男性:r=0.24, P<0.01;女性:r=0.29, P<0.01).女性T2DM患者SUA水平与CIMT相关(r=0.29, P<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UA是T2DM患者UAER(男性: β=0.16,P<0.05;女性: β=0.20,P<0.05)及女性T2DM患者CIMT的独立相关因素(β=0.16,P<0.05).结论 SUA在T2DM患者肾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控制SUA水平可能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和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8.
多数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ltis,SAP)在病程中可出现高血糖症。高血糖症不仅提示物质、能量及水盐代谢紊乱,且与脓毒症、免疫抑制、营养不良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多种病理过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ATP缺失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建立细胞的体外ATP缺失模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变化;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共沉淀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 缺失后细胞内肌动蛋白酪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ATP缺失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增加,G-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减少;ATP缺失细胞内磷酸化肌动蛋白量明显增加,肌动蛋白的磷酸化程度随ATP缺失时间延长而增加;ATP缺失处理后肌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且与ATP缺失程度呈相一致;肌动蛋白苏氨酸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TP缺失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出现聚合过程,可能与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接枝率、接触角、透水时间、拉伸应力应变、ESCA的测定以及不冲击实验研究了在DCP和BP等存在下电晕放电引发含氢硅油接枝PET织物及其拒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能有效引发含氢硅油在PET织物表面的接枝共聚反应,随电晕放电处理时间的延长,PET织物表面接枝率增大;接枝后PET织物拒水效果明显增强;电晕放电引发接枝改性后PET织物无损伤,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