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5篇
  免费   2724篇
  国内免费   1764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377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1434篇
口腔科学   434篇
临床医学   2794篇
内科学   2241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679篇
特种医学   991篇
外科学   2010篇
综合类   681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916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927篇
  33篇
中国医学   3176篇
肿瘤学   956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873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998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695篇
  2016年   515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207篇
  2013年   1622篇
  2012年   2386篇
  2011年   2569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1855篇
  2008年   1879篇
  2007年   1799篇
  2006年   1553篇
  2005年   1308篇
  2004年   813篇
  2003年   723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杨刚  贾新权 《医学综述》2006,12(15):957-958
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施行脑动脉瘤手术18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并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2.
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125I粒子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及组织损伤。方法 建立人胃癌BGC-82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不同剂量(100、120、140Gy)地^125I粒子植于实验组。30、60d:比较移植瘤抑瘤率,病理组织学、局部皮肤反应、裸鼠体重及白细胞计数。结果30d,100、120、140Gy组抑瘤率分别为51.93%、79.18%、90.22%,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多为RCRG2(45.83%),各实验组组间除120Gy与140Gy(P〉O.05)组外,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d,各组抑瘤率分别为97.97%、100%、96.69%,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以RCRG1居多(6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反应随剂量增高而加重,各实验组组间及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125I粒子在不同时间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显著杀伤作用,但120Gy和140Gy组随剂量累积,损伤明显增加。提示100Gy可能是治疗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转染MKP1质粒72h后,收集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利用P^42/P^44磷酸化抗MAPK抗体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MAPK活性,用流试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素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MKP1质粒后,MAPK活性明显下降,VSMC阻滞于G0-G1期,同时抑制了细胞周期素D、E的表达,P27蛋白表达却明显增加。结论 MKP1抑制VSMC增殖可能是通过降低MAPK活性,抑制细胞周期素表达和增加P27蛋白表达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报告 2例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病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原因 ,以及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结果 :近 8年来我院共做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6 80例次 ,并发胆囊坏死 2例 (0 3%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超选择插管不到位是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胆囊坏死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今后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对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更应慎重 ,使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5.
60多年来,X-线胶片配合各种增感屏的使用,已成为医学影像的标准.因为它在功能上的实用性,及有目共睹的高质量影像,理所当然地担当起影像信息的捕获、显示、贮存及交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
杨铁虹  贾敏  梅其炳 《中药材》2005,28(5):405-407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及其3个组分对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影响.方法:机械分散法制备小鼠单个脾细胞悬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浓度.结果:当归多糖及其3个组分在30~100 μg/ml剂量范围内,能显著促进脾细胞的增殖;其中组分AP-3能够显著促进巨噬细胞、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浓度.结论:当归多糖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和T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因子IL-2、IFN ̄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注射疗法的疗效。方法78例血管显露和活动性出血溃疡中,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34例和44例,比较两组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率、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输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及其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内镜注射治疗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止血率分别为88·24%和93·72%(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11·76%和6·28%(P>0·05);急诊手术率分别为2·94%和4·55%(P>0·05);死亡率分别为11·76%和2·27%(P>0·05);输血量分别为(6·65±4·46)U和(3·50±3·05)U(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13·95±1·98)千元和(9·16±1·65)千元(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7·79±8·00)d和(11·59±5·88)d(P<0·05)。(2)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为3例和4例(P>0·05)。结论内镜注射疗法安全有效,适用于伴发重要脏器疾患的老年溃疡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98.
川芎嗪对预防犬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犬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Allen’s法打击犬胸13节段脊髓制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所有动物均行介入下选择性动脉插管至伤椎水平肋下动脉,留置导管作为局部给药途径。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川芎嗪治疗组。术后采用胥少汀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分、MRI检查、血清和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B蛋白的测定来衡量脊髓损伤程度和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川芎嗪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在1W有统计学意义。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川芎嗪治疗组的相对信号值低于脊髓损伤组,在72h、1W有统计学意义。川芎嗪治疗组血清和脑脊液中MBP低于脊髓损伤组,并且MBP在72h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对于急性脊髓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7例患者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和噻氯吡啶250mg/天,6F(Envoy)导引导管放置到颈内动脉远段或椎动脉近颅底段,造影获得工作位,评价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1-狭窄处管径/狭窄远端管径)×100%,微导丝在路途导引下通过颅内动脉狭窄段,向远端直至P2或M2段,确保足够的支撑力。选择支架大小的依据为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直径,导丝引导下支架通过狭窄部位,造影确定支架位置正确,充盈球囊至5~6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无并发症,操作完毕。随访3~10月。结果:17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处植入支架,技术成功100%,造影显示狭窄由术前(78.3±12.9)%降至术后(6.8±7.3)%,狭窄的动脉管径恢复,短期随访(3~10个月)显示很好临床效果。术中出现一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SAH),对症治疗痊愈。6例随访造影未见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增加血管内径,改善血流量,减轻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均有3~8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史),其中2例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3例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伸肌腱与中指指伸肌腱端侧编织缝合,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小指固有伸肌腱;2例中、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冷冻异体指伸肌腱移植修复。1例拇长屈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修复。结果术后局部滑膜和肌腱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显示为慢性炎症伴局灶性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7年,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优良率为100%。结论多根肌腱同时断裂是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常见特点,手术采用肌腱转位或异体肌腱移植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