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氯硝西泮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治疗惊厥血药质量浓度的变化,寻找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具有惊厥发作的住院患儿,分为单次给药组、重复给药组及减量重复给药组,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质量浓度。结果单次给药后15、30、60、120及480min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101.9±12.1)、(76.9±5.8)、(50.7±2.9)、(30.9±5.4)、(21.5±6.8)μg/L,相同剂量重复给药后15、45、60及120min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97.2±6.1)、(130.4±13.4)、(106.8±4.8)、(79.6±2.4)μg/L,减量重复给药后15、45、60及120min测定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101.1±13.1)、(123.1±6.6)、(99.4±9.8)、(79.3±2.2)μg/L。结论减量重复给予氯硝西泮,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惊厥发作,同时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2.
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药代动力学及稳态血药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例学龄期癫痫患儿单次口服丙戊酸钠(VPA)的药代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PA的代谢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及呈一级速率清除,半衰期平均为14±4h,清除率为9±3g/L。表现分布容积是0.156±0.026L/kg,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与国内成人近似。观察了4例4~14岁患儿每8小时服相似剂量的VPA后,其昼夜最低稳态血浓度及白天二次服药问血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其最低稳态血浓度为36~93mg/L,二次服药间血浓度波动较显著,范围为18%~58%,而每例最低稳态血浓度波动不大,平均为9%。提示学龄期儿童VPA的代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VPA的昼夜代谢速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3、7 d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JOA评分、SF-36评分和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90.00%(9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可提高腰椎JOA评分、SF-36评分、下肢FMA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24.
杨琳  赵媚  肖琳  黄绍平 《医学争鸣》2005,26(3):232-234
目的:研究氯硝西泮单次给药和重复给药后血清及脑组织药物浓度的变化,寻找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将大鼠分为单次给药组,重复给药组,相同剂量、不同时间重复给药组及减量重复给药组.给药后取血及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单次给药后大鼠血清药物浓度及脑组织药物浓度快速下降,尤其是脑组织;30min重复给药后,血清药物浓度及脑组织药物浓度再次升高;对比单次给药与重复给药后脑组织药物浓度与血清药物浓度的比值发现,重复给药后该比值明显升高(30min达到1.0,单次给药为0.5);减量重复给药后发现,随着第二次给药剂量减少,脑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清药物浓度的比值下降至0.7,近似可接近单次给药后的比值.结论:氯硝西泮重复给药虽可有效地控制惊厥复发,但也可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增加心血管及呼吸抑制方面的副作用.但是,如果减量重复给予氯硝西泮,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惊厥发作,同时可以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5.
难治性癫(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癎)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有关难治性癫(癎)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文章就难治性癫(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多药转运体表达增多可能导致进入脑组织的药物浓度降低是产生耐药的主要因素,文章重点阐述多药耐药基因和难治性癫(癎)的关系,并对难治性癫(癎)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并比较妥泰、丙戊酸钠对成、幼年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的幼年雌性SD大鼠(生后21 d)及成年雌性SD大鼠(生后2月)随机分为幼年对照组、幼年妥泰组(幼TPM)、幼年丙戊酸钠组(幼VPA)、成年对照组、成年妥泰组(成TPM)、成年丙戊酸钠组(成VPA) 6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直接灌胃生理盐水1~2 mL,TPM组每日直接灌胃给药TPM 50 mg/kg,VPA组每日直接灌胃给药VPA 200 mg/kg,干预5周后处死,取血清标本,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结果:成TPM组、幼TPM组空腹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成年组瘦素、胰岛素水平下降显著(P<0.05)。相反,成年VPA组、幼年VPA组空腹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幼年组瘦素、胰岛素水平增高显著(P<0.05)。结论:TPM可显著降低成、幼年大鼠的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以成年组下降显著;VPA可显著增高成、幼年大鼠的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以幼年组增高显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29-232]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不断有新药及改变剂型或用途的老药投入临床使用.为了达到临床用药符合安全、有效、经济之目的,临床医生重视并学习临床药物评价的意义及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临床药物评价的概念和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药物经济学、药剂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儿科临床药物评价的特点主要在于重视药物在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以及开展用无痛苦或最小痛苦手段对临床药物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28.
胡伟  巩守平  李文妍  王岗  黄绍平 《医学争鸣》2007,28(16):1485-1487
目的:应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海马区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BD组和NGF治疗组. 应用改良RICE法制作大鼠HIBD模型,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海马区细胞凋亡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 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Bcl-2表达轻度升高,Bax表达明显升高. 与HIBD组比较,NGF治疗后,凋亡细胞减少(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Bax表达下降(P<0.01). 结论:HIBD后,新生大鼠海马区细胞存在细胞凋亡,NGF治疗增强Bcl-2表达,减少损伤基因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观察生酮饮食(KD)添加治疗婴儿痉挛(IS)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能影响KD疗效的因素,为临床上应用添加KD治疗IS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筛选2011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添加KD治疗的36例确诊为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KD疗效在各预测因素组内的差异,评估KD后的发作控制率、KD保留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KD维持治疗1、3、6个月的保留率分别为91.7%、88.9%和80.6%.在6个月时KD控制婴儿痉挛的有效率为66.7%.因发作控制不佳甚至增加而中止KD者占57.1%.KD前使用抗癫痫药物(AEDs)的种类越少,添加KD的有效率越高(χ2=8.309,P=0.013<0.05).结论 KD作为对IS的添加治疗有效和安全;KD保留率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疗效;KD治疗前的用药种类对其疗效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0.
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常见的小儿慢性疾患之一,约25%~30%的癫痫属于难治性。近年来,已对难治性癫痫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在治疗上,除了消除导致难治性癫痫的因素之外,应用新的抗癫痫药物及其它药物辅助治疗获得一定疗效,其中,γ-乙烯氨基丁酸作为最有希望的抗癫痫药物之一。外科治疗对部分难治性癫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着重对近几年国外有关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