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两种稀释液在精液常规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CASA)能较真实反映高密度精子质量的精液稀释液。方法对64份高密度精液(粘稠标本30份,非粘稠标本34份)均予以生理盐水和自体精浆等比稀释,后用CASA分析原液、生理盐水稀释液、精浆稀释液。并对生理盐水稀释液人工计数精子密度及活力。结果非粘稠精液:经CASA分析,原液密度明显高于精浆稀释液(P=0.003)或生理盐水稀释液(P=0.001)的密度,两种稀释液的密度相近(P=0.076);原液活力明显低于精浆稀释液(P=0.001)或生理盐水稀释液的活力(P〈0.001),生理盐水稀释液的活力明显高于精浆稀释液的活力(P〈0.001);CASA分析和人工计数生理盐水稀释液的密度(P=0.372)和活力(P=0.060)相似。粘稠精液:经CASA分析,原液和精浆稀释液的密度相近(P=0.054),二者均较生理盐水稀释液的密度明显增高(P〈0.001),原液和精浆稀释液的活力相似(P=0.288),二者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稀释液的活力(P〈0.001);CASA分析和人工计数生理盐水稀释液的密度(P=0.073)和活力(P:0.161)相似。结论行精液常规分析时,非粘稠的高密度精液,用自体精浆稀释后,CASA分析的参数能较真实反映患者精子质量;粘稠的高密度精液,生理盐水是相对较好的稀释液。  相似文献   
52.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评价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分析在本中心行IVF-ET治疗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61个IVF周期治疗,其中10个周期因卵巢反应不良而取消。周期获卵率10.34个,卵子授精率72.5%,卵裂率67%,周期胚胎移植数4.9个。其中14例妊娠,占27.45%。自然流产5例,占35.7%。重度OHSS发生率7.8%。结论 IVF-ET是治疗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等不孕症的重要手段,可解除部分不孕症患者终身不孕的痛苦。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2种蔗糖浓度对人类卵母细胞冻融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慢冻-快融程序化冷冻方法冻融不同时期的人卵母细胞,根据冷冻液中蔗糖浓度不同分为二组(A组:0.2mol/L蔗糖组;B组:0.3mol/L蔗糖组),比较其复苏后存活情况。B组复苏后成熟卵母细胞培养不同的时间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分析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结果的影响。结果:相对于A组的冷冻方法,B组明显提高了未成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的存活率(72.0% vs 54.4%,68.8% vs 44.4%),二组卵母细胞复苏后形态异常率无明显差异;复苏后存活的成熟卵母细胞ICSI前培养3-4h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培养1h、2h和5h。结论:适当提高蔗糖浓度更有利于各时期卵母细胞的冻存,复苏的成熟卵母细胞培养3-4h有助于卵母细胞结构的恢复,提高正常受精率和后期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卵巢功能低下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GnRH antagonist,GnRH-A)促排卵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gonist,GnRH-a)短方案促排卵有无差异。方法:A组应用GnRH-a与HMG/rFSH(Gn)促排卵共53个周期,B组应用HMG/rFSH(Gn)与GnRH-A促排卵共30个周期,比较两组HCG注射日的血清E2与LH水平及内膜厚度、卵泡刺激素用量及所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B组与A组相比,两组的促卵泡激素(Gn)所用天数有明显差异(10.87±2.43 vs 9.62±1.70,P<0.05),B组平均获卵数要高于A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10.43±7.94 vs 9.00±6.98,P>0.05),两组之间的HCG注射日血清E2与LH水平及内膜厚度、Gn用量、受精数、受精率、卵裂数、卵裂率、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nRH-A是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促排卵治疗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思则凯方案(group1),长方案(group2)和HMG促排卵方案(group3)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6月88例PCOS患者采取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每组30个周期。比较各组间FSH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流产率。结果:3组的用药天数group2最短,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group1和group2的获卵数与group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质胚胎数group3也相对较高(P<0.01);受精率、卵裂率、HCG注射日内膜厚度、LH值,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group3流产发生率也偏高。结论:对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使用GnRH拮抗剂缩短了Gn的用药时间和用量,降低了OHSS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是PCOS患者IVF-ET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6.
患者29岁.因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后2年不孕,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梗阻",来我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育治疗.  相似文献   
5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多胎减胎后双胎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IVF-ET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IVF-ET治疗后直接双胎妊娠124例(A组)和IVF多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43例(B组),比较二组孕期流产率、早产率、胎儿出生体重、胎儿畸形率、新生儿死亡率、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等。结果:早期流产率A组8.1%,B组25.6%;晚期流产率A组16.9%,B组9.3%;总流产率A组25%,B组34.9%;A、B组间流产率有显著差异(P<0.01)。A、B组平均孕周(36.6±2.2周vs36.0±2.9周)、第一胎胎儿出生体重(2678.0±510.3gvs2542.5±454.8g)和第二胎胎儿出生体重(2393.4±496.8gvs2297.5±501.0g)间无统计学差异;A、B组间在母体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畸形率、新生儿死亡率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ET中多胎减为双胎妊娠与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相比,早期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影响未成熟卵母细胞冻融技术的关键因素。方法:A组:来源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自愿捐献的多余的成熟卵母细胞(MⅡ期),共56个;B组:来源于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GV或MⅠ),共67个。不同成熟时期卵母细胞经慢冻快融后培养和体外受精,观察其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冻融后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60.71%vs 77.61%,P<0.05);A组受精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1.76%vs 50.00%,P>0.05);A组与B组相比,两组冻融后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有显著性差异(76.19%vs 37.50%,47.62%vs 12.50%,P<0.05)。A组获2枚囊胚,而B组没有囊胚培养成功。结论:体外成熟培养技术可能是影响冻融后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采用蛋白酶消化透明带和激光打孔的方法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获得临床妊娠。方法对具有透明带增厚(≥15μm);年龄≥35岁;前次胚胎种植失败;胚胎发育延迟及基础FSH≥12mIU/ml共141周期及105个冻融移植(FET)周期的胚胎,予10IU/mlPronase溶液消化或透明带激光打孔后移植。结果68例获临床妊娠,其中22例妊娠来自FET后。2例3胎妊娠,16例双胎妊娠,50例单胎妊娠。结论两种透明带辅助孵化的方法均获得临床妊娠,是方便且实用的辅助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IVM)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10-2005-03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二甲双胍组(28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12周后进行34个IVM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直接行36个IVM周期治疗。比较两组获卵数、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和妊娠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两组体外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MⅡ)13、16、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结果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每周期获未成熟卵数(12·35±6·29)个、(9·39±6·17)个,成熟率76·67%、70·41%,受精率69·57%、67·65%,卵裂率87·50%、89·44%,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优质胚胎形成率37·76%、24·31%,妊娠率38·24%、16·67%,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经体外培养成熟的卵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予以二甲双胍预治疗,可改善IVM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