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建立两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单个胚胎细胞进行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的实验方法以增加高龄妇女、反复种植失败、习惯性流产等不孕不育夫妇的妊娠率,降低流产的风险.方法 对常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母细胞浆单精子注射(ICSI)的卵母细胞于受精后第3天行胚胎活检,取1~2枚卵裂球,裂解、核...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过程中游离睾酮指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PCOS患者124例(实验组)和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132例(对照组)接受IVF-ET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游离睾酮指数,以及对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着床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磷酸化AKt(pAKt)在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18份原发性不孕症、不明原因性不孕症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30份继发性不孕症、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用SP免疫组化法确定两组患者子宫内膜pAK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UV)的组织学定位及半定量表达。结果LIF在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均主要定位在腔上皮和腺上皮胞浆,pAKt在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主要位于间质细胞且呈胞浆强表达。两组患者子宫内膜LIF与pAKt蛋白表达半定量分析(sP免疫组化法):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LIF与pAKt表达量较双侧输卵管阻塞患者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中IVF/ICSI后未妊娠者子宫内膜LIF与pAKt表达量较妊娠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不孕原因之一,着床期子宫内膜pAKt表达降低可能是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探讨双胎妊娠中孕期选择性减胎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12例双胎妊娠患者因在中孕期发现其中一个胎儿存在结构或染色体异常而行选择性减胎治疗。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选择性减胎手术情况、术后妊娠期并发症、产科结局及新生儿情况。12例患者均在中孕期成功减胎。其中4例足月分娩,3例早产,1例晚期流产、胎儿存活,1例流产,3例持续妊娠中;8例已分娩患者(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5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4+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 290.00±963.52)g,新生儿平均出生身长(44.88±6.01)cm,8例出生新生儿均未见缺陷。中孕期选择性减胎术对异常胎儿与正常胎儿并存的双胎妊娠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母胎并发症、防止先天性缺陷儿出生。  相似文献   
125.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内分泌紊乱为主、多种代谢异常导致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PCOS患者双侧卵巢有大量窦卵泡存在,但是不能周期性产生成熟卵泡,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原发性、内在性卵泡生长异常可能是引起PCOS不排卵及临床内分泌改变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内在性的卵泡发育异常可能与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调控失常有关。通过对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研究,为PCOS病理机制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6.
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2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中发生中、重度OHSS的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19例患者中,OHSS发生率的为4.2%(219/5176),其中重度OHSS42例(19.2%),中度OHSS177例(80.8%)。早发组重度OHSS发生率(18例,8.2%)与晚发组(24例,1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取卵后发生OHSS的时间为1~19d,早发组平均发生时间为(2.2±1.8)d,晚发组为(12.4±3.4)d(P〈0.001)。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和少量腹水患者占80.8%(177/219);合并胸水、少尿、血液浓缩、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者占19.2%(42/219);仅1.4%(3/219)出现呼吸困难,均给予支持对症治疗后痊愈。住院治疗率31.5%(69/219),全胚胎冷冻患者住院率(8.7%,19/219)与非全胚胎冷冻(22.8%,50/2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移植共124例,总妊娠数53例(42.7%,53/124),其中早发组33例(33.3%,33/99),晚发组20例(80%,20/25);多胎妊娠29例,早发组14例(14.1%,14/99),晚发组15例(60%,15/25)。新鲜移植妊娠率与全胚胎冷冻后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44.4%,20/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妊娠的患者病程较长(P〈0.05)。结论早发组与晚发组患者临床特征有较大差异。对有高危因素或早发OHSS患者行胚胎冷冻保存及冻融胚胎移植或单胚胎移植可有效的预防OHSS。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分析不同批次卵裂期胚胎培养液所获得的体外受精(IVF)结局,以进一步评估不同批次培养液的稳定性。方法:病例资料为本中心2011年8月-2012年9月患者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并且获卵数〉5枚的移植周期,根据卵裂期培养液的批次不同收集了18组,随机抽取6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IVF结局。结果:6组患者年龄、既往IVF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问平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中心IVF实验室整体质控系统稳定,不同批次培养液的IVF结局稳定。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通过部分影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因素分析,预测IVM技术治疗PCOS的成功率.方法 32个PCOS患者35个周期,月经第3天测性激素,设计促排卵方案,采用IVM技术治疗.结果 35个周期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368个,每个患者平均10(1~31)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移植后妊娠率分别是75%、68%、80%、23%,早卵泡期FSH水平与未成熟卵数的获得数显著相关,早卵泡期E2≥200 pmol/l可能预示高妊娠率.结论早卵泡期FSH和E2水平能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395名患者,共429个周期,根据COH中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分为,P 0~2.86(A)、>2.86~6.36(B),>6.36~9.54(C)及>9.54(D)4组,计算比较各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各组间的年龄、移植胚胎数及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均显著升高(P<0.05),D组的卵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明显升高可影响IVF-ET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并引起妊娠率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除了本身固有的多囊样卵巢、高雄激素血症及排卵功能障碍的特征外,常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PCO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PCOS病情长期得不到改善,不仅影响患者生殖健康,也影响患者全身健康。虽然对PCOS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更加强调综合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PCOS患者,应当在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质量基础上,采用药物诱发排卵解决生育问题;而PCOS促排卵方案的目标是避免多卵泡发育,尽量获得单个卵泡发育;即使在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中,也应避免过多卵泡发育,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多胎妊娠的发生。现就PCO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