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7篇
内科学   17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29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7篇
  8篇
中国医学   29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肾脏(CKD)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CKD病情隐匿,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须依靠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费用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2.
高洁  陈任  吴泥亚  马颖  秦侠  胡志 《安徽医学》2016,37(9):1162-1165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艾滋病疫情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态度以及艾滋病知识来源,为制定城镇居民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采用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在每个地区调查150~200名居民。结果 调查人群的艾滋病整体知晓率为84.77%,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91.61%,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78.74%,中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86.03%,3个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3);超过20.00%的居民在假设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从他们那里购买蔬菜、艾滋病儿童与未感染者儿童在一起上学时,都表示出排斥心理;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主要是电视(89.06%)、免费宣传资讯(64.84%)和报刊(63.48%)。结论 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较高,但高流行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局部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在ABCB1(1199G/A)重组细胞模型中不同性激素对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及甲磺酸伊马替尼转运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入HEK293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性激素对P-g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LC检测性激素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累积量的影响。结果:浓度梯度的性激素(雌酮、雌三醇雌二酮、黄体酮和睾酮)刺激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细胞后,雌酮和雌三醇能刺激P-g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雌三醇上调ABCB11199A/mu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BCB11199G/wt;雌酮和雌三醇可降低甲磺酸伊马替尼在细胞内的累积量,产生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结论:雌酮和雌三醇增加了细胞内P-gp的表达,并促进P-gp介导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脑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脐血中的IL-6、IL-4、IL-10、IFN、TNF-α含量;结合临床症状和胎盘脐带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30例)和对照组(非绒毛膜羊膜炎,43例)。检测IL-6、IL-4、IL-10、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脐血中的含量。结果该院同期妊娠妇女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9.6‰,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3.9‰,而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脐血中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无脑损伤组(P0.05);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及脐血中IL-4、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与无脑损伤组低(P0.05);IFN水平在4组血清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9例;对照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脐血中IL-6、IL-4、IL-10、TNF-α水平变化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围生儿脑损伤组细胞因子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一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围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生预后。  相似文献   
85.
为积极有效应对传染病暴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队卫生防疫人员的理论水平及现场技能需全面提升。本文报告一套现场流行病学教学与培训新模式。该模式下,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立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的能力及经验。以教师亲历应急处置事件为案例,结合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全方位突出实训教学,以应急演练和模拟处置为平台,考核学习效果,实现学员从课堂理论到现场实践的无缝链接。课后学员反馈,此培训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同时教师也得到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实现了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不同病理分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明确的肺腺癌(LADC)患者137例,肺鳞癌(LSCC)患者82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59例,肺部良性病变(BCD)患者10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LADC组CEA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LSCC组SCCAg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SCLC组ProGRP、NSE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CYFRA21-1在LADC组和LSCC组阳性率及浓度水平均最高。以BCD患者为对照,CEA在LAD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62.8%和 93.1%,SCCAg 在 LSCC 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64.6%和91.2%,CYFRA21-1在LADC患者和LSC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最高。ProGRP在SCL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8.0%;联合检测中,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对LADC有较高灵敏度(78.8%)和特异度(86.3%),AUC为0.891,CYFRA21- 1与SCCAg联合检测对LSCC有较高灵敏度(84.1%)和特异度(87.3%),AUC为0.912,NSE与ProGRP联合检测对SCLC有较高灵敏度(88.1%)和特异度(98.0%),AUC为0.952;在不同肺癌病理分型患者中,五个标志物联合检测与两个标志物联合检测相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A、CYFRA21-1、SCCAg、NSE、ProGRP与肺癌病理分型相关,可作为肺癌诊断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并发溶血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hemolysis,elevated liver function and low platelet count,HELLP)综合征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PE患者52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者并发HELLP综合征,对照组无HELLP综合征。检测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指标。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SPE并发HELLP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WBC、NLR、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0±3.3)×109/L vs(9.3±2.4)×109/L,t=3.413;(5.43±1.67) vs(4.27±1.27),t=2.347;31.10(1.13~88.93)mg/L vs 5.38(0.50~17.99)mg/L,Z=–4.806;8.8(3.4~14.5)pg/ml vs 6.6(2.7~10.2)pg/ml,Z=–2.136;8.4(6.0~10.9)pg/ml vs 5.8(2.1~9.7)pg/ml,Z=–4.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4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1±0.65)pg/ml vs(3.00±0.92)pg/ml,t=–2.505;(2.37±0.63)pg/ml vs(3.24±0.76)pg/ml,t=–4.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NLR、hs–CRP、IL–6及TNF–α水平的升高及IL–10水平的降低是SPE并发HELLP综合征的部分危险因素[校正后OR值(95%CI)分别为1.435(1.108~1.859)、1.466(1.034~2.078)、1.283(1.082~1.523)、1.317(1.029~1.686)、2.538(1.420~4.535)和6.663(1.912~23.004),P均<0.05]。结论 在SPE患者中,WBC、NLR、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及IL–10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并发HELLP综合征的部分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估基于MRI自动化定量海马体积诊断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HS)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64例存在HS的颞叶癫痫患者,采用AccuBrain软件对头部3D T1WI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检测海马体积指数(HVI);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2名医师目测诊断HS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HVI诊断HS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HVI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评价2种诊断方式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64例中,38例左侧HS、26例右侧HS。医师目测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63%(58/64)、100%(64/64)及95.31%(122/128)。ROC曲线结果显示,HVI诊断HS的最佳截断值为0.185,AUC为0.936。HVI诊断H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50%(56/64)、93.75%(60/64)及90.63%(116/128)。医师目测与HVI诊断HS的准确率一致性较强(Kappa=0.684,P<0.05)。结论 MRI自动化定量海马体积可用于诊断颞叶癫痫患者HS,其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引导经皮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查找国内外有关经胸超声心动图与造影引导治疗PDA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4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中文文献,总样本量为68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组与造影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 0.97~1.01,P=0.40);超声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造影组(RR=0.26,95%CI 0.11~0.59,P=0.001)。超声组手术时间(P<0.00001)、术中射线量(P<0.00001)、射线暴露时间(P<0.00001)、住院时间(P<0.00001)、住院费用(P<0.00001)均少或短于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造影引导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封堵治疗PDA是一种创伤小、费用低、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代替造影引导作为PDA经皮封堵的引导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完美芦荟胶在预防老年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科化疗的老年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患者使用完美芦荟胶外敷进行预防处理,对照组68例使用马铃薯湿敷进行预防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发生静脉炎的比率和程度,以及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方便程度主观评价。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比率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P〈0.05),观察组患者表示治疗方便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美芦荟胶外敷对预防老年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