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血浆瘦素与体重指数和脂肪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和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肥胖者(男性52例,女性48例)和71非肥胖者(男性38例,女性33例)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对其中19例肥胖者(男12例,女7例),15例非肥胖者(男6例,女9例)经CT扫描测量腹部内脏和皮下脂肪面积,分析瘦素与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的关系。结果血浆瘦素水平性别差异显著(P<0.001),女性是男性的2~3倍;瘦素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男r=0.6772,P<0.01;女r=0.7191,P<0.01)。经CT扫描测量皮下和内脏脂肪面积,瘦素水平与皮下脂肪面积的正相关(r=0.8238,P<0.01),与腹部内脏脂肪面积无明显相关性(r=0.2118,P>0.05)。结论肥胖者血浆瘦素升高,瘦素水平不仅与肥胖程度有关,还与脂肪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医院在职职工各年龄段的血脂分布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与血脂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首先利用自我设计的《生活行为调查问巷》,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抽血化验,测量身高、体重等。最后对影响血脂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总是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脂异常检出率也是逐渐增高的。在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中显示,影响因素是每天吃肉量、食用蛋数量、食用煎炸食品数量、主要出行方式、年龄;与之无关的因素是喜欢甜食、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工作强度。结论在这次医务工作者的调查中,均提示食用肉蛋煎炸食品多、开车或坐出租上班、增龄是血脂增高的危险因素,步行或骑车上班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tate of glycemie control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o have received oral antidiabetic agents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an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ptimized regiments of gliclazide modified-release tablets (Diamicron MR, SERVIER, Tianjin) in patients with failed glycemic control (HbA1c 6.5%).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enrolled from 54 hospitals in more than 20 cities and received long-term (more than 3 months) oral antidiabetic agents. HbA1c was measured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HbA1c reduction was evaluated. The patients who failed to achieve glycemic control (HbA1c 6. 5%) and received daily multiple-dosing insulin secretagogue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optimized treatment regimen, consisting of replacing daily multiple-dosing insulin secretagogues with single-dosing gliclaz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 after three months treatment. Results The survey of glycemic control revealed that the mean HbA1c of 5 58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as (7.97±2.89)% ,and the success rate (HbA1c≤6.5%) was 14. 1%. Further more, HbA1c decreased from (8.23±4.00)% before optimization to (6.86±2.24)% after optimization with the average decrement of 1.37% (P<0. 001) and the success rate was raised to 34. 1%. The gliclazide modified-release tablets were well tolerated by most patients, only 2.6% of whom were reported to experience unconfirmed hypoglycemia. Conclusion The success rate of glycemic control was low in Chinese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eceiving oral antidiabetic agents in the clinic. The optimized regimen of gliclazide modified-release tablets taken once daily can down-regulate glycemic levels and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HbA1c reduction,and thus plays efficiently and safely a key role in the optimize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产生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杂交检测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肌肉组织内IRS-1及SH-PTP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同种属的Wistar大鼠做比较。结果OLETF糖尿病大鼠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Western杂交显示OLETF大鼠肌肉组织内IRS-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SH-PTP2的蛋白表达则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IRS-1及SH-PTP2蛋白表达的异常改变,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代谢特征、病理学以及胰岛分子生物学变化。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Fatchow,HE)9只,高脂饲料喂养,为普通饲料中添加20%脂肪(猪油和蛋黄粉各50%)和20%蔗糖。(3)糖尿病组(DM)18只。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40mg/kg)。所有大鼠做灌胃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胰岛素表达量,RT-PCR测定胰腺β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HE组大鼠(P<0.01),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胰岛β细胞吸光度(A)显著低于高脂组大鼠(P<0.05),降低11.6%。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区占胰岛百分比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HE组,分别下降31.9%(P<0.05)和43.1%(P<0.01)。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E组(P<0.05)。STZ注射后48h(基线值)大鼠FBG水平的分布情况为A组(FBG<10.0mmol/L)占7/18;B组(FBG10~19.9mmol/L)占5/18;C组(FBG≥20mmol/L)占6/18。STZ注射后9d的OGTT结果与基线值相比,B组OGTT值总体变化最小,A组FBG的变异最大,达到25%。结论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模拟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血脂异常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趋势。自我血糖监测(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作为糖尿病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提高准确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和糖尿病保健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37.
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对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对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脂肪前体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软脂酸、油酸和胰岛素对细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标志)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软脂酸(0.25mmol/L、0.5mmol/L)、油酸(0.25mmol/L、0.5mmol/L)和胰岛素(50nmol/L、100nmol/L)组,其GP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前体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8.
消渴之病因,乃过食肥甘、嗜酒过度、情志失调、久服金石和久病阴亏。病机为“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故治疗消渴病的原则为“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胃肠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  相似文献   
39.
59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妍  邓建德 《北京医学》1991,13(6):331-333
  相似文献   
40.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很容易造成对护理人员的损伤。为了减少损伤的发生,应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