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目的 针对北京市一起社区内介水传播的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传播动力学特征分析,对不同防控措施分别进行效果评价,探讨最佳防控措施。方法 对2019年北京市某小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资料,建立易感者–潜伏期–显性/隐性感染者–移出者–传播介质(SEIARW)模型,对阻断水传播的措施、健康宣教、要求病例居家休息并禁止在社区内举办聚集性活动等隔离相关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无干预状态下,此次疫情诺如病毒有效再生数为9.32,罹患率可达70.00%,疫情持续时间为45.26 d。当阻断水传播的时间越早,罹患率越低,疫情持续时间越长。健康宣教措施也可使疫情罹患率下降和流行曲线更低矮。隔离相关措施可以缩短疫情持续时间,且隔离率越高,罹患率越低,当日采取措施比次日采取措施防控效果更好。拟合得到疫情接报当日就采取阻断水传播的措施,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和在疫情接报当日采取隔离,隔离率为75.00%时,可达到最佳防控效果。结论 越早阻断水传播的措施、持续健康宣教和早隔离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控制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472.
目的 评价Sysmex XN-1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电阻抗法(PLT-I)通道与血小板荧光法(PLT-F)通道在血小板检测聚集报警中的可信度。方法 选取2020年8—11月本院门急诊及住院的329例血小板PLT-I通道有Q-Flag报警聚集的标本,采用PLT-F通道进行检测并制备2张血涂片,以显微镜镜检确认血小板聚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与显微镜镜检相比,PLT-I与PLT-F通道报警聚集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3%,49.44%;93.33%,100.00%;Kappa值分别为0.128、0.958。结论 Sysmex XN-10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LT-I通道聚集报警假阳性率高,而PLT-F通道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一致性较好,当PLT-I通道报警血小板聚集时可追加PLT-F通道检测辅助辨别血小板聚集,以节省人力,降低复检率,提高实验室内样本周转时间。  相似文献   
473.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 PDAP)病原菌特征,构建并验证革兰氏阳性(G+)菌或革兰氏阴性(G-)菌引起PD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2—2021年发生PDAP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特征,根据病原菌革兰氏染色结果分为G+菌和G-菌感染,分别按7︰3的比例随机纳入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G-菌引起PDAP影响因素后构建预测模型,并分别在建模组、验证组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325例次PD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32株,其中G+菌121株(52.16%),G-菌95株(40.95%),真菌16株(6.90%)。PDAP患者平均发病率为0.29次/年,自2013年开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建模组(包含G+菌80例次,G-菌60例次)证实腹痛、年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74.
目的分析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4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腹腔镜手术证实,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102)和对照组(n=102)。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予以孕通汤治疗。电话随访两组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退出1例,失访1例;治疗组术后妊娠率为68.0%,高于对照组的5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通汤对妊娠率的影响随着输卵管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减小,输卵管Ⅰ级病变妊娠率91.3%,输卵管Ⅱ级病变妊娠率65.5%,输卵管Ⅲ级病变妊娠率28.0%。结论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确切,但在输卵管Ⅲ级病变患者中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475.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常住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流行情况随年龄、时期、出生队列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别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1~75岁常住人口中进行抽样,收集其人口学信息的同时采集静脉血3~5 mL,使用化学免疫发光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检测,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和内生因子法分别估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和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等效应。结果 三次调查显示朝阳区常住居民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率2.61%、2.50%、2.52%,P=0.830,χ2=0.374)。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40~岁年龄组最高,队列暴露风险随出生年代增加而减小。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HBsAg阳性率处于乙肝中流行区水平;乙肝暴露风险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出生队列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476.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由柯萨奇病毒A4型(Cox A4)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途径。对采集的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5 d,累计发病40例,全园罹患率11.53%,均为儿童发病,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于大班,考虑可能和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泡沫之夏”集体活动有关。对采集的13份咽拭子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9例Cox A4阳性,阳性率为69.23%。结论 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季,除了进行常规的病原体检测外,还应开展其他肠道病毒病原的分型鉴定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及时了解柯萨奇病毒的病原分布及变异情况,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