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子顶体相关基因(DKKL1)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男性和弱精子症
患者精液,各取10 μL精液用全自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对精液进行常规分析。为了避免白细胞和生精细胞对结
果的影响,剩余精液采用4个梯度的Percoll法离心分离和纯化精子。Trizol法提取精子RNA,实时荧光定量PCR从基因水平检
测DKKL1基因在正常人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从蛋白水平检测DKKL1蛋白在正常人
和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精液常规分析结果显示,弱精子症和正常人两组之间的年龄、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和
正常精子形态比例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弱精子症组PR 和PR+NP 精子的比例显著降低(P<
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KKL1 mRNA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量降低11.1倍。此外,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弱精子症组DKKL1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了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
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DKKL1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明其与精子运动密切相关,
是导致弱精子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子顶体小泡蛋白-1(ACRV1)在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将4 d、9 d、18 d、35 d、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CRV1基因。采用RT-PCR方法检测ACRV1基因在小鼠不同日龄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RV1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对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结果分析后,筛选得到1个差异表达杂交点,通过在NCBI网站与小鼠全基因组序列Blast分析可知该差异表达基因是ACRV1基因。RT-PCR结果表明ACRV1 mRNA呈小鼠睾丸特异性表达,在出生31 d小鼠睾丸开始高表达,在成年前达到高峰。ACRV1蛋白主要定位在睾丸圆形精子和长形精子细胞。结论:ACRV1基因存在发育的表达调控,为小鼠年龄依赖性表达基因,其表达与小鼠精子发生的过程有很强的一致性,且具有睾丸特异性表达的特征,因此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冻融囊胚移植(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FBT)周期移植第5日(D5)与第6日(D6)高质量囊胚的临床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FBT的365例共387个周期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形成扩张囊胚的天数及移植胚胎的个数分4组,分别为第5日双囊胚移植组(double D5 blastocysts transfer group,DET5组)88个周期、第5日单囊胚移植组(single D5 blastocyst transfer group,SET5组)69个周期、第6日双囊胚移植组(double D6 blastocysts transfer group,DET6组)129个周期及第6日单囊胚移植组(single D6 blastocyst transfer group,SET6组)101个周期。结果四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冻融胚胎的复苏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T5组的临床妊娠率(62.3%)和种植率(62.3%)显著高于SET6组(46.5%,46.5%)(P均为0.04),与DET5组和DET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T5组及DET6组的多胎率均为42.6%,分别与SET5组及SET6组(均为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结论 FBT周期选择高质量的D5囊胚进行单胚胎移植,可以确保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并显著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冻融囊胚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冻融囊胚移植的425例共456周期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囊胚复苏后体外培养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培养时间≤2h)、B组(培养时间2~4h)、C组(培养时间4~6h);A、B、C 3组按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和自然周期(NC)方案再分为6个亚组,A1组(培养时间≤2h,HRT),A2组(培养时间≤2h,NC);B1组(培养时间2~4h,HRT),B2组(培养时间2~4h,NC);C1组(培养时间4~6h,HRT),C2组(培养时间4~6h,NC),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结局。结果 A组、B组与C组及6个亚组患者各项临床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囊胚在移植当天复苏,体外培养时长并不影响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液优选后前向运动(PR)精子数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440例不孕患者1 010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按PR精子数分为A、B、C及D组,对各组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并统计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及不孕类型各组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周期总妊娠率为13.66%,A、B、C及D组妊娠率分别为7.27%、11.16%、17.79%及1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临床妊娠率为11.88%,A、B、C及D组临床妊娠率依次为5.45%、9.44%、16.35%及1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周期患者总临床妊娠率为13.57%,各组临床妊娠率为5.13%~19.53%,有随着PR精子数增多而提高的趋势,高于自然周期患者的8.94%(6.25%~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患者在PR精子数10×106时,临床妊娠率高于继发不孕患者(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妊娠率并不会随着优选后PR精子总数的增多而明显提高,结合使用促排卵治疗方案可适当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应用冷冻环、冷冻膜和自制麦管片三种冷冻载体,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昆明小鼠卵裂期胚胎,比较三种载体的冻存效果。方法采集通过体外受精在体外培养第2天得到的4-8细胞期的昆明小鼠胚胎247个,对其中177个按载体不同随机分为冷冻环组59个,冷冻膜组59个,自制麦管片组59个;剩余的新鲜胚胎70个作为对照组,比较冻融后鼠胚的复苏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和自制麦管片组的胚胎复苏率分别为98.3%、98.3%和94.9%,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和自制麦管片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是84.5%、86.2%和82.1%,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对照组囊胚形成率为94.3%,与冷冻环组、冷冻膜组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自制麦管片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小鼠卵裂期胚胎,使用冷冻环和冷冻膜作为冷冻载体具有复苏率高、囊胚形成率高的优点,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新促排卵药雷洛昔芬(raloxifene,RAL)对着床窗期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lysophosphatidic acidreceptor 3,LPAR3)表达的影响,探讨雷洛昔芬是否损害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方法 雌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RAL用药促排卵组和自然受孕对照组.在雌鼠妊娠第4.5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LPAR3在2组雌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结果 COX-2、LPAR3 2个因子在RAL用药组和自然受孕对照组小鼠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通过RAL用药来进行促排卵,对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COX-2和LPAR3表达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未发现产生不良损伤.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清远地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生殖中心男科门诊就诊的72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5组:≤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40岁。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技术以及 Diff-Quick 快速染色法进行精液质量分析。结果>30~40岁年龄段男性精液浓度较高,各年龄组间精液浓度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向运动(PR)精子比例、精子总活力以及精子存活率呈相对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25~30岁组各项精液参数指标均达到 WHO 标准的比例最高,占该组人数的38.19%,>40岁组比例最低,占该组人数的27.42%。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不育症可发生在生育期男性的任何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