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股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尸体解剖病例 15例 ,将所有病例的两侧股动脉、两侧颈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连续取材 ,常规病理检查 ,部分节段行α 平滑肌肌动蛋白、CD6 8、bax染色。结果 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数量与颈动脉相近。与冠状动脉比较 ,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平滑肌细胞相对多 ,巨噬细胞相对少 ;bax在巨噬细胞的表达多 ,在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少。结论 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数量的不同导致了 3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的稳定性。股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较冠状动脉更稳定。  相似文献   
52.
馒头餐C肽释放试验对糖尿病分型的价值陈为民,韦立新,黄礼松关键词:糖尿病,C肽释放试验,馒头餐,胰岛素β细胞胰岛素β细胞呈等分子释放胰岛素和C肽,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体内产生抗体可干扰胰岛素放射免疫的测定[1],而C肽放免法与胰岛素无交叉反应,且C肽在...  相似文献   
53.
本文用光镜、电镜对206例人体冠状动脉尸检材料进行了研究。重点观察了局灶性内膜溶解这一不为人熟知的病变。作者认为,它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其前驱病变之一。此外,对其检出率,发生年龄、好发部位、发生机制等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清甘油三酯(TG)>1.8mmol/L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证组(25例)、阴虚证组(26例)、阳虚证组(20例)、痰湿证组(24例)和血瘀证组(25例),并设立对照组(25例),比较各组的空腹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肽(CP)及其它生化代谢的变化。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各证型在胆固醇(TC)、血糖(B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方面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别(P均>0.05),TG、INS、CP、载脂蛋白B(apoB)、apoB/A1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ISI及阳虚证组apoA1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1)。在各证型中,痰湿证组、血瘀证组、阳虚证组TG、INS、CP、apoB、apoB/A1均高于气虚证组与阴虚证组(P<0.05和P<0.01),而ISI则降低(P均<0.01);阳虚证组ApoA1低于其余各组(P均<0.01)。结论:邪实的痰湿证、血瘀证的胰岛素抵抗程度较正虚的气虚证、阴虚证为著;而虚证中又以阳虚证为著;各证型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出现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很可能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肝细胞癌胆管癌并存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同时伴发肝细胞癌与胆管癌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6例同时伴发肝细胞癌与胆管癌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6例肝癌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6~52岁,平均47.2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5例,肝硬化4例,2例有脉管内癌栓形成并1例伴神经侵犯.肿块多结节2例,单结节4例,直径2.5~8 cm.镜下见肿瘤由两种不同的组织形态组成,一种为典型的中分化肝细胞癌,另一种瘤细胞多弥散排列,部分区域可见腺样结构,细胞呈多角形及梭形,间质纤维组织增生,4例间质伴有较多或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两种组织形态以不同的方式排列,两种结构为分离结节者2例,两种结构相连、大部分界清局部有移行者3例,1例见肝细胞癌结节包裹在弥散排列的胆管癌样癌组织中,混杂存在.免疫组化:4例肝细胞癌区AFP(+),3例HepPa-1(+),1例CK19弱(+),EMA均(-);在1例弥散排列的胆管癌样区,CK19、EMA和AFP均(+),HepPa-1均(-),Ki-67指数明显高于肝细胞癌区.结论 同时伴发肝细胞癌与胆管癌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类少见的肿瘤,由肝细胞癌与胆管癌样结构组成,其预后类似于胆管细胞癌但较肝细胞癌差.  相似文献   
56.
<正> 取健康成年杂交犬34只,不拘雌雄,体重11~21 kg。5%硫苯妥钠静脉麻醉。左肩胛下去毛备皮约6 cm~2。自颈静脉和股静脉各插入一根7F 2极和3极导管电极。2极导管插至右室与心内膜接触以备电击后进行临时起搏用。三极导管插至三尖瓣口处外接电生理检查仪器。同步描记希氏束电图、心腔内心电图及肢体导联心电图。34只犬分为50J(焦耳)8只、80J 10只、170J 8只、≥200J 8只四个电击能量组。电击后当天除2只犬进行病理检查外余32只犬缝合伤口饲养。半个月重复上述电生理检查后处死,立即开胸取出心脏肉眼观察电击损伤部位、范围、形态、性质及有无并发症。按常规取材法取下房室结、希氏束及左右束支近端所在部位的心脏组织,常规固定、脱水、包埋,每只连续切片1500张左右,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人体冠状动脉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中的分布及其在不稳定性斑块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经临床和病理解剖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通过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不稳定性斑块组乙酰肝素酶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组。结论乙酰肝素酶与斑块不稳定性存在一定联系,可能参与了斑块的去稳定过程。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64岁,因活动时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间断性下肢水肿10余年而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因活动后突然晕厥,痰中带血、咯血于1996年2月6日住院。经多项检查,临床拟诊为:(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肺心病,全心衰竭;(3)肺原性肝硬化。入院后经利尿...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探讨左心室肥厚(LVH)及其逆转对高血压病(HT)患者预后的意义。收集以HT为主要或重要致死原因的101例临床尸检资料,测定其全心重量,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及右心室厚度,LVH检出率为99.01%(全心重:男456.72±84.17g,女452.55±101.30g,左心室前壁厚度1.55±0.31cm),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合并LVH者病理生理学转归中,左心衰竭发生率居首位(占88%);呼吸衰竭与肺水肿占第2位(74%与66%);脑卒中、心肌梗死、全心衰竭与心源性休克居第3位;肾衰、脑水肿、脑疝、严重心律失常、猝死与骤停居第4位(位间P值<0.05~0.01)。以变量聚类方法,将诸项转归分为4集群(Cluster)。Custerl左心衰竭、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肌梗死、全心衰竭、心源性休克,CLuster2猝死,Cluster3严重心律失常、骤停及肾衰,Cluster4脑卒中、脑水肿及脑值。资料表明,LVH对HT患者的转归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危险。逆转LVH是改善HT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佐证对合并LVH者以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