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miR-21靶控的信号转导蛋白K-ras的影响。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和姜黄素组用二乙基亚硝胺( DENA)连续灌胃18周,姜黄素组于第9周用姜黄素灌胃,每周2次,连续10周;对照组先用生理盐水灌胃8周,9~18周用生理盐水+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应用qRT-PCR技术检测miR-2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模型组miR-2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 P<0.05);姜黄素组miR-21基因相对表达量较肝癌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姜黄素组肝癌组织中K-ra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姜黄素组大鼠肝癌组织中K-ras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 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实验各组K-ras蛋白及miR-21的表达量均呈正相关( 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miR-21靶控的信号转导子K-ras蛋白表达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对肝癌生物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眼部猪囊尾蚴病占猪囊虫感染病人中的13%—46%,位于玻璃体内和视网膜下最多见(占84.6—91%),位于眼眶、结膜下及眼肌仅占1.3%。现将1例眼眶猪囊尾蚴病报导如下。患儿孔×女性 6岁住院号319887 在左眼眶内上方发现1肿物12天,不红不痛,视力无改变。于1991年8月14日以“左眼眶皮样囊肿”收住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表浅淋巴结无肿大,皮下未触及结节。血色素13.59%,白细胞总数11600,中性粒细胞48%,淋巴细胞50%,单核细胞2%,血小板29.9万。双眼视力均为1.2。右眼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球不突出,向内上方运动时轻度受限,并出现复视。左眼眶内上方稍微隆起,皮肤不红、不肿,在  相似文献   
13.
壮医药线点灸加萹蓄治疗牙痛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单味匾蓄煎水内服治疗牙痛,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5岁,平均年龄为31岁。病程由2天至1年不等,均为经常反复发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牙痛,或伴牙龈肿胀。根据病因不同,其中风火牙痛型6例,胃火牙痛型7例,虚火牙痛型5例,踽齿牙痛型2例。2 治疗方法2.1 壮医药线点灸法 主穴:颊车、地仓、下关、合谷、解溪。配穴:风火牙痛加曲池、风池、外关;胃火牙痛加二间、三间;虚火牙痛加太…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980年 2月至 1999年 8月进行的连续非选择性常规尸检 14 5 0例 ,共发现 31例肺动脉栓塞性病变 ,占同期尸检的 2 1%。其中原发性肺动脉血栓形成 5例 ,占肺动脉栓塞总数的 16 1%。现将 5例原发性肺动脉血栓形成致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一、临床及病理资料  见表 1。 5例原发性肺动脉血栓形成致肺动脉栓塞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72~ 79岁 ,平均 (74 4± 3 1)岁 ;除 1例于门诊诊治外 ,其余均住内科病房 ,末次住院时间 16h~ 33d。  二、讨论  老年人原发性肺动脉血栓形成是肺动脉栓塞或肺…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呃逆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呃逆是由于寒湿蕴蓄或燥热内盛,气机不畅,气郁痰阻,正气亏损致胃气上逆而出现的一种症候,其主要病位在膈,论治多责之于胃。本病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常洪霞等[1]学者认为:呃逆是一种非特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动脉、颈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各种病变的检出情况,分析老年尸检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3—04/2003-11的尸体解剖病例15例,男13例,女2例,平均年龄(84.9&;#177;8.9)岁。尸体纳入标准符合下列两项之一:①年龄≥70岁。②生前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病史之一。排除标准: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肿瘤病史者。所有病例尸体解剖前均征得家属同意并签署尸检同意书。尸检病例生前有冠心病史者10例,有高血压病史者9例,有脑梗死病史者6例,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史者2例。取股动脉、颈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筛选出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切片,按病理诊断标准分为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病变。参照超声中采用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评分方法,对每例尸检3个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别进行评分,无动脉粥样硬化:0分;脂纹:1分;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2分;复合病变:3分。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病变得分&;#215;节段数)。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按有病变的节段数计算。按以上方法计算出每例病例3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范围的得分。 结果:①股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左、右)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检出情况为11/73%,14/93%,12/80%,12/80%,14/93%,斑块的检出情况为10/67%,14/93%,12/80%,11/73%,14/93%。②股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47,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41:股动脉和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01;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06;颈总动脉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49,粥样硬化范围的相关系数为0.37。以上P值均〉0.05。 结论:股动脉、颈总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在程度和范围上均无相关性,在同一个体,似不能用股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7.
肝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尸检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1例尸检诊断的肝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男性,84岁。肝重2 410 g,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弥漫分布,最大者5 cm×4 cm×4 cm。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呈弥漫分布的巢状结构,富于血窦。瘤细胞免疫表型AE1、Syn、CD99、NSE和VIP(+),LCA、AFP、Hepar-1(-)。电镜下可见成簇的大小为150~350 nm不等的电子密度致密的核心颗粒。结论肝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非常少见,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特征,并除外其他脏器原发病变的肝转移。  相似文献   
18.
4例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复习4例胃肠道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切片及临床资料,选取典型蜡块做相关的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包括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melan-A、肌源性标记抗原SMA、desmin,以及vimentin、CgA、CK、S-100、CD117、CD34.结果 4例PEComas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6、38、42及45岁.其中2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降结肠,1例位于乙状结肠.肿瘤大小4.5~10 cm,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色,质地均匀,局部可见出血.镜检: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排列,细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间质富于毛细血管、血窦以及厚壁血管.细胞异型性小,个别病例局部可见轻~中度异型性,分裂象0~3个/10 HPF.免疫组化结果 :肿瘤弥漫表达HMB45(4/4),弥漫或片状表达vimentin(4/4)、SMA(4/4)以及desmin(3/4).CgA、Syn、CK、S-100、CD117、CD10及CD34均阴性.4例患者行局部肠管及肿瘤切除,术后随访8、15、32及36个月均无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 胃肠道PEComa少见,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形态类似于软组织和其他部位的同类肿瘤,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9.
人体内多数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某些蛋白质表达量的改变,新的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的出现等.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为发现新的疾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以及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和B1型胸腺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粗针穿刺活检在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连续诊断的34例T-LBL和10例B1型胸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纵隔粗针穿刺活检获取标本,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确认.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 T-LBL患者以小于30岁为主(73%),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3.3∶1.B1型胸腺瘤平均年龄43岁(40岁以上占50%),男女比2∶3.T-LBL患者均有胸闷、气短、咳嗽等临床症状;B1型胸腺瘤患者中3例出现胸闷气短症状,2例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影像学特征:两组患者均为前纵隔单发肿物,肿块>10cm者在T-LBL患者中占88%,在B1型胸腺瘤患者中仅占50%.T-LBL患者全部可见肿瘤侵犯引起的胸腔或心包腔积液,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病理学特征:T-LBL的瘤细胞在纤维组织中呈“列兵样”浸润性生长(65%),有骨骼肌组织侵犯(41%)和肿瘤性坏死(21%),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所有B1型胸腺瘤均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可见粗大纤维间隔,但仅3%的T-LBL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B1型胸腺瘤均可见完整的细胞角蛋白网,但T-LBL的细胞角蛋白网破坏.T-LBL和B1型胸腺瘤出现周围脂肪组织浸润的比例有差异,分别为59%和20%.结论 T-LBL与B1型胸腺瘤在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上有明显差异,以病理学特征的改变最具鉴别意义.密切联系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提高纵隔粗针穿刺活检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