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的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主要采用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对国际旅行人员进行梅毒筛查,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法(TPPA)进行确认。但是非特异性方法对潜伏期和三期梅毒患者不敏感,可能存在漏检。近几年来,许多国家采用TPPA法直接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大大提高了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曾有我国赴国外的劳务人员出境后被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而被当地拒绝入境居留。鉴于此,笔者于2005年对5364份国际旅行人员利用TPPA、RPR、TP-ELISA三种方法进行了梅毒抗体筛查,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2.
自从60年代初报道人体的锌缺乏,并证实锌为人体必须元素以来,人体锌营养的研究及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锌缺乏现象仍普遍存在,锌缺乏仍是累及各人群的世界范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但是锌缺乏的诊断仍困难很大,尤其是轻度缺乏,其原因是锌营养缺乏敏感特异的评价指标.特做如下研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诊断子痫前期患者共217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99例,重度子痫前期118例;另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孕妇57例为对照组。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白天与夜间的血压,并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患者分为杓型、非杓型及反杓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发生非杓型和反杓型昼夜节律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反杓型出现各种围生儿不良结局比非杓型及杓型患者都高(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围生儿结局有不利影响,尤其更应关注反杓型患者,加强夜间降压力度,掌握时机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病理均是B细胞性来源(25/25),弥漫大B细胞型占61.5%(16/25)。本组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含有手术治疗模式较无手术治疗模式的5年生存时间、5年局部控制率、5年无远处转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含有放疗模式治疗较无放疗治疗模式的5年生存时间、5年无远处转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5年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有化疗治疗模式较无化疗治疗模式的5年生存时间、5年局部控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5年无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与PBL预后相关,局部放疗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化疗有助于提高远处转移控制率,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中俄边境11个口岸鼠类宿主动物携带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状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鼠笼法捕获鼠类,应用巢式PCR方法对鼠肺样本进行检测,对阳性样本测序并分型,获得序列用MEGA6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鼠类动物346只,经鉴定隶属3科9属11种。检测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样本17份,平均带毒率为4.90 %,包括汉滩型病毒(Hantaan virus, HNTV)6例,汉城型病毒(Seoul virus, SEOV) 11例,首次在黑龙江口岸东方田鼠中检测到1例SEO型HV。进化分析表明,6株HNT型HV均与HNT型HV原型株76-118亲缘性较远(86.82%~88.43%),分别与HNT型HV株BAO14、HXZ244同源性最高;11株SEO型HV分别与SEO型HV株Gongzhuling97、北京株BjHD01、越南株HaiPhong3-11同源性最高。结论 黑龙江中俄边境口岸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至少2个类型,相对较高的感染率提示着中俄边境地区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和防控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6.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产科急性DI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熟悉产科急性DIC临床表现,及早做出诊断,积极治疗诱发产科急性DIC的原发疾病,及时去除病因是抢救产科急性DIC成功的关键;根据诱发疾病及DIC的发展阶段,合理使用肝素及补充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结论 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只要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显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PCP)的病因与临床鉴别.方法 对9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91例中查明病因90例,病因不明1例.病因以血液病为主,占70.3%,其中白血病占第一位,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也是常见病因.非血液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占28.6%,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及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与非血液病三系血细胞减少程度构成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病史、外周血象、骨髓象和辅以相关的特殊检查,绝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对PCP病因不明的患者,可进行多次和多部位的骨髓象检查,长期随访也是诊断PCP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8.
回顾分析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合并肺癌广泛转移病例的诊治过程。经血常规、骨髓等确诊为PV的63岁男性患者,给予羟基脲化疗5年后,合并肺癌广泛转移。先后经含吉西他滨加铂类、紫杉醇加铂类药方案治疗均无效,改用吉非替尼(Iressa)后,病情好转。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细胞遗传学的异常、癌基因的存在,以及抗代谢药(羟基脲等)损伤染色体,产生异常的克隆,可能是发生第二肿瘤的原因。单药Iressa对常规化疗无效者,仍可起到一定的疗效。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510-1512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及低分子肝素钙(LMWHCa)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①常规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内,ivd qd,20%甘露醇125ml,q8h,胞磷胆碱10.5g,qd,及对症治疗;②治疗组:除予上述治疗外,另给予LMWHCa,2850AXalU,q12h,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疗程10d。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同时检测1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临床疗效分四个等级:基本痊愈、显效、好转、无效,两组疗效比较(P〈0.01)。LMWHCa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常规治疗组53.57%(P〉0.05)。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的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