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47篇
  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on 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 (GPCMV) and explored the steps of viral replication targeted by ursolic acid. Cytopathic effect assay and MTT method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50% cellular cytotoxicity (CC50), 5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and therapeutic index (TI) with GPCMV.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anti-viral effect of ursolic aci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ime points, two other medicines, ganciclovir and Jinyebaidu (JYBD), serving as controls, were studied for comparis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ere 333.8, 3015.6, 86.7 μg/mL, respectively; EC50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48.1, 325.5 and 6.8 μg/mL, respectively; TI of ganciclovir, JYBD and ursolic acid was 7, 9, 13, respectively. Similar with ganciclovir, ursolic acid could inhibit the viral synthesis, but did not affect the viral adsorption onto and penetration into cells. We are led to conclude that the anti-cytomegalovirus effect of ursolic acid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ganciclovir or JYBD, and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ursolic acid lies in its ability to inhibit vira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尼群地平原料药中的2个杂质进行在线的质谱分析。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1;Agilent 6320质谱仪,离子源为ESI,质量分析器为离子阱,检测模式为正离子。结果:直接推断出了2个杂质可能的化学结构。结论:检测结果对于尼群地平原料药的杂质分析、质量控制和合成工艺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徐永丽  陈娟娟  徐兵  李立群  刘菊  王菊 《实用全科医学》2009,7(6):668-668,F0003
目的比较鞣酸软膏与紫草油在预防新生儿红臀中的效果。方法从住院的新生儿红臀患儿中抽取100例,根据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奇数组)50例清洗臀部后以无菌棉签蘸取适量鞣酸软膏均匀涂抹臀部;对照组(偶数组)以同样方法涂以紫草油,使用一次性尿布包裹臀部。结果治疗组有效49例,无效1例;对照组有效44例,无效6例(P〈0.05)。结论鞣酸软膏预防新生儿红臀效果明显优于紫草油。  相似文献   
24.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包括ABO溶血病、RH溶血病、MN溶血病。ABO溶血病不发生在母亲AB型或婴儿A型或B型;第1胎可发病;临床表现较轻。RH溶血病一般发生在第2胎,临床表现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主要临床表现:黄疸、贫血、肝脾大。胆红素脑病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均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碱化血液、肝酶诱导剂、微生态制剂等。我科2007年共收治新生儿溶血病1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刚刚落下帷幕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把卫生工作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点任务提出来,报告中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对卫生工作的总要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揭示了卫生工作的灵魂。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民生的重要基础,医疗卫生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国内外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文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9年发表的有关肝癌免疫治疗的文献,运用BICOMB-2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统计,得到高频主题词的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使用gCLUTO 1.0进行聚类分析,NetDraw 2.089绘制社会网络图,并利用UCINET 6.212进行中心度分析。结果 纳入的外文文献和查重后的中文文献分别为2 081篇和901篇,涉及外文期刊655种,中文期刊275种。确定了肝癌免疫治疗研究的四大主题:乙肝患者的免疫接种与肝癌发生情况的相关研究;树突状细胞与肝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放射疗法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对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与肝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结论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发表量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可借鉴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开辟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自身抗体和血清IgG4对IgG4相关性胆管炎(IgG4associated cholangitis,IgG4-S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选取42例IgG4-SC患者、168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4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antibody,ANC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IgG4-SC组ANA阳性率最高为40.48%,SMA最低为0,除ANA阳性率外,其余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IgG4升高与PSC、AIH、PBC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 AUC=0.9640.7(P0.01)。由此得出,自身抗体和血清IgG4的高表达,对于提高IgG4-SC诊断及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厦门市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厦门市建筑工人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检测.结果 共调查1 605人,以初中文化程度及省外流入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3%,不同人群间知晓率差异有显著性.有临时性行为占8.2%.男性中,有过商业性行为占8.5%,有过同性性行为占3.3%,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完整的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很低.结论 厦门市流动人口流动性较高,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大力推广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手掌参醇提取物对染尘大鼠早期肺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寻找低毒有效的矽肺防治药物并初步探讨手掌参干预后的分子机制.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染尘组和手掌参干预组,每组4只,气管暴露法给予1 ml SiO2混悬液(50 mg/ml)建立大鼠模型.染尘后第2天,干预组给予手掌参醇提取物按0.8 g/100 g(0.8 ml/100 g)的量每天灌胃,染尘组给予蒸馏水2 ml每天灌胃共14d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提取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鉴定差异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差异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染尘组大鼠肺泡隔水肿增厚,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聚集,肺泡结构破坏,出现斑片状纤维化,细胞性结节的数量多、体积大.手掌参干预组肺组织的变化与染尘组基本相似,但病理改变较之减轻.鉴定出组织蛋白酶D前体、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1,Prx-1)和SECI4类蛋白33种表达差异的蛋白.与染矽尘组相比,手掌参干预组中组织蛋白酶D前体、Prx-1表达下调,SEC14类蛋白3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Western blot法分析显示,手掌参干预组大鼠肺组织中Prx-1表达为(0.26±0.02),明显低于染矽尘组(0.3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掌参醇提取物可能多环节干预肺纤维化的形成,而组织蛋白酶D前体、Prx-1和SEC14类蛋白3可能是手掌参醇提取物起作用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30.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肺巨噬细胞作为与矽尘作用的第一道防线,在矽肺的早期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肺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吸入体内的矽尘,绝大部分经纤毛-黏液系统排出体外,一部分由肺巨噬细胞吞噬排出,极少数滞留于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AM)内,诱导AM的活化,释放大量的自由基、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溶酶体酶,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或坏死,释放矽尘颗粒.游离的矽尘又可被其他的AM再吞噬.矽尘摄取和再摄取伴随着A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补充,导致持续的细胞聚集和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