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早期接触临床,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及教学法之介绍,论述了如何从国外较为成功先进的教学法中汲取其精华为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之处。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切实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胰腺癌细胞株的研究证明变异型CD_(44)v6和p21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细胞的转移特性有关。我们用针对CD_(44)v6变异体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和p21蛋白单克隆抗体,对46例胰腺癌原发灶,18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灶,5例肝转移灶和8例胃窦十二指肠转移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胰腺癌转移灶CD_(44)v6和p21蛋白的阳性染色率显著高于原发灶;有转移的胰腺癌组织CD_(44)v6和p21的表达均高于无转移的病例,前者有显著差异,后者则无。说明CD_(44)v6或p21表达阳性的胰腺癌组织较易发生转移。另外,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CD_(44)v6表达高于其它转移灶,提示CD_(44)v6可能在介导胰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较大。相关性检验显示CD_(44)v6阳性组和p21阳性组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与文献提出p21蛋白通过引起变异型CD_(44)(CD_(44)v)表达升高来促进转移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3.
软组织肿瘤是临床和病理活检中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纤维性,肌威性, 性三类肿瘤,虽然瘤细胞形态各具一些特点,均为梭形细胞,形态比较相近,且饱和雪旺氏细胞皆能形成胶元纤维,故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仅通过苏木精伊红针对此三类肿瘤进行鉴别,常感困难。本文就133例软组织肿瘤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特殊,以  相似文献   
124.
肝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兹将我组所见一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熊××,男,49岁,农民。因上腹胀痛十余天,发热廿余天入皖。患者76年4月中旬开始每天发热伴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胃纳差,两肩关节及胸骨柄第二肋骨处疼痛。诊断为“胸骨柄和胸锁关节结核继发感染”。用中草药治疗。4月26日开始感上腹胀痛,针扎感,进食后疼痛加剧。既往有“黄疸型肝炎”史。体检:体温38.4℃,脉搏94次/分,血压100/80毫米汞柱,发育正常。营养差。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减低。肝肿大,锁骨中线肋下3厘米,剑突下2.5厘米,上界第  相似文献   
125.
本文测定妊高征及胎膜早破孕妇的血清镉蓝蛋白(CP)含量,探讨妊高征及胎膜早破时血清C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6.
自1982年3月至1983年9月,我科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24例,其中脾修补术11例,脾部分切除术3例,全脾切除术10例(其中1例行脾组织自体移植).本文对各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脾修补术11例,均用4~*丝线褥式单纯缝合,其中4例垫以明胶海绵,2例使用带蒂大网膜缝合于伤口.部分脾切除3例;2例为下极横断伤伴下极血管损伤;1例为上极横断伤伴相应血管损伤.结扎血管后出现一界限清楚的缺血段,将其切除,残面“8”字缝合,用大网膜或明胶海绵覆盖.以上病例均痊愈出院.比较保留脾手术组及全脾切除组,二组在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别.观察表明,对外伤性脾破裂,脾修补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7.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重建腹壁巨大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描述了腹壁中间缺损采用组织分离技术修补和重建的方法.分析了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的解剖基础、手术原理、适应证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并结合临床应用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腹股沟是躯干与下肢相连接的区域,其中,髂外血管由此穿过进入下肢并移行为股血管。这一结构使其周围存在一些薄弱的部位,使得在股血管周围有腹外疝形成的可能。其中较为常见的即股疝(股血管内侧),较少见的有Hesselbach's疝(股血管外侧)、Teale疝(股血管前方)、Serafini's疝(股血管后方)以及Laugier's疝(较股血管更偏内侧)。近来,我院收治Laugier's疝1例,就此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PEP-1-CAT融合蛋白转导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能力,以及其预处理对MSC在氧化应激损伤条件下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标记物CD29、CD90、CD45、CD34,并检测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His-CAT和His-PEP-1-CAT转导入MSC的能力。DA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采用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检测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改变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MSC低表达CD34(1.78%)、CD45(1.41%),高表达CD29(94.3%)、CD90(95.5%),具有成脂、成骨多向分化的潜能。PEP-1-CAT转导入MSC中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特征,而His-CAT不能进入细胞内。与His-CAT组相比较,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组MSC的凋亡率明显降低,LDH和MDA含量明显下降,减轻了因氧化应激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结论:PEP-1-CAT融合蛋白通过清除活性氧,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显著抑制了MSC在氧化应激损伤情况下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0.
近年来,公民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医疗需求逐步提高,而医疗技术水平未能与之同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医疗事故争议在医疗机构时有发生。如何使医疗事故争议这一困扰各级医院领导阶层的现象最小化,各家医院均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笔者通过三个方面,严格知情同意制度的执行,让医患双方充分沟通,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