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枢神经系统的抗原递呈细胞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7年 ,Barker和Billingham等发现 ,组织不相容的同种异体或异种移植物植入脑后的存活时间较植入外周组织长。由此 ,传统的观点认为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是免疫特免器官。造成其免疫特免的原因包括 :①血脑屏障使CNS与免疫系统相隔绝 ;②CNS中缺乏通常的淋巴引流 ;③CNS中缺乏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尤其是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④脑细胞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粘附分子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Tk)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抗CD3的McAb刺激JurkatT细胞增殖,以3H-TdR同位素掺入法观察Tk对其抑制作用。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胞浆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情况。结果Tk能够抑制CD3McAb刺激的JurkatT细胞的增殖,并且经Tk脉冲处理后的JurkatT细胞对CD3McAb活化作用的反应降低。深入分析后发现,在Tk作用下胞浆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经PLCγ1免疫沉淀后,发现PLCγ1的磷酸化也能够被Tk作用所抑制。结论Tk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涉及并经由TCR的激活信号传导,其机理与阻断胞浆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补体C3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生物活性和突起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在原代培养的孕16 d大鼠胚胎皮层神经元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C3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C3a受体拮抗剂SB290157.WST-8 法测定神经元活性(细胞存活率).选用MAP2与β-tubulin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标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神经元纯度;应用神经元形态分析软件采集神经元树突、轴突长度及胞体面积等数据,分析不同浓度补体C3及C3a受体拮抗剂对突起生长的影响.以不含其他试剂的神经元细胞及其培养液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皮层神经元存活率检测显示,高浓度 (10~100 μg/mL) C3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低浓度(0.01~1 μg/mL)C3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1 μg/mL 和5 μg/mL C3均促进皮层神经元突起生长,尤其是轴突的生长,其树突和轴突长度分别增长20% ~39%和40% ~6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而加入C3a受体拮抗剂后,皮层神经元树突和轴突长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低浓度补体C3对皮层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该作用可能由C3活性片段C3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4.
两种输注方式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两种注药方式对分娩镇痛效果及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产妇随机分为I、Ⅱ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实行分娩镇痛,I组在宫口扩张至9cm时暂停输药,胎儿娩出后重新输注药物至伤口缝合完毕(间断法);Ⅱ级则全产程持续给药(连续法)。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满意;两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组间比较,I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产妇行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分别较I组上升7%(P<0.05)。结论:间断法给药方式加速了第二产进展,从而缩短了总产程,降低了手术助产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本文应用体外植物血凝素(以下简称PHA)淋转分析方法,以PHA诱发淋巴细胞增殖强度为指标,测定31例正常老人细胞免疫功能,并与40例正常成年人进行对照,再从血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方面分析,造成正常老人低反应异常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老年人体外转反应明显低于成年人,在正常老年人血浆中存在着抑制体外淋转反应的因子,其血浆不能有效协助淋巴细胞与PHA起反应。当以等量正常混合血清取代正常老人血浆后其反应明显升高,正常老人的淋巴细胞功能也较正常成年人差,并且其单核细胞的辅助能力也减退。对造成正常老人血浆调节功能异常及单核细胞协助功能异常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单核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人体单核细胞的研究,除应用斑蝥酊发泡技术外,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平皿粘附技术从外周血获得单核细胞。我们参照 Gmelig-Meyling 报道的用 Percoll分离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方法,根据本实验室条件加以修改,并对分离所得各组分细胞进行 T、B、单核细胞百分比的鉴定,及其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67.
68.
HLA-D抗原是用细胞学方法检出的HLAⅡ类抗原,以前认为D抗原是HLA-D位点基因的产物。现已证明,独立的D 位点是不存在的,HLA 基因图谱上只有DR、DQ 和DP 组成的D 区。D 抗原可能代表DR 和DQ 分子上的某些决定簇,这些决定簇只被T 细胞所识别。传统的HLA-D 分型采用初次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现证明,用T 克隆方法也能检出HLA-D 抗原,因此D 抗原概念和D 分型方法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本文介绍D 抗原本质和HLA-D 分型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9.
为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B1自动子(QBP)多态性,以及QBP与DQB1的连锁不平衡,我们选用24个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SS0)检测QBP多态性。在目前已知的12种QBP等位基因中,我们仅检测到10种(未发现新的QBP类型),并且发现QBP与DQB1的某些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连锁格局。我们的结果与高加索人群研究结果比较发现,无论是QBP基因频率还是QBP-DQB1单元型频率,在两种不同人群中都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提示,由于不同的QBP等位基因功能不同,因此QBP-DQB1之间不同的单倍型组合可能是HLA与疾病关联的另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PCR-RFLP方法对7株中国人HLA纯合细胞的DQA1、DQB1基因作基因分型,检出了这些细胞株的DQ基因类型,证实了中国人群存在着一种DRw12与DQA1*0601-DQB1*0301连锁的新单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