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对三个中国人 DR_w12纯合细胞的 DRB 基因作了核苷酸顺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细胞的DRB 基因存在两种格局,这两种格局与来源于白种人的国际标准细胞不同,主要表现为 DRB1和 DRB3基因间组合有差异.这一结果与细胞学分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HLA-DQA1启动子(QAP)多态性,以及QAP与DQA1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在96个个体中检测到9种DQA1启动子(QAP)等位基因.QAP与DQA1之间有3种连锁格局①QAP与DQA1存在一对一关系;②一种QAP可与不同的DQA1组成多种单元型;③一种DQA1等位基因可受到多种类型的QAP调控.与意大利、德国人群比较发现QAP和QAP-DQA1单倍型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结论上海汉族人中未发现新的QAP等位基因,但QAP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与DQA1的连锁格局和白种人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1和V2亚型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39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n=9)和实验组(n=30).利用纽约大学重物坠落装置建立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Versican V1和V2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ersican V1 mRNA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后4 h略有升高(P〉0.05),损伤后1 d达到峰值(P〈0.01),其高表达可维持至损伤后7 d(P〈0.01);Versican V2 mRNA的表达升高较迟缓.脊髓损伤后1 d略有升高(P〉0.05),峰值出现在损伤后7 d(P〈0.01),然后迅速降低,损伤后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后3 d,包括损伤中心在内的10 mm全长脊髓都可观察到Versican表达明显增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高表达Versican的细胞为BⅢ-tubulin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型胶质细胞和MBP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Versican表达增强可能与脊髓损伤后形成抑制神经再生的微环境有关;消除其影响作用时,应考虑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表达模式不同的Versican亚型. 相似文献
24.
IDDM与HLA-DQA1及其启动子QAP 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易感性与HLA-DQA1及其启动子QAP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PCR-RFLP分析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检测QAP多态性。结果 等位基因分析发现,患者中DQA1*0301、QAP3.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RR=2.80、2.43,P<0.01);而DQA1*0601、QAP4.2在患者中分布频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RR=0.10,P<0.025)。启动子与结构基因连锁分析表明:QAP3.2-DQA1*0301单元型与IDDM关联,QAP3.1-DQA1*0301与IDDM无关联;QAP4.20-DQA1*0601则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1.IDDM与HLA的关联不仅存在于结构基因,而且也存在于启动子;2.同一结构基因与不同的启动子连锁可呈现不同的关联格局。 相似文献
2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急症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阴囊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阴囊急症患者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阴囊感染性疾病15例,睾丸扭转6例,外伤性阴囊损伤7例,腹股沟疝疝入阴囊并嵌顿3例,睾丸或附睾附件扭转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阴囊急症方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用简化胸腺素治疗26例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所取得的疗效,多数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由阴性转为阳性,抗心肌抗体由阳性转阴,免疫球蛋白IgG及IgA明显下降,E-RFC形成较治疗前增高,由40.86±5.63上升至49.07±4.03(P<0.001),3H.TdR.ICJ体外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示单个核细胞的CPM平均值由治疗前46796±20516上升至86501±28450(P<0.001),血浆抑制因子对单个核细胞的抑制率由71.29±21.029下降为27.71±25.98(P<0.001),并能使粘附细胞功能恢复,本文列胸腺素改善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免疫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应用体外淋转分析法,以PHA诱发淋巴细胞增殖强度为指标,对52例慢阻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作了观察,并与71例正常人作对照,再从血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方面分析造成低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慢阻肺患者体外淋转反应比正常老人明显降低(P<0.01),当以等量正常人混合血清取代患者血浆后,可便淋转反应值增高但仍未能达到健康老人水平(P<0.01),提示除了存在血浆抑制因子外,体外淋转低反应还另有原因。当去除粘附细胞(Ac)以后,其淋转值更低,回加Ac后,淋转值有较大幅度的回升(1.35倍),但仍低于正常老人(P<0.05),提示慢阻肺患者单核细胞(Mc)协助功能不良,而且其淋巴细胞(LC)功能也有改变。这样,慢阻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的原因,就同时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浆因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可行走分娩镇痛应用于潜伏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可行走分娩镇痛在潜伏期应用的临床效果。研究宫口开张不同大小应用分娩镇痛后的产程进展,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方法确认已临产无内科合并症的初产妇共75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正常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观察镇痛起效时间、子宫收缩力的变化、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Ⅰ组与Ⅲ组比较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与Ⅱ组第一产程比较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子宫收缩力无明显降低,第一产程中Ⅰ组与Ⅲ组比较子宫收缩力显著降低,P(0.05,Ⅰ组催产素使用率为100%。三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合并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引导下无痛分娩,从潜伏期应用,有明显的分娩镇痛作用,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29.
30.
三个中国汉族人纯合细胞DQ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发现参与Ⅱ类基因转录调控的启动子区也存在多态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末端终止法,对三个中国汉族人HLA纯合细胞的DQA1基因启动子区(QAP)318bp的核苷酸(包括顺式作用元件X、Y、X2和Wbox)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发现等位基因DQA1*03011(纯合细胞SMY23A)的QAP结合和白种人的同一等位基因DQA1*03011的QAP不同,而与DQA1*03012的QAP结构相同,表明在DQA1与QAP之间可能发生了重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