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叶败毒颗粒防治豚鼠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豚鼠巨细胞病毒(guinea pig cytomegalovirus.GPCMV)宫内感染模型,探究金叶败毒颗粒防治GPCM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①选择无感染史孕早期豚鼠.随机分为3组.感染组(30只):腹腔接种GPCMV;治疗组(30只):腹腔接种GPCMV+灌胃给予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空白对照组(30只):腹腔灌胃生理盐水。20d后处死豚鼠.采集血液及各脏器组织.检测各组豚鼠的感染情况。②随机选取受孕后昆明小鼠.分为3组.治疗组(30只):灌胃给予金叶败毒颗粒;阳性对照组(30只):给予致畸阳性对照药维生素A;空白对照组(30只):给予温水。追踪母鼠一般情况及胎子生长发育状况。结果:①感染组中93.33%(28/30)出现病毒血症的征象.3.33%(1/30)死亡;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无任何感染征象。感染组和治疗组血GP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0%(30/30)和46.67%(14/3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昆明小鼠于器官发生期(孕1~18d)给药并不增加子代生长发育异常的风险,对孕鼠也无明显不良作用。结论:金叶败毒颗粒具有良好的抗GPCMV感染效能,对亲子代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致畸效应.因而有望成为孕期防治宫内感染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蛋白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的抗HCMV作用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HCM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即pp65-CTL.分别将pp65-CTL、金叶败毒颗粒、pp65-CTL 金叶败毒颗粒、更昔洛韦作用于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比较各组对HEL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同时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作用前和作用不同时间点HCMV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p65-CTL组在HEL细胞感染后72 h才开始出现少许细胞病变,有显著抗HCMV作用;pp65-CTL 金叶败毒颗粒组作用不同时间点对HCMV mRNA表达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一用药.结论 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pp65-CTL对HCM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可共同应用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在实时超声定位直接监视下进行孕早期吸取绒毛的方法。在41例孕早期妇女中,1次抽吸成功率为65.85%,2次成功率为87.80%,3次抽吸成功率为95.12%,失败率为4.88%,后壁着床者抽吸成功率达100%。并对胚胎着床部位声象图的特点,影响吸引管导入正确位点的因素,以及其安全性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早期绒毛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8例输卵管妊娠者和43例人工流产者的妊娠组织物中的CMVDNA,比较两组CVM感染率的差异。结果:输卵管妊娠组中CMV DNA阳性率为38.24%,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孕早期绒毛CMV感染与输卵管妊娠密切相关,可能是引起输卵管妊娠的重要致病因子,应作为输卵管的致病病原体检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三维超声最大透明成像技术对胎儿颅骨解剖结构的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立体直观检测胎儿颅骨解剖形态和结构的方法。方法 采用静态最大透明回声成像模式,对64例12—40孕周胎儿颅骨的形态和解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以直接显示胎儿颅骨的总体解剖结构、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结果 颅骨前方、侧后方和顶部的三维重建显像率分别为93.75%、84.34%和60.94%。孕21~32周为胎儿颅骨整体三维重建成像的最佳时段,前方和侧后方的成像率可达100%,顶部成像率高于70%。重建成功后可以显示具备眼眶、鼻腔、上下颌骨间隙的颅面部外观,颅骨形态立体直观,解剖层次分明,颅顶大小囟门,各骨骼的边界和相互连接亦清晰易辨。结论 三维超声能全面、直观、形象地显示胎儿颅骨的总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生长发育状况、解剖形态和相互关系,对颅部疾病的形态表达和空间定位诊断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能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该因子在病毒完成复制和生活周期中起重要作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RELY)是HCMV的容许细胞,HCMV可在该细胞内活化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与硫酸镁对妊高征患者血中SOD、MDA、NO、ET、TXA2 、PGI2 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用丹参、硫酸镁分别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各 5 0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SOD、MDA、NO、ET、TXA2 、PGI2 及母体平均动脉压 (MAP)的变化、产后出血、自觉症状改善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SOD、NO、PGI2 、ET、MDA、TXA2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 (均P <0 .0 5 ) ,丹参、硫酸镁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后血压变化无差异 (均P >0 .0 5 ) ,两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以硫酸镁治疗组为高 (P <0 .0 5 ) ,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异 (均P >0 .0 5 ) ,用药后患者头痛症状改善病例数以丹参组为高 (P <0 .0 5 )。结论 :丹参、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时 ,均对患者SOD、MDA、NO、ET、TXA2 、PGI2 有明显的改善 ;丹参与硫酸镁治疗组比较具有不干扰胎儿宫内窘迫诊断及能缓解自觉症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它直接介导炎症反应,并与女性生殖调节密切相关,在排卵、月经、胚胎植入、宫颈成熟、早产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此种调节机制可能会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羊水过少——母儿围产期的并发症和疾病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羊水循环和胎盘功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妊娠中期胎膜破裂羊水减少或有妊娠并发症者羊水的产生减少。若胎膜未破时,出现羊水过少或无羊水,应鉴别诊断胎儿有无畸形或严重发育迟缓。目前超声技术不仅可确诊羊水量,而且还能判断羊水交换器官如胎儿肾脏、膀胱、胎盘及其他产生和吸收羊水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晚期mRNA表达与细胞病变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后晚期mRNA的表达与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及感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HCMV 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HCMV晚期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动态观察CPE的改变,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HCMV晚期mRNA在感染后12h开始表达,随时间的延长水平逐渐升高;而CPE在48h后才出现,并逐渐加重。电镜下可见内质网早期囊腔扩张,晚期呈空泡变,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数目减少,甚至缺失,感染晚期细胞核中有大量成熟待出壳的病毒核衣壳。结论 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HCMV晚期mRNA表达密切相关,在病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晚期mRNA可作为观察治疗。HCMV活动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