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年龄和血FSH、E2水平分为两组。育龄期组13例,年龄30~40岁;更年期组12例,年龄48~54岁,血基础FSH≥25ug/L、E2≤91.8pmol/L。两组病人每隔4周皮下注射长效GnRH-a3.6mg,共4次。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检测血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期间所有病人闭经.临床症状改善,两组病人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停药6个月后,更年期组仍闭经,子宫体积无明显变化,育龄期组均恢复月经,子宫体积恢复到治疗前大小。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血FSH、LH、E2均显著降低,停止治疗后.更年期组FSH和LH升高到绝经期水平,E2维持在去势水平,而育龄期组E2和P升高,恢复排卵。结论:长效GnRH-a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效果好。但对生育年龄妇女停药后易复发,对近绝经期妇女.可促使绝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年龄和血FSH、E2水平分为两组.育龄期组13例,年龄30~40岁;更年期组12例,年龄48~54岁,血基础FSH≥25μg/L、E2≤91.8 pmol/L,两组病人每隔4周皮下注射长效GnRH-α 3.6 mg,共4次.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检测血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期间所有病人闭经,临床症状改善,两组病人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停药6个月后,更年期组仍闭经,子宫体积无明显变化,育龄期组均恢复月经,子宫体积恢复到治疗前大小.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血FSH、LH、E2均显著降低,停止治疗后,更年期组FSH和LH升高到绝经期水平,E2维持在去势水平,而育龄期组E2和P升高,恢复排卵.结论:长效GnRH-α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效果好,但对生育年龄妇女停药后易复发,对近绝经期妇女,可促使绝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23.
各种物理疗法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针对子宫内膜的去除性治疗技术已开始广泛运用,其中通过物理疗法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组织蛋白凝固变性、坏死脱落,局部瘢痕形成而达到子宫内膜去除的方法越来越多,称之为子宫内膜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24.
210例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出生缺陷情况 ,查找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对优生和提高围产医疗质量及人口素质极为重要。下面就我院1981~ 1996年在我院出生的 2 10例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我院 1981~ 1996年在我院产房娩出有缺陷的胎婴儿共 2 10例 ,其中围产儿 2 0 0例。男 10 9例 ,女10 1例。其间总分娩婴儿共 2 7784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 7.5 5‰。147例缺陷儿死亡 ,死亡比 70 .0 0 %1.2 出生缺陷类型及死亡情况 :2 10例缺陷儿 ,巴氏水肿儿占首位 ,为 5 8…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保守性手术治疗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有生育要求的330例患者,追踪生育结局18~72个月。据生育结局分为重复性异位妊娠组与非异位妊娠组,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13项临床变量与生育结局间的关系,探讨引起保守治疗术后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运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次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结果】①70/330(21.2%)患者重复发生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的43/249例(17.3%),经开腹手术的27/81例(33.3%)。②影响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不孕史(OR=0.359)、盆腔炎史(OR=0.347)、异位妊娠史(OR=0.152)、输卵管手术史(OR=0.410)、输卵管粘连(OR=0.187)、输卵管伞端闭锁(OR=0.333)、开腹手术(OR=0.424)。P值均〈0.05。尚未发现年龄、阑尾炎史、流产次数、输卵管妊娠部位、破裂与否、盆腔积血量对重复性异位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影响。③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0.05,表示两次异位妊娠部位无相关性。【结论】①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受盆腔整体环境及患者特点影响,并不倾向于发生在原输卵管妊娠侧。②积极防治盆腔病变、治疗不孕症、选择腹腔镜手术是预防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6.
叶海燕  闻安民  陈勍  沙孝珍 《广东医学》2006,27(12):1877-188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的表达,探讨NOS与子宫内膜癌间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癌、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的表达。结果iNOS 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67%,27.27%和77.42%。子宫内膜癌组与增生过长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iNOS mRNA在肌层不同浸润深度的表达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iNOS 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生型一氧化氮舍酶的mRNA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iNOS的mRNA表达水平高者。生物学恶性程度高,提示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27.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凤珍  闻安民  周沫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45-324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孕期的合理监护、处理,以减少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93例妊娠合并先心病者的妊娠结局。结果:①先心病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占56%,先心病手术以修补术为主,占69.4%。心功能Ⅰ-Ⅱ级者80例(占86%),Ⅲ~Ⅳ级者13例(占14%)。②心功能Ⅲ-Ⅳ级者较心功能Ⅰ~Ⅱ级者早产儿、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低,有显著差异。2例孕产妇死亡均发生于心功能Ⅳ级者。③手术后妊娠可改善心功能,减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体重。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以间隔缺损为主,无论何种先心病,发现后宜尽早手术,术后再妊娠,可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孕期尽可能维持心功能Ⅰ~Ⅱ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望安全渡过孕期;心功能不良导致母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患者胎儿脐动脉波形异常与胎盘重量、体积及各级绒毛血管数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分娩前1周内,患IUGR或B超检查有胎儿脐动脉波形异常的患者40例,分为脐动脉波形异常伴IUGR10例为研究组;脐动脉波形异常不伴IUGR(AN);脐动脉波形正常伴IUGR(NA),脐动脉波形正常不伴IUGR(NN)各10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以上各组胎盘干血管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表达,以确定各级绒毛和各级血管,比较研究组和各对照组间胎盘重量、体积大小、各级绒毛及血管数量。结果 (1)研究组胎盘重量、体积分别为(283.40±23.82)g及(234.60±52.08)cm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用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技术将每组染色质DNA的甲基化片段共沉淀下来,和本底对照 (input)分别标记Cy3和Cy5荧光,一同上样于Roche NimbleGen高密度(2.1M,芯片覆盖22 425个启动子)甲基化芯片,启动子区采用UCSC数据库进行注释,启动子覆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 200 bp、下游3 000 bp,通过对这些启动子区甲基化谱的分析,筛选出甲基化调控可能与ESCs向ELCs定向分化相关的基因。结果: 小鼠ESCs和ELCs 两组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有17 500个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其中有3 435个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差异变化,高CpG岛的启动子有89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中度CpG岛的启动子有97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低CpG岛的启动子有1 567个发生差异甲基化。结论: 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众多的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程度的变化,说明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事件。这些基因启动子的差异甲基化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30.
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的产妇死亡中 ,产后出血占13%。及时恰当地治疗产后出血是降低围产死亡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回顾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 10年间重症产后出血需行干预性治疗的病例 ,旨在探讨其常见原因及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1989年 7月至 1999年 7月 10年间分娩总数为 114 0 1例次 ,发生产后出血 2 76例 ,发生率为 2 4 2 % ;15例重症患者需干预性治疗 ,占 5 4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 :胎儿娩出后 ,2 4h内阴道流血≥ 5 0 0ml。1.2 干预方法 干预性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