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了解儿童专科医院职工最近工作现状、激励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医院管理层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做参考。共回收有效问卷427份,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职工最近工作情况的满意度为3.68分:最满意的是“同事之间的关系”(4.31分)和“上司给予的尊重”(4.26分);最不满意的是“加班”(2.72分)。医院职工认为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更高的工资水平”“合理的休假”“合理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公平、合理、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从增加儿科专项薪资补贴、科学调整儿童专科医院业务结构、优化晋升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营造公共服务氛围,强化精神激励等方面优化职工激励机制,提升儿童专科医院职工满意度,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内皮祖细胞(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公认的EPC表面标记为CD34+、CD133+、VEGFR-2+.在某些病理因素刺激下,EPC可从骨髓动员释放至外周血循环,参与血管的修复及代偿性重建,其调节机制也是研究的重点.近年的研究发现,EPC对肺损伤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损伤修复过程.随着对EPC生物学特征及功能研究的深入,基于EPC的细胞、基因疗法有望成为肺损伤修复治疗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住院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的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不同严重程度ALRI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入住我院的≤1岁的ALRIs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为重症组和轻中症组,采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治疗情况、预后和疾病负担等信息。结果@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1726例ALRIs病例进入本文分析,占同期≤1岁住院患儿的25.3%,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重症组〈6个月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比例高于轻中症组。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0.3%)、发热(12.2%),重症组气促、发绀、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分别为18.1%、8.2%、24.6%。③血气分析发现重症组较轻中症组患儿存在高PaCO2,低PaO2和SaO2;91.3%的ALRIs婴儿X线胸片出现不同部位渗出性病变和(或)局限性气肿或心缘模糊。④72.4%ALRIs患儿病原体检查阳性,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52.9%),重症组RSV、细菌及混合感染比例高。⑤重症组69.5%患儿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及营养不良。⑥ALRIs患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9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864元。重症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轻中症组。结论重症ALRIs在小婴儿中发生率高,RSV为主要病原;多存在基础疾病,疾病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使用羟氯喹的主要疾病谱,初步评价儿童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或出院后随访期间使用羟氯喹的5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药使用疾病谱,对其中持续使用羟氯喹超过3个月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儿进行药物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收集人口学信息、诊断、羟氯喹使用初始剂量、持续使用时间、累积使用剂量、相关不良反应报告,眼科检查项目与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其他病种间持续使用时间和累积使用剂量的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12年共计528例患儿使用羟氯喹,其中男156例、女372例,初次用药年龄为(10.5±3.2)岁。其中风湿性疾病514例(97.4%),肺间质病变5例(0.9%)和其他系统疾病9例(1.7%)。风湿性疾病中前3位依次为SLE(316/514,61.5%),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69/514,13.4%),幼年型皮肌炎(56/514,10.9%)。同期SLE诊断397例,羟氯喹使用比例最高(316/397,79.6%),且逐年增多。肺间质病变包括4例SFTPC基因缺陷相关间质性肺病。528例使用羟氯喹的患儿中397例纳入药物安全性及依从性分析,初始剂量为(4.2±1.0)mg/kg,持续使用时间为29.6(14.9,48.8)个月,最长者127个月,最大累积使用剂量为566.8 g。SLE患儿的持续使用时间(Z=-3.191,P=0.001)和累积使用剂量(Z=-5.355,P=0.001)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种。所有随访患儿用药前均进行全面眼科检查,354例(89.2%)在本院眼科随访,其中65.5%(232/354)可达到每年1次及以上的定期随访。随访期间1例患儿在用药32.7个月时发生皮肤严重不良反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羟氯喹相关视网膜病发生,5例自行停药。结论羟氯喹主要用于SLE为主的儿童风湿性疾病中。长期使用安全性好,严重不良反应少;用药及眼科随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美国危重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相继发布了美国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一些规范性指南。熟悉和研究这些指南必将对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PICU起着良性借鉴作用,从而催生我国自己的PICU规范性指南。本文试就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作一解读。需加强监护的患儿在国外分为两类:一类为危重患儿,另一类患儿其病未达PICU入住标准,亦无需有创监测,但其病情需比普通病房更好的监护条件、更多的护理及更频繁监测其生命体征,这一类患儿监护在国外称为中级监护(intermediate care),据笔者理解,我国许多儿童医院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生后7、14、21和28 d及纠正胎龄36周时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等水平。结果 6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BPD 组20例, ROP组 10例,IVH组 8例。BPD组与对照组出生时EP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7 d时点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4+KDR+: (0.019 ±0.009) % vs (0.026±0.012)%, P<0.05; KDR+CD133+: (0.004±0.002)% vs (0.008±0.004)%, P<0.01; CD34+KDR+CD133+: (0.005±0.002)% vs (0.008±0.004)%, P<0.05。从出生时至生后21 d,BPD组血浆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OP组出生时至生后28 d的EPCs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纠正胎龄36周时KDR+CD133+和CD34+KDR+CD133+ EPCs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 IVH组生后不同时点的EP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后早期的EPCs和VEGF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早产儿BPD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骨髓基质细胞(BMSCs)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损伤小鼠肺组织定植并向肺泡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C57BL/6J小鼠作为BMSCs移植供体,同种野生型小鼠为移植受体。气道滴入LPS诱导肺损伤。受体分为以下几组:(1) PBS+BMSCs移植(CM); (2) LPS+BMSCs 移植(LM); (3) PBS+全身放射+BMSCs移植(CIM); (4) LPS+全身放射+BMSCs移植(LIM)。移植14 d后,以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BMSCs在受体肺组织的定植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培养的肺泡II型上皮细胞(AEC II)GFP阳性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A、SP-C和水通道蛋白(AQP)-5 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后14 d,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可见CIM和LIM组有少量肺泡上皮细胞呈GFP和角蛋白双染阳性,而且LIM组较CIM组有较多阳性细胞。与CM和LM组(分别为2.82±1.03%和3.81±0.93%)比较,CIM和LIM组的AEC II GFP阳性率更高(分别为11.10±3.19% 和14.40±2.40%; P<0.05)。LIM组SP-C mRNA表达较CM组增高(2.09±0.18 vs 1.38±0.30;P<0.05)。结论:供体来源的BMSCs能在LPS诱导的受损肺组织定植分化,提示静脉输注BMSCs可能有助于肺损伤的修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5):321-327]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报告3例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FTPC)突变致儿童间质性肺病(chILD)伴家系外显不全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总结3例家系外显不全的chILD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对SFTPC突变基因型及其临床表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儿均为足月顺产,出生时无异常,在生后2~15月出现咳嗽、气促和发绀,持续不能离氧,CT示弥漫磨玻璃样变伴或不伴囊性变,其中1例有家族史。多予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类固醇、羟氯喹治疗,2例好转,1例死亡。3例患儿家系测序均检测到SFTPC基因存在致病性杂合错义突变[2例c.218T>C(p.I73T)杂合错义突变,为国外数据库最常见致病突变;1例c.314A>G(p.D105G)杂合错义突变],各家系均有健康携带者。共检索到报道SFTPC突变致chILD外显不全的文献7篇10例患儿,结合本文3例,13例起病时间从新生儿期至11岁,CT多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样变,均有长期吸氧史,2例死亡,2例chILD,9例缓解。结论:SFTPC突变致chILD在中国汉族人群存在外显不全现象,对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干预、预后判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硫酸羟氯喹治疗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FTPC)突变致婴儿间质性肺病的疗效,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总结分析1例SFTPC突变致婴儿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和硫酸羟氯喹的疗效,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女,2月龄,因“生后反复咳嗽伴气促2个月”于2015年9月9日就诊。患儿在新生儿期即发生呼吸窘迫,持续无法离氧。影像学示肺部渗出,病原学检查均阴性,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否认肺部疾病家族史。基因检测发现SFTPC基因外显子4有1个杂合错义突变位点(c.T337C:p.Y113H),目前尚无报道。患儿13月龄时开始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6个月后,呼吸窘迫、生长发育情况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SFTPC基因突变的间质性肺病,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2月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篇,均为英文文献。总结包括本文1例患儿在内的51例SFTPC基因突变致间质性肺病病例使用硫酸羟氯喹的治疗情况,随访0.3~15.8年,其中单用硫酸羟氯喹治疗的有1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未提及或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全身糖皮质激素合用硫酸羟氯喹治疗39例,33例(84.6%)有效,2例(5.1%)无改善,4例(10.3%)恶化(1例死亡)。结论:对于SFTPC基因突变的婴儿间质性肺病,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很重要,及早使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生长发育情况,减少终末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维甲酸对高氧暴露下新生大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的影响。将生后2d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空气 生理盐水组;(2)高氧 生理盐水组;(3)高氧 地塞米松组;(4)高氧 维甲酸组。(2),(3)和(4)组持续暴露于85%O2中,于生后14d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对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肺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行定位,半定量检测,作HE染色行辐射状肺泡计数,结果显示,与高氧 生理盐水组相比,高氧 维甲酸组辐射状肺泡计数显著增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表达显著减弱,阳性表达明显改变的分布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内间质细胞,提示维甲酸通过对Ⅰ型胶原mRAN转录后调控和调节Ⅰ型腾的蛋白的降解而啬 肺内胶原含量,从而起到逆转高氧对肺发育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