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小肠三叶因子(human 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hITF)是一种分布于肠道粘膜表面的小分子量多肽,具有三叶因子蛋白家族特有的三叶结构域,主要由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但同时在一系列其他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也有表达。hITF时胃肠道粘膜具有保护和损伤后修复作用,并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本文就hITF的结构、起源、表达以及对消化道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优选固环胶囊制备工艺.方法以黄芩甙和小檗碱收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固环胶囊提取工艺.结果三七粉碎为120目细粉入药;影响乙醇渗漉提取的主次因素A>B>C(A为乙醇加入量;B为乙醇浓度;C为渗漉时间),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加入5倍于药材量的乙醇,乙醇浓度为60%,渗漉48h;影响加水煎煮的主次因素A>C>B>D(A为加水量;B为乙醇在药材浸膏中的浓度;C为煎煮时间;D为煎煮次数),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每次煎煮1.5h,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85℃测定)的药材浸膏,缓缓加入乙醇,使浸膏中乙醇浓度达到80%.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3.
不同产地麦冬1H-NMR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的不同产地麦冬鉴别新方法 .方法 以1H-NMR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信息,并转化成数据矩阵,采用模式识别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N别分析(PLS-DA)以及聚类分析(HCA)进行识别分析.结果 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法能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麦冬样本.结论 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法是一种有效的药材分类鉴别方法 ,可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运用中药内外并治的方法观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30例运用口服自拟化异汤(小茴香、干姜、当归、赤芍、五灵脂、丹皮等)及直肠给药(三棱、莪术、没药等);对照组口服西药孕三烯酮28例,观察临床证状及盆腔包块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96.2%,两组治疗效果相当。结论:中药组治疗本病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手术室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围术期管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万江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围术期管理)和观察...  相似文献   
36.
结直肠息肉是儿童常见病,是儿童无痛性便血的常见病因。随着儿童结肠镜检查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结直肠息肉患儿得到了诊断和治疗。结直肠息肉多在幼儿期、学龄前期出现症状,通过结肠镜检查,能够确认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能够进行病理检查确定其性质。儿童结直肠息肉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多种类型。儿科医生需要提高认识,对有症状或有相关家族史的患儿积极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hwachman-Diamond syndrome, SDS)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4—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以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的2例SD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起病并就诊,ALT为129~291 U/L。起病隐匿,均在2岁之内发病,表现为体质量和身高明显落后,低于正常同龄儿相应参考值的第3百分位点。例2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均不伴有脂肪泻。2例均伴有持续性/间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低值为0.5×109/L和0.28×109/L)。例2存在动脉导管未闭,腹部CT示胰腺脂肪化,双股骨X线片示右侧髋关节间隙稍增宽。2例患儿SBDS基因检测确诊,例1为c.183_184delinsCT及c.258+2T>C的复合杂合突变,例2为c.183_184delinsCT杂合突变及c.258+2T>C纯合突变。治疗主要为胰酶替代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后2例...  相似文献   
38.
补经合剂改善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经合剂对微循环影响的结果表明,该药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降低血液态积分值,缩短微循环障碍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